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泥土里的想念》作品研讨会在京召开

来源:中国作家网 | 虞婧  2019年04月24日09:09

4月21日,由天津市作家协会与新蕾出版社联合主办的“书写中国 书写童年——《泥土里的想念》作品研讨会”在京召开。中国作协副主席高洪波、原《儿童文学》杂志主编徐德霞、北京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创委会副主任马光复、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陈晖、北京语言大学教授徐宝峰、中国作协创研部综合二处处长纳杨、儿童文学作家葛竞、天津市作家协会党组副书记李彬、天津市作家协会党组成员王岚、天津市委宣传部出版处副处长叶荣、天津出版传媒集团副总经理纪秀荣参加了本次研讨会。

该书作者宋安娜潜心研究天津犹太人历史近二十年,受到国际犹太文化研究界关注。她集研究者、作家、编辑等多重身份于一身,在自己多年积累的真实素材基础上,创作了长篇儿童小说《泥土里的想念》。作品讲述了犹太女孩撒拉在中国阿妈的照顾下渐渐长大的故事。面对日军铁蹄的无情践踏,撒拉平静的生活被彻底打破。随着犹太难民大量涌入,中国人民无私地接纳了他们。在艰苦的战争中,中国人民与犹太人一起,坚守着,抗争着,共同迎接黎明的到来。

该书入选了2018年度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天津作家协会扶持重点项目、天津市重点出版扶持项目、2019年1月百道好书榜、2019北京图书订货会值得关注的80种图书,版权已输出尼泊尔、蒙古、斯里兰卡、泰国、老挝、阿富汗、越南、印度尼西亚、阿尔巴尼亚九个语种。

高洪波从犹太文化的角度,分析了作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认为作品题材新鲜独特,地域特色鲜明,时代特色特出,人物形象鲜活,是一本比较独特的小说。他认为,宋安娜作为儿童文学新秀,可以创作出这样的作品,是因为作家有一颗关注时代生活的心。

徐德霞谈到,这部作品的题材非常新颖、独特、有意义,作者下了很大功夫,真实、详尽地还原了真实的场景,内容包含亲情、友情以及抗战的故事,带给了读者很强烈的代入感。

马光复说到,《泥土里的想念》填补了二战期间犹太儿童在中国的生活、中国孩子和犹太儿童的交往和友谊这样的故事空缺,在改革开放、“一带一路”的大形势、大背景下具有特别意义。

陈晖认为,作者从儿童视角、儿童体验出发,将各民族的传统习俗、节令风物融入故事,增加了儿童情趣,也彰显了作品的多元文化特点。

纳杨认为,这是一部适合孩子阅读的反战小说,它可以达到反战小说的高度。发生在天津英租界犹太社区的小撒拉的故事,让读者感受到了全世界共同面临的战争敌人之来势汹汹,也能感受到联手反抗的积极力量。

在徐宝峰看来,《泥土里的想念》中国故事国际讲述的思路,开了一个中国童书创作国际选题、国际视角以及国际出版非常好的头,并从实操层面谈了作品国际化运作应该注意的几方面问题,为作品走向更多国家提出了很多可供参考的经验。

葛竞谈到,这本书回答了为什么要用儿童视角写战争的问题,给了人们从另外一个角度反思战争的切入点。这个作品有很多温情的细节,让读者感受到最残酷的时候也是人性可以放出最美光彩的时候,这才是书写战争的意义。

李彬说到,宋安娜多年的创作都是以成人的视角观察社会、关注社会,现在她用同龄人的记忆和儿童的视角去创作这样一部儿童文学作品很不容易,是一种转型的尝试。作家值得书写在战争年代、缺爱的年代对于爱的记忆,让我们的后代继续承载。

纪秀荣认为,《泥土里的想念》体现了中国人的大爱,这种大爱超越了种族、国别,反映了中国文化的精神和价值理念、追求。

研讨会上,宋安娜分享了她创作《泥土里的想念》的初衷以及创作背后的故事。她坦言,自己做了将近二十年的天津犹太人研究,发现许多曾经生活在中国的犹太人有着深厚的中国情结。初次写儿童小说于她而言,是一种享受,仿佛回到童年,回到人性最初的起点,心灵再一次变得纯真,目光再一次变得单纯,而文笔,不知不觉中便有了追求优雅和诗意的冲动。她期望,这本书能成为孩子们的好朋友,小读者们不仅能够喜爱书里的人物,感受故事传递的人间大爱,也能激发起最初始的、最稚嫩的对于文学审美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