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我们的爱是蓝色

来源:解放军报 | 黄传会  2018年11月14日07:00

“儿子刚上初一,有些厌学,求指点!”

“我家宝宝刚满三岁,个头蹿到九十厘米了。去年刚买的一条牛仔裤,穿不了了,谁家宝宝需要?”

“我婆婆最近视力急速下降,谁认识眼科大夫?”

这是什么群?百事通?求助平台?不,这是海军潍坊舰五十几位军嫂建的一个微信群——“我们的爱是蓝色”。

那天,在码头上送走了赴亚丁湾护航编队,潍坊舰一些军嫂迟迟不愿离开。战舰离开了码头,它承载着重任,同时也把亲人们的牵挂带到了大洋深处。

该舰政委范冠卿的妻子刘向华也在人群中,从身旁姐妹的眼神中,她似乎读懂了什么。刘向华说:“老公们都走了,光思念也不成,我琢磨着,咱们建个群吧,有啥事好商量,好帮衬!”刘向华是青岛远洋船员学院的教师,办事雷厉风行,还有一副热心肠。军嫂们一呼百应,一致拥护刘向华当群主。

这些军嫂大多是80后、90后,微信群建起来后,可是热闹了,一个人的快乐让百人分享,一个人的忧愁百人帮她分担。

有一天半夜,副机电长高祥的妻子裴洪翠在群里发了条信息:“公公怕是坚持不下去了,我如何向高祥交代,心如乱麻……”

不好!刘向华心里“咯噔”了一下。编队起航前,高祥回老家看望父亲,老人还忙前忙后为他整理行装,一个劲儿地叮嘱:“好好去执行任务,半年一晃就过去了,回来咱爷俩好好喝两盅。”谁料,高祥前脚刚走,他父亲食管癌加重,需要立即手术。

婆婆慌得没了主意,问裴洪翠:“这可咋办呢,要不,给高祥去个电话?”大夫说手术风险很大,万一有个三长两短,怎么向高祥交代?裴洪翠也是心急如焚,高祥在亚丁湾,电话能不能打通是个问题;即便打通了,他也回不来啊。她发微信向刘向华求助,刘向华立即赶到了医院。她们多方征询医生和专家意见,确定了手术方案。

微信群里的军嫂姐妹们纷纷去医院探视,并提出轮流陪护,都被裴洪翠婉言谢绝了。她知道每位军嫂在家里都是顶梁柱,她不想给姐妹们再添麻烦。繁重的术后护理,都是她自己来。尽管想尽了办法,可是没有等到独生儿子回来,老人还是“走”了。

见到刘向华她们,裴洪翠禁不住嚎啕大哭,一个劲儿地说:“姐,高祥护航回来,我怎么向他交代?”刘向华轻轻拍着她的后背,安慰道:“好妹妹,坚强些,现在不是哭的时候,抓紧把后事处理好。”姐妹们闻讯后,都赶到医院慰问。

高祥老家在曲阜尼山镇,那是孔子的故里。按照家乡的风俗,父母过世,必须由儿子摔孝盆,儿子不在,孙子摔。望着刚满三岁的小孙子,婆婆愁得直落泪。

裴洪翠说:“娘,别担忧。盆,我来摔!”婆婆急了:“这哪成?闺女,哪有儿媳摔盆的?”裴洪翠说:“我是高家的儿媳,这是应该的。高祥为国尽忠,我来代他尽孝!”出殡那天,乌云低垂,北风萧瑟。儿媳代儿子摔孝盆,这种罕见的情形让乡亲们为之动容。

消息传到潍坊舰,范冠卿政委对全体舰员动情地说:“高祥父亲临终前唯一的心愿是‘我走了,请不要告诉高祥,不要打扰他,他在为国尽忠’。这是一位普通的中国老百姓的家国情怀。高祥妻子裴洪翠代夫尽孝,这是一位普通军嫂的美丽心灵。有这样的亲人在后方做我们的坚强后盾,我们只能用更高的标准来完成祖国交付给我们的任务!”

