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黄德海《诗经消息》:在“经”的意义上擦亮“诗”

来源:中国作家网 | 周茉  2018年09月13日19:05

《诗经》不是诗吗?那些可吟哦可歌唱的文字,怎么就成了经,绳约一个文化共同体几千年的行为?既然为经,似乎一切都当如同真理,《诗经》又怎么和虚构扯上了关系?由近代至现代,中国已天翻地覆,日新月异。在今日,《诗经》还能否映照现代人的精神,又该如何安放灵魂新鲜的消息?青年学者黄德海认为:“好的诗(制作)其实是为一个共同体的生活方式奠定基础,或用来整顿人们灵魂的秩序,不妨再郑重一些吧,即为一个共同体谨慎地立法。”

《诗经》作为中国古代诗歌的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现代以来主要被当作文学作品被阅读和研究,对它的体会、品味也常常从文学角度出发。近日,由作家出版社出版的黄德海新作《诗经消息》,通过对两千多年来历代究《诗经》之言说的解读、辨析和拣择,探寻《诗经》产生时代的历史图景,以及后世解诗人的内心关切和用世情怀,揭示出为什么历代圣贤不将《诗经》中的诗歌仅作一般文学看待,而确信其中的“微言大义”从而被奉为“经”的道理所在。

经的脉络中藏有面对世界的哲学

9月9日的作品分享会上,评论家李敬泽表示《诗经消息》带给他最大的阅读体验,是作者“从根本的文化态度上是信古的”。 “五四”以来疑古之风渐起,随着现代文明不断迈进,以典籍为依据建立学术标杆日渐受到挑战。所谓“经”,即经过检验的,可以为一个共同体确立秩序、法则的典籍,经过两千余年的践行,《诗经》确实有了这样的能量。

李敬泽说:“现代谈诗歌,常以民间文化为出发点,忽略掉具有史学甚至伦理哲学意义的‘经’的部分,如果将《关雎》还原成单纯的爱情诗,没有意义。”《诗经消息》着重于“经”,思考它何以是经,古人何以将它作为维系生活的准绳,在对这些诗的阐发与思索中,发现经天纬地。

“古人的精神景象,我瞥见了无限辽阔的一角”

黄德海说起与自己《诗经》的渊源也颇有意趣。他最初读的《诗经》是从一个小书店买的白话注本,凭感觉选了一些自己认为好的篇目背诵。再读《诗经》,是在五六年之后了。听完《毛诗正义》的课,“顿觉豁然开朗,《诗经》在眼前呈现为一个精密的结构,内心有切切实实懂了点什么的踏实。” 他重新找回那本在小书店买的《诗经》,对照释义详读做记。后来因偶感时事,写了两篇与《诗经》有关的文章,以为就此作罢。

正值此时,他接触到潘雨廷的《诗说》,在飞机上读完了出版校样,黄德海感慨:“感觉自己看到了《诗经》作为织体的内在纹理,古人的心力和精神景象有一部分涌现出来,我瞥见了无限辽阔的一角,内里无比忻喜。”借着这欣喜的鼓舞,黄德海边学边写,就有了另外11篇与《诗经》有关的文章。写作过程中不时发现的惊喜和对各种困难的克服,使黄德海将其称为“一次充满悦乐的学习之旅”。

当代化的《诗经》,与我们更加亲近

《诗经》在中国文化中有着原典的意义,每一个读书人都具有这种原始的传统情结。李敬泽在现场打趣道:“当你将它理解为经时,就要站在3000年前的角度去思考,很容易变为危险的文化保守分子。”对此黄德海笑言自己从不是保守派,即便是也是落到现实上的保守。

黄德海表示非常想让《诗经》变得更加当代化,进入一个与我们更加亲近的时空,让人们通过《诗经》认识自己的天性并且和世界建立关系。《诗经》里的一片深心,经历代圣贤擦洗,终于传递至今时今日此地此人——这个“此人”,可以是我们中的任何一个。正如作家李宏伟在现场所言:“每一次阅读《诗经消息》都会有不同的理解和体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