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上海书展昨迎大客流,主会场和各大分会场举办近200场阅读活动 在同一片书海里,邂逅交汇交流

来源:解放日报   | 施晨露 诸葛漪  2018年08月19日11:32

昨天,上海书展迎来大客流。读者找到一本心仪的书,享受阅读时刻。本报记者 蒋迪雯 摄

昨天是上海书展第一个周末,上海展览中心主会场迎来了大客流。从早至晚,排队买票入场人群在延安中路、南京西路绕圈。人气爆棚、秩序井然,无论场内还是场外,读者们的脸上大多带着谦和之气,大家的阅读趣味各有不同,瞄准的活动目标也各不相同,在同一片书海里,邂逅、交汇、交流,互相分享、影响。

“周末人流一般比工作日增长八成,根据历年数据汇总和今年前三天的相关情况,我们预计今年书展的最大客流将发生在周六”,书展现场总指挥、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副局长彭卫国告诉记者,对于周末读者客流,组委会事前研判,作了充分预案。首先从活动安排上分流读者,调动读者错时观展,昨天各个时段,书展现场都有不同类型的人气活动,一些年轻读者喜爱的畅销书作家签售活动特意安排在与主会场有区隔的友谊会堂晚间时段,既方便读者参与,也让排队人潮尽量不影响其他阅读活动进行。对于各时段场内人数、各入口人潮情况,组委会工作团队都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引导读者从人流相对较少的入口入场,做好相应防范疏导工作。

中心活动区举行的《梦回万里 卫黄保华——漫忆父亲刘少奇与国防、军事、军队》新书首发式,算得上昨天主会场的 “人气王”。由刘少奇之子刘源将军撰写的这部新书将视角聚焦于过去较少触及的刘少奇与军事领域。首发式现场,刘源以一个军礼向上海读者致意,读者的热情回应,包含着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敬意和对国家、军队历史的强烈兴趣。

畅销书《岛上书店》作者、美国作家加·泽文带着《太年轻》等新书在各地出版馆活动区举办签售会。同一时段,“从诗经到红楼梦:复旦人文经典课”请来了陈引驰、汪涌豪、邵毅平、郜元宝、姜鹏等复旦人文名师。两股人潮交汇,捧着《岛上书店》《太年轻》《时光倒流的女孩》等畅销书的年轻人,也忍不住向那边的经典探过头去。

在上海交大出版社举办的“《证据》与25年求证之路——揭秘二战时期日本在上海设立的172个慰安所”活动现场,既有白发苍苍的老读者,也有很多关心城市历史的年轻人。“8月是抗战纪念月,在上海这座英雄城市发生过无数可歌可泣的故事,而一个国家、民族的苦难值得我们记忆,也必须记忆。”上师大教授苏智良的分享赢得现场阵阵掌声。

昨天全天,上海书展举办各类阅读活动近200场,其中约半数分布在各分会场。在沪上阅读地标“思南阅读之家”,下午到晚上,3场文学对谈接力登台。巨鹿路作家书店被热情的读者“挤得关不上门”,瑞典文学院院士皮特·恩格伦与刘震云、万之以“战争的美丽与哀愁”为题展开对话。“光的空间·新华书店”分会场里,每月定期举办的新华·知本读书会以 “看懂中国字 读懂中国心”为主题,策划了周末连续两天的书展特别活动。

“书香瀛洲”崇明分会场距离市区最远,但活动质量毫不逊色。已连续5年举办的“名家海岛行”活动,为海岛读者陆续邀来茅盾文学奖得主格非、刘醒龙和叶辛、孙颙、王小鹰等一批著名作家。昨天,《何建明文集》作品分享会和儿童作品专场《我的童年我梦想》先后举办。今天,崇明籍诗人还将集体“回家”与读者分享《上海诗人十年作品精选》。

“距离阻隔不了书香,阅读是生活不可缺少的元素。”一位崇明读者说出了所有爱书人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