在“我们的爱是蓝色”这个微信群里,副航海长曹辉的妻子宋紫铭“嫂龄”最短。这次出海执行任务前,编队临时党委为她和其他十七位新娘举办了一场“爱与战舰共启航”的集体婚礼。

婚礼上,十八位身着洁白海军礼服的新郎,携手披着曼妙婚纱的新娘,在官兵的簇拥下,伴随着喜庆的《婚礼进行曲》,幸福地踏上长长的红地毯。

大海为媒,军舰作证。宋紫铭激动地在微信群里说道:“人生难得有这样的经历,这场婚礼让我感到格外的幸福,同时也让我意识到作为一名军嫂的责任。”

宋紫铭的感言,宛若投入深潭的巨石,激起层层涟漪。有个姐妹在群里发了段心里话:“想想当一名军嫂真苦,哪个女人不希望丈夫陪在身旁?哪个孩子不需要爸爸关心照顾?但我知道,我的丈夫、孩子的爸爸,是在为祖国护航,为鲜艳的五星红旗添彩,是在做崇高而有意义的大事!”

姐妹们马上呼应:“军嫂不仅是个美丽的称呼,更重要的是有一份光荣而沉重的责任!”“从嫁给军人的第一天起,我便做好了吃苦的准备!”“军功章里有他一半,也有我的一半!”

那年的春节来得特别早,群主提议,给大洋深处的船员们发封《慰问信》。对海长于景龙的妻子李冰冰主动承担了这个任务。写着写着,她把自己先给写哭了。

“选择了你们,注定要选择坚强。记不清这已是第几个无法团圆的除夕夜;记不清分隔两地的日子里独自面对了多少生活琐事;也记不清多少次喊着你的名字从梦中醒来;更记不清多少次孩子们嚷着爸爸快回来……虽然我们分隔两地,虽然不知道今后的生活会经历怎样的风雨,虽然知道做军人的妻子会很苦,可是我们心甘情愿地选择了这条路……军嫂之所以坚强,是因为她依傍了军人那如山的胸膛。军嫂的心中铭刻着四个大字:无怨无悔!——潍坊舰全体军嫂”姐妹们纷纷为冰冰点赞,《慰问信》说出了大家的心里话。

身为军嫂,大家似乎形成了一种默契,不在群里议论护航的事,生怕会泄露军事机密。

那天,央视播出了编队赴也门撤侨的新闻。临沂舰冒着硝烟战火开进亚丁港撤侨,军嫂们的心揪了起来。

潍坊舰奔赴荷台达,码头上焦虑的侨民、战舰在战火中靠泊、编队政委夏平将军的讲话、侨民们上舰,这些镜头在电视里滚动播放。那几天,虽然满怀焦灼和担心,但是群里的姐妹们更多地表现出来的是作为一名军嫂的自豪和牵挂。

群主刘向华尽管对范冠卿和他的战友们也是担着心,却始终表现得沉稳镇定,她不断将国内权威媒体对中国派军舰赴也门撤侨的相关报道转发到群里,稳定了大家的心情,也传递出满满的正能量……

“有人说我嫁给你实在太吃亏,三百六十五天才能见一回。思念的时候我也想把泪流,心中的话儿总想告诉谁。啊,既然牵着你的手,吃亏不后悔,边陲的风雪卷成堆,我愿顶风冒雪心相随。有人问我嫁给你会不会后悔?三百六十五天常在梦中会。寂寞的时候我也想把泪流,艰难的时候也想叫声累。啊,紧握你的手,一声不后悔,祖国的安危连你我,军嫂的爱情像彩云飞。啊,紧握你的手,不后悔,我不后悔。”

这首由蔡玲作词、杨季涛谱曲的《我不后悔》是军嫂们最喜爱的一首歌。寂寞时唱,欢乐时唱,姐妹们聚会时唱。等到护航的亲人们凯旋时,码头上的她们还会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