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洞庭古岸史(节选)

来源:《散文》2018年第11期 | 学群  2018年11月29日15:39

世界从石头那里开始

世界似乎是从石头那里开始的。开天辟地,石破天惊,岩浆迸裂,女娲补天,都是石头。齐天大圣原本是一只石猴,《红楼梦》最初叫《石头记》。如果真像地质学家说的,六千五百万年以前有一场造地运动,动是石头在动。洞庭湖塌陷下去,岸留下没动,留下也是石头没动。

湖滩上,一些外表呈蜂窝状的石头,通身全是密密麻麻的孔穴。或许是某个地质时代留下的火山石。可是我见过的那些火山石都轻,这些石块沉。上面也不见那种针孔大小的气孔。我仔细观察过那些孔穴,有的就是一个圆溜溜的窝,有的是内壁光滑的通道,有的孔穴与孔穴相连,像一组几居室的套间。统起来看,一块石头就像一座蜂类聚住的城堡。可是城里没有居民。住在里头的只有一小团一小团晦暗。好像那即将要来的夜就寄存在这里。它们傍晚时爬出去,早晨爬进来,把洞壁爬得光溜溜的。这些孔洞到底是怎么来的呢?莫非女娲补天,从这里取了石头的种子?只有她,才能在石头上留下如此母性的痕迹。

湖中吃草的牛一边抬起头来望,一边朝岸这边走。岸上的林子里响起鸟归巢的叫声,一道阳光从林子那里斜过来,刚好照在我面前的城堡上。那么多孔洞一下变得温暖,一齐放出光彩来。有某种东西把血液打动,突然就有了穴居的念想,仿佛一下就可以穿越一万年,进入有巢氏进入山顶洞人的时代。住在这样的洞穴里,晚上看星星是没有问题了。一些孔洞的朝向本来就是要把天空装进来一些。下雨的时候也会把雨装进来。人不喜欢住在雨里。那就换一个吧。雨不进来,却可以听雨声,还可以用雨丝做门帘。只要你不把自己弄得那么大,像一只蜂一样,或者像一颗颗星星那样。或许这地方原来就是给星星住的。星星到了天上,房子就空在这里。可是人不是星星,他连蜂都不是。他还是要用一些衣服之类的东西把自己弄得很大,他要住到房产证上。人只能站在一边看着,直到阳光被岸上的树林子收走,石头暗下来。

那个放牛的老头就是这时候走过来的。他说他也经常看石头。他说石头在走。他指给我看这一路排过去的石头:歪歪扭扭,看起来散漫随意,指向还是一眼就能看出来,它们在往湖中间去。而且是,靠近岸的石头大,离岸远的石头小。他爷爷放牛的时候就跟他说:石头在走,越往前走石头越小。到他放牛,放到一定年纪,也留意上石头。你不会看到石头像人一样像牛一样迈开步子在走。时间越长,你就越是看出来石头在走。石头用的时间跟人不一样。人的时间在钟上头,在手机上头,坐车坐飞机什么的,都按那个上头来。连牛都跟我们不一样,它们按照湖里的草来,按照太阳来。石头好像只按它自己来。有时候,一年两年,石头连动都不动。草围着石头长了好几遍,它就是不动。有时候,湖水一退,拉开两个手指一量,就发现石头往前挪了。

后来他带我去看另一处地方的石头。那是些青灰色的石头,从岸上连到湖滩,鳞片似的排列的石片石锥像冰川。刚从山体中挣脱出来时,步伐齐整,用它们的尖锐走着风。再往前,步子开始零乱,尖锐上头起了一层粉。粉得有些细腻。原本坚硬行走的石,不再分成一块一块,变成可以和水一起流动的东西。风也可以把它们吹起。想想也是,这世间高一些的事物,不就是这样平缓下来,直到另一波褶皱升起?

两块挨在一起的石头,一块像是依偎在另一块怀里。越看越像一对男女,在亲热缠绵。他们在一起,每个凹凸都吻合。如果没有中间那条缝,就是一体。放牛的老头看到的正好相反。他说他们原本是一块石头,渗入的水慢慢把它分作两块。水渗入一块石头的过程是缓慢的,从他的爷爷到他,也就一粒稗子那么宽。水轻言细语在那里流。那些湖滩上的石头,就是从这样的缝隙出发的。一块石头分作几处身体出行。人太过匆忙,看不了石头的事情。一个放牛的人,或许可以看到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