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命运交汇的岛屿

来源:解放日报 | 王雪瑛  2019年08月18日08:07

高铁穿过晨雾,向南,一路疾驰。想象弥漫心海,向我,一路描绘。瓯江口,位于东海与瓯江的交汇处,千年的浪潮不舍昼夜冲积出灵昆岛,千年的日月交替着辉映海天苍茫中的苍翠岛屿……

我点开手机上的照片,为我的想象寻找着现实的细节。瓯江口新区犹如一条巨鲸从东海游向瓯江,灵昆岛就是鲸鱼之首向着瓯江口,从西灵昆岛的灵昆大桥,东至霓屿岛的深门大桥,南向浅滩南围堤,北至浅滩北围堤,总面积约130平方公里。这是巨鲸的身材,瓯江口新区的体量,日日夜夜感受着滔滔瓯江流入浩浩东海……

“你要去瓯江口新区吗?”温和的男中音,让全神贯注的我抬起了头,没有注意到身边座位上换了乘客。“你怎么知道我要去瓯江口呢?”“你在研究的这张图,我很熟悉。”“你在瓯江口工作?”“对,我在温州宏丰工作,公司就在瓯江口的欧锦大道上。”看来图上无法查找的细节,提前找到了可以求证的人,让我未到温州城,已近瓯江口。

他告诉我,他从美国回到温州已有8年,亲历了瓯江新区的快速发展,一个宜居的现代化新城正在建设中。现在他住人才公寓,周末才回温州。或者父母带着孩子来看他们。

他在一家高新技术企业工作,也会经常去美国出差,国内国外的对比中,他对瓯江口的发展前景很看好。他以愉快的笑容,从不同方面肯定着当年选择回国发展的正确无疑。“哦,现在的肯定,会不会是当年的疑问?”我追问了一句。

“当然,这毕竟是人生的重大选择,我想灵昆岛是我命运交汇的岛屿。”“这个表述很文学,一定有故事吧?”

他望着窗外移动的景色,开始了回溯往事:“在美国加州大学毕业后,我工作了几年,2010年夏天回温州看望父母,也去了几个沿海城市走走,为自己今后的发展考量。正好遇到高中同学聚会,在轻松而热烈的氛围中,我们重逢了。她是当年的学霸,她的专业是城市规划,又学了工程基建,当年她正投入瓯江口新区的规划和建设中,还专程带我看了热火朝天的建筑工地,一种变化发展的气氛吸引着我,同学情深的目光也吸引着我。当然,许多不确定的因素也左右着我,政策与资金、地域与条件、技术与人力等方方面面的因素,都会影响一座新城的建设,何况是围海造田、连接岛屿,在瓯江和东海的交汇处造就新城……”

“嗯,蓝图有多么宏伟,过程就有多么艰巨!”“你的理解很到位,当年的瓯江新区还是一个大工地,一条路一幢楼,一片荒凉是海风,一到夜晚没有人。刚到新区报到上班的表弟就提醒我,他当然欢迎我回温州,但是不是要落户瓯江新区,他则劝我慎重考虑。他希望我的选择是了解实际情况后的选择,是理智和情感结合的选择,而不是盲目和冲动的选择。他告诉我,他们被一辆车拉到当时建设中的新区规划展示馆,同一批被录取的4名展示馆工作人员看到了正在建设中的工作现场,最终有两人放弃了,而他是选择留下的人。他希望我选择后不会后悔……”

“你和表弟8年来的工作经历,不仅仅是获得了无悔的选择,更是见证了新发展。”“他比我更全面地了解新区建设,他在规划展示馆的工作很出色,获得了瓯江口最美建设者的称号。”

“成为最美建设者,这样的青春真美!你的同学一定也很优秀,在新区建设中发挥了聪明才智。”“我的那位同学成了我的妻子,她的确工作得卓有成效,让她感到欣慰的是参与了新区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这是保障城市运行的生命线,也是智慧新城的重要基础设施。”

有多少沙砾才能汇聚成塔?有多少泥土才能围海造田?有多少人凝心聚力才能造就一座新城?在我们的交谈中,温州南站到了。走出高铁站,我们匆匆告别。特别感谢他的故事,成为我走进瓯江口新区的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