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朱大可:用“超文体”重写神话疗愈灵魂的乡愁

来源:华西都市报 |   2018年08月12日13:09

朱大可新书分享会

朱大可

在当代文坛,朱大可是历来备受关注的文化批评家。关于电影、文学、文化心理乃至音乐、美剧,很多思想现场,你都可以听到他与众不同的文化批评声音。2014年,朱大可出版了二十年磨一剑的文化历史著作《华夏上古神系》。与多数学院派学者多钻研某一点不同,一向言语犀利、不走寻常路的朱大可,运用神话学、人类学、历史学、符号学和语音学等多种西方学术工具,包括本土的文字学等多种学科工具,对中国上古文化的起源,尤其是神话的起源和流变,得出一些比较新颖的结论。

他的知识框架和观点见解,都显得霸气,引发真正热爱见识的读者认同和支持。时隔四年,2018年8月,朱大可又推出对经典神话传说进行重新演绎的虚构作品系列“古事记”。在这个系列中,朱大可突破自己研究者、阐释者的身份,进入了虚构小说的创作领域,引发了文学界的关注。

特殊的美 神话有很强的疗愈功能

在“古事记”系列中,朱大可用三部作品《字造》《神镜》《麒麟》,对古代神话进行了全新的故事演绎。《字造》《神镜》《麒麟》分别对应的是关于仓颉造字、李阿护镜、郑和下西洋的经典故事。朱大可用小说,给这三段传说披覆上了一层神幻诡丽的色彩:汉字的发明中深藏着人心的秘密,如何用字符去弥补这个危机四伏的世界,一场关于人类命运的字符战争揭开了序幕;李阿的神镜拥有盗梦空间的效力,神镜的持有者可以自由穿越镜面,并掌握空间转换的宇宙秘密;郑和下西洋带回的麒麟则见证了大明王朝深宫中的恩怨……在对这些故事的全新释读中,时空感在人性的真实还原中悄悄隐退,迷幻感随之产生,这是朱大可小说创作最迷人的质感。

朱大可的神幻小说,可算是他关于文学、考古、历史等多领域的知识,共同浇灌出来的思想花朵。这使得他的小说是建立在知识的平稳建构之上,这是他的神幻小说完全不同于流行穿越故事之根本所在。读过朱大可批评文字的读者都知道,朱大可文字瑰丽变幻、富有穿透力。他的语言是一枚镶满了宝钻的洛可可箭矢,华美又精准。在“古事记”写作中,朱大可依然贯穿了标签式的话语风格,无论是仓颉造字的困惑疑虑,还是李阿镜阵的扑朔迷离,抑或麒麟眼中的荒诞离奇,都在他的话语中得到了流畅舒展的表达。

神话故事 仿佛内在梦想的映射

在《华夏上古神系》中,朱大可花费20多年研究心血,试图找出人类世界的共同母体。“我必须要把它们变成故事。对我来讲,神话故事仿佛是我内在梦想的一个外在映射。所以我决定以小说的方式重写神话。”他抓住神话传说中的“原型”,将之当成写作的一个内在原则,“在原型中,往往凝结了民众最隐秘的欲望。“我们在现实生活里是如此无力,我们渴望出现这样的奇迹,来改变我们的生活。像灰姑娘的故事,就是人类精神的一个永恒的原型。”

当文学遇见历史,其散发的魅力,是非常吸引人的。朱大可将之形容为“乡愁”。这种将文学、历史熔铸在一起的写作,可以疗愈他的灵魂。“神话具有很强的疗愈功能。它有一种特殊的美,这个美跟现实的美,跟现实的质感,是完全不同的。它会唤起非常强烈的精神快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