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第11届北京国际青年戏剧节开幕 青年戏剧“直通阿维尼翁”,将迎接世界目光!

来源:中国艺术报 | 张悦  2018年07月05日08:23

《玩坛者说》剧照

盛夏,在一场突如其来、畅快淋漓的大雨中,第11届北京国际青年戏剧节在百年历史的恭王府举行了开幕式。6月30日,由北京市文联、共青团北京市委、中国国家话剧院主办,北京剧协和北京青年戏剧工作者协会承办的第11届北京国际青年戏剧节(简称“青戏节”)拉开帷幕。

10年坚持,已成中国青年戏剧代名词

作为目前亚洲最大、最具影响力的高品质国际化戏剧盛会,青戏节自2008年首次举办以来,持续发挥巨大吸引能量,输出具备优秀创作实力和前端国际视野的青年导演作品,强势传播国内最先锋的戏剧思想和最前沿的剧场文化,已成为现今国内戏剧工作者和戏剧爱好者最成熟、最优质、最具期望的表演交流舞台。

连续举办10年来,青戏节共推出382部来自世界各地和中国青年戏剧艺术家创作的戏剧作品,中国国内首演剧目超过120部。据统计,有近40万名观众观看了青戏节的演出,近5万名观众参加了由北京青年戏剧节组织的各项公益戏剧教育活动,近2000名青年戏剧工作者加入到戏剧节的创作及制作工作。自2008年以来,青戏节上共上演来自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俄罗斯、美国、日本、巴西等19个国家的81部优秀戏剧作品。同时,青戏节也成为中国青年戏剧的代名词,是青年戏剧向世界舞台输出中国文化力量的重要桥梁,至今已有30部优秀青年戏剧作品在亚洲、欧洲、美洲、非洲、澳洲的各大国际戏剧节展演,演出场次约550场,国际戏剧观众达15万人次。从青戏节走出的李建军、孙晓星、裴魁山、何雨繁、陈明昊、李凝、邵泽辉、黄盈、王翀、杨婷、姬沛、赵淼等,已成为中国当下戏剧创作的生力军。

今年,青戏节在规模延续的同时全面升级。从7月到9月在不间断的三个月时间里,整合国内新生代艺术力量,大玩艺术跨界,融合科技奇趣、直通国际舞台, 26部风格各异的精彩好戏,在北京的12个剧场轮番进行近百场精彩演出,打造多元化的戏剧盛会。

“过程就是目标”,成为策展新观念

第11届青戏节是承上启下的一年。在第一个10年,由青戏节走出的创作者们各自成熟,而更新一代的戏剧创作人则纷纷登场。由此,青戏节艺术总监孟京辉带来了他的策展新观念—— “过程就是目标” 。他表示,要给予青年导演充分的创作时间和自由度,让灵感和创意恣意生长,以极大的宽容度和兼容并包的欣赏视角,鼓励青年戏剧人发掘时代内涵,充分尊重青年的话语权、思维方式与表达诉求,倡导不破不立的创作魄力,同时密切关注创作纪实,设立工作坊、排练探班及文学朗读,在紧密回应国际最前沿戏剧趋势的同时,使创作者和观者交融摩擦,交叉生长。而“本土化、社会性、未来感”将是本届青戏节的关键词。

曾在青戏节大放异彩多年的李凝,本届将带来肢体戏《CS-03》,试图追寻“表情包”作为虚拟和网络世界中的存在,与身体和现场表演合体。《怪梦养成指南》源自布莱希特的第一部作品《巴尔》,导演虓汉将用奇幻斑斓的方式重温这部作品,把对生命方向的思考留给当代青年人,写下充满疑惑的叹号。 《狂人》以中国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为蓝本,由导演黄俊达率领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家组成的法国绿叶剧团,以肢体表达为媒介,增添来自多元文化与不同社会构架的内在视角与外在表现,剥离出贯穿时空经络的永恒命题。 《哪吒回了陈塘关》由谌桔编剧,付仲豪导演,以中国神话故事中的哪吒闹海为原型,故事新排,另辟蹊径,颠覆性地探讨了现代主题。苏小刚导演的《求仙学道》以崂山道士的隐喻探讨关于梦想的本质,打通剧场幻象的无限可能……这些颇具当代性和未来性的青年戏剧作品,将紧密回应本届戏剧节策展的新观念。

“集体”的撞击,让能量升级

青戏节10年来的长足发展,已经成为中国和世界文化交流与对话的重要窗口,也让众多极具国际影响力的戏剧节、艺术节抛来了合作的橄榄枝。法国阿维尼翁戏剧节作为青戏节的战略合作伙伴,与青戏节长期互派优秀作品到对方戏剧节上演出。而今年,青戏节将为此特别设立“直通阿维尼翁”单元,也是今年特别具有看点之所在——8部短小精悍的剧目将模拟在法国阿维尼翁戏剧节的演出效率,同天在同一个舞台上先后上演,用极简的舞台和超群的想象力,快速完成装台换景等工作,并意图制造不同戏剧之间出乎意料的沟通联系。孟京辉表示,其中的优秀剧目将“保送”明年的阿维尼翁戏剧节,决定权就在观众手里。

在“直通阿维尼翁”单元,服装和造型设计师出身的吴蕾带来荒诞肢体戏剧《等候室》,将身体语言和戏剧语言结合使用;廖书艺和王宣淇共同导演表演《谬小姐》,她们互相合作又互相干扰;杨哲芬的《花罅》直面校园暴力事件,让夭折的“花儿”在舞台上重生;《玩坛者说》充满了剧作家张献的诙谐和无拘无束的态度,导演谷京盛将在观者和现场中,挖掘文本里看不见的力量;来自西藏的创作者冯珺娇和索朗德吉,一直钟情于西藏的故事背景,他们带来的《涂红》讲述一个人如何在痛苦中救赎自己,坦然面对悲欢离合和死亡本性的处世态度;《pa!》是一部关于“打开一扇门”的独角戏,编导演王梓将用传统默剧和小丑戏糅合的手法细致地拆解、戏谑地表达;江帆和庄稼昀带来的舞蹈剧场《流量》,将直播模式和剧场混合一起,通过幽默、多媒体、视觉效果丰富的剧场方式,切入全民直播的当下;肖竞的作品《无名的时间》,将从不同时期的私人信件、个体表达和公共文本中,以语言学的角度展现无名者身处的言语世界。

届时,观众将在一天时间内触碰8个完全不同的故事和迥异的表演风格,“集体”的撞击,也让戏剧能量瞬间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