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中国近现代报刊文献与文学研究学术研讨会在长春举办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 赵徐州 曾江  2018年07月19日09:25

会议现场。本网记者 赵徐州/摄

7月14日,中国近现代报刊文献与文学研究学术研讨会暨长春师范大学近现代影印报刊与文学研究中心揭牌仪式在长春举行。此次会议由长春师范大学、《社会科学战线》杂志社、吉林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以及《华夏文化论坛》编辑部联合举办。来自全国20余所科研机构和高校的40余位专家学者,围绕会议主题展开深入交流与探讨。

长春师范大学副校长苏春辉在开幕式上表示,近现代文学与文献研究在长春师范大学文学院具有悠久的学术传统。自上世纪80年代起,赵福海、陈延嘉、郭长海等老一辈专家学者长期致力于文学史料的搜集与整理,为学科发展奠定了基础。如今,年轻学者们又继承了光荣传统,重视交叉学科理论运用,形成团队研究优势,取得了可喜成绩。成立“中国近现代影印报刊与文学研究中心”,必将对近现代文学的发展繁荣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相信在与会学者的共同努力下,文学之花会更加繁盛,文昌之路会更加广阔。此次会议的举办,也将对深化近现代文学、近现代报刊文献学术交流,增进彼此友谊,发挥积极作用。

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近代文学学会会长关爱和做了题为“梁启超‘新民说’格局中的史学与文学革命”的主旨发言。他提出,梁启超“新民说”中“新人学”的要义是改造国民性问题。而严复所译的《天演论》中“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观念激发了中国人救亡图存的觉悟,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成为以“救亡图存”为伟大使命的中国知识分子的共识。中国近代气势宏大的思想启蒙也是从这里开始的。在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的思想启蒙运动中,梁启超与严复是同道,但两人对新学理新思想的启蒙的定位有所不同。梁启超大众启蒙的选择,与他办报的经历有关,也与他以“觉世”为核心的文学价值观有关。梁启超“新民说”中“新人学”的立论,是改良国民、救亡图存思想启蒙的主体。在梁启超“新民说”中,“新人学”是总目标,是核心;“新史学”“新文学”则是辅佐“新人学”的左右两翼。新民救国既然是一场更新国民精神、改造国民性的思想启蒙运动,文学作为国民精神的重要表征,无疑是“新民”所不可忽视的内容;而文学自身所具有的转移情感、左右人心的特性,又是“新民”最有效的手段。从国民精神进化而言,文学需要自新;从促进国民精神进化而言,文学又担负着新的责任。

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张福贵在主旨发言中谈到学术前提与学术性问题。他首先肯定了近代文学研究的重要性,并围绕会议主题从文学研究的角度对文学史料与文学资料这两个概念进行了详尽的辨析。对于近年来研究界出现的“报刊研究热”问题,张福贵教授也从史料和资料研究的角度进行了评论,强调要形成经得住历史检验的、真正的文学史文本。

华南师范大学国际文化学院院长左鹏军在“文化的中西古今之变与近代文体的转换生新”主题发言中提出,中国近代文学变革,在文学观念上,从包罗广泛、功用多元的以文章学为基础的传统杂文学观念向在外来文学观念影响下逐渐成长的具有明显近现代色彩的以审美化、艺术化为主要特征的纯文学观念转化;在文体观念上,从具有综合统一、讲究实用、兼容并包特征的传统文体观念向带有外来质素、欧美及日本影响的具有艺术化、专门化、学科化特点的近现代文体观念转换;在文体形态上,从以传统文章学、文类学为基本标准,以经史子集为基本知识谱系和价值内核的传统文体形态,向具有明显西方知识体系与学术色彩、以西方近现代思想文化观念为价值追求的近现代文体形态转变;在传播方式上,从传统手工业作坊的以抄写、雕版印刷为主要手段的传统文学传播接受方式,向以工业革命为基础的西方印刷技术与报刊编辑出版机构为主体的近现代文学传播接受方式转换。

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耿传明作了题为“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对视——从精神指向的嬗变看近现代中国文学中的古今之争”的主题发言。他提出,我们认识世界的思维方法主要采用的是一种“精神+现实”的方法,就是通常所说的意象加诠释的方法。该方法又可分为具体与抽象两种:具体的意象加诠释就是对实物的感受评价,抽象的意象加诠释就是以意象来指代、诠释概念,以具象代抽象。所谓“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讲的也就是这种具象与抽象之间的关系,现象是依附于理念而存在的。这样人所面对的就是两个世界:可见的世界和不可见的世界。可见的世界即现象的世界,不可见的世界则属于形而上的精神的世界。文学就来自于这两个世界之间的交汇和碰撞。

长春师范大学研究生院院长刘钊在题为“清末民初文学的性别与消费——以《妇女时报》为例”的主题发言中提出,创刊于1911年的《妇女时报》依托于狄楚青所办的《时报》,由有正书局统一发行、印刷和出版。它虽以妇女为主题,却吸纳、培育了一个后来蜚声文坛的作家队伍,如包天笑、周瘦鹃、毕倚虹、徐卓呆等,与“鸳鸯蝴蝶派”有密切的关系,展示了清末民初文学空间的性别与消费关系。

长春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教研室主任王晓恒在以“殖民文化空间下东北现代文学的发生——以《盛京时报》的文学刊载为例”为题的学术发言中提出,东北现代文学的发生发展与殖民文化在东北的扩张有着直接关系,殖民文化入侵和扩张的一个主要表现形式就是大量殖民报刊的创办发行。一方面,殖民统治者创办报刊的目的是为了宣扬其殖民统治思想,为其殖民统治服务;另一方面,这些报刊间接地为文学刊载提供了空间,报刊成为这一时期文学的主要存在形态。东北现代文学是伴随着东北殖民报刊的兴起而发生的。

当天下午,长春师范大学近现代影印报刊与文学研究中心揭牌仪式在该校图书馆举行。长春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王忠与关爱和共同为中心揭牌。在随后进行的分组讨论中,与会学者围绕“中国近现代报刊文献整理与文学研究”“现代传媒与近现代文学的关系研究”“中国近现代文学流派与作家作品研究”“中国近现代女性文学研究”等议题展开交流。吉林大学文学院教授王桂妹作学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