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人民公仆精神的礼赞与回归 ——观电影《周恩来回延安》随想

来源:中国文化报 | 红 孩  2019年05月23日08:03

我对红色记忆是从那一个个耳熟能详的地标开始:江西瑞金、井冈山,贵州遵义,四川大渡河,陕西延安,河北西柏坡等等。这些年,我几次到过延安、榆林,每次看到红军走过的地方,我都会生出很多感慨。特别是二〇一六年八月,我到了陕北吴堡县川口村,亲眼目睹了一九四八年三月二十三日毛主席率领中央前委机关八百多人东渡黄河的渡口后,激动之余写下了代表性散文《东渡东渡》后,使我的心从此真正地融入了陕北这块红土地。

四年前,听单位的同事说,中国文化传媒集团要投拍电影《周恩来回延安》,向周恩来总理诞辰一百二十周年和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献礼,我当时听后感到十分的惊喜。我知道,这是报社改制成立集团后第一次涉猎电影制作,作为原来专业从事报刊出版的人,这无疑是一次新的尝试与挑战。如果说我对此多少有些担心,亦属正常。我更为担心,以至说更为期待的是要看这个重大革命历史题材作品该如何去表现。在这之前,关于革命领袖、关于红军题材的文艺作品已经很多,许多观众、读者都能道出很多,诸如电影《大渡河》《突破乌江》《四渡赤水》,电视剧《长征》《雄关漫道》《长征大会师》,话剧《万水千山》《金沙江畔》以及《长征组歌》《十送红军》等众多的红色歌曲。这其中,关于延安,我最早看到的是贺敬之写的长诗《回延安》,然后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听广播电台播送的杜鹏程的长篇小说《保卫延安》、路遥的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魏巍的长篇小说《地球上的红飘带》。这些作品,我相信,只要从那个年代走过来的人,在心里都会留下深刻烙印的。

电影《周恩来回延安》采用传记体的叙述形式,真实地记录了一九七三年六月,周恩来总理在身患重病的情况下,带着党中央、毛主席对延安人民的深情厚谊,陪同越共领导人到延安访问的故事。这次访问,是党中央、毛主席一九四八年三月离开陕北,时隔二十六年后主要领导人第一次回延安,其意义不言而喻。这部电影没有拍摄周总理陪外国友人访问的画面,而是集中截取了从周总理一下飞机,到次日结束访问再登上飞机的二十二个小时与延安各界领导、群众见面、交谈、访问的一系列感人画面,将一个伟大领袖还原成一个有血有肉有情的具体普通人形象,从而真真正正体现了党和群众、领袖和群众的血肉联系,再一次把周恩来这个人民公仆形象鲜明地呈现在观众面前。

五月十三日,中国文化传媒集团会同北京市委宣传部、天津市委宣传部等多家联合制作单位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了《周恩来回延安》首映式。在一百分钟的观影中,我不停地左右张望观众的表情。我看到大部分观众的表情是凝重的,看到情深处,有很多观众都不由得眼含热泪。演出结束时,观众竟然在原座位长时间地默默思索。那一刻,我知道我曾经的担心已经不存在了。演出结束回家途中,我不由得想到著名画家石鲁在新中国成立后接连创作的《转战陕北》《延河饮马》《东方欲晓》《延河之畔》《宝塔葵花》等多幅以延安为题材的经典画作,这些作品在当时的创作理念中,鲜明地体现了当时的时代精神,同时,在其个人的修为与技法上也实现了最高的艺术追求。也就是说,石鲁完成了从内到外的完美统一。

同样,《周恩来回延安》用叙事抒情的散文描写手法,将大人物与小人物的命运串连在一起,回答了何谓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何谓人民公仆。特别是面对新中国成立几十年,老区人民还过着贫穷的日子,周恩来不是埋怨、批评当地领导干部,而首先自己检讨自己“没有把这个家当好”,这是何等的勇气?!五月十八日,在影片公映三天后,中国文化传媒集团在北京举行了专家座谈会。影片主人公周恩来的扮演者、著名影视表演艺术家、首次担任导演的刘劲同志在发言中说,他曾六十七次扮演过周总理的银幕和舞台形象,这一次他面临的挑战是巨大的。其难度倒不是因为第一次作为导演,而是以往的周恩来形象往往是和众多领袖集中在一起演,而这次突出的是总理一个人,表现的是一个“情”字——也就是人们过去总说的“人民的总理爱人民,人民的总理人民爱”。这部电影的主题是总理回延安,这个主题是确定的。作为演员,要不断思考总理为什么要回延安,回延安他要寻找什么?跟以往饰演的总理不同,这次的总理要表现的更多的是他的内心世界,可以说,总理回延安的二十二个小时心情是复杂的,既有兴奋、激动,也有焦虑、不安,甚至是翻来覆去、夜不能寐。这是真实的总理周恩来,跟长征中的周恩来、重庆谈判时的周恩来、西安事变中的周恩来、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周恩来、出席联合国大会的周恩来是截然不同的。因为他要面对的是曾经养育中央红军十三年的陕北延安,要面对新中国成立二十四年来仍然十分贫穷的老区人民!经过长时间的思考,刘劲终于找到了答案——那就是周总理心里始终装着老区人民,老区人民在他的心里就像一股股流动的山泉,一刻也没有停止、消失过。这个主题确定后,那么不确定的是什么?当然是如何去表现。影片最为出彩的就是细节的运用,如周恩来帮助农民去追牛,帮助烈士母亲去认针线,与当年的房东、乡亲一起吃小米饭,不顾身体重病依然和市县干部喝三年脱贫承诺酒等,让观众看后久久不能忘记。整个影片,作为一种象征,从开始到结尾,都出现了老黄牛在田地奋力耕作的画面,这既是表现总理和人民的血肉联系,也象征着周恩来总理的一生就像老黄牛一样,为了党和国家辛劳一生,无怨无悔。

说来也巧,就在电影首映式的当天,新华社发布消息:延安市经过几十年的奋斗,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上下不断加大扶贫力度,截止到二〇一八年底,全市已经彻底实现脱贫目标。得到这个振奋人心的消息,全场的观众立时报以热烈的掌声表示祝贺。听着那掌声,我仿佛此刻已经看到我们敬爱的周恩来总理正迈着他那矫健的步伐从大幕后走进他熟悉的人民大会堂的会议大厅,他慈祥地向人们挥手致意,正如同他对延安人民说过的话:延安,我还要回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