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艺术基金助力艺术院校创作

来源:北京晨报 | 李澄  2018年05月08日09:46

5月的第一周里,京沪的两所艺术院校分别推出了各自的原创舞台剧目,在业界引起了非常不错的反响。5月1日上海音乐学院教授、竹笛演奏家唐俊乔领衔上音学生组成的竹笛乐团和上音附中交响乐团,推出了“跨界融合创新交响民族器乐剧《笛韵天籁》,作为上海之春艺术节的一项重要演出;5月6日,北京舞蹈学院古典舞系则推出了舞剧《梁山伯与祝英台》。两部舞台作品都集中了全校师生及校外业界名家之力,以艺术创作、舞台实践和向社会展示为目的,深入发掘中华传统文化底蕴的学术性为艺术追求,进而都赢得了国家艺术基金的支持,从而让艺术院校的艺术创作获得了更加强劲的动力,所呈现出的舞台作品的艺术质量明显高于以往艺术院校“自娱自乐”,让人们看到了中国舞台艺术创作的另一条线索,在不考虑市场经济效益的前提下正在逐渐走向艺术上的成熟,艺术高校或许也有理由,可以成为中国舞台艺术市场下一个“高潮”的生力军。

感天动地是《梁祝》

5月6日和7日,一部由北京舞蹈学院古典舞系推出的舞剧新作《梁山伯与祝英台》,在北舞舞蹈剧场精彩上演,开演前北京晨报记者注意到该剧的首演吸引了中国舞蹈界众多“大咖”到场,中芭更是赵茹蘅、冯英两任团长现身,这部作品受到的关注度之高可见一斑。

《梁祝》的故事取自唐人笔记张读的《宣室志》,这部由旅美舞蹈家李恒达编导的舞剧同样以此为本,他以自己30年前的双人舞《梁山伯与祝英台》为发端,累积30年的舞台创作底蕴,终于今天完成了这部感天动地的舞剧《梁祝》。

导演为舞剧《梁祝》设计了一个倒叙的开始,从祝英台身穿红色婚服的惶恐、痛苦、无助与梁山伯的失望、焦急、心碎,直接把大结局前两个人的状态先交代给了观众。红色的婚服成为了这部舞剧的关键点。作曲家郭思达把家喻户晓的《梁祝》旋律融入电影大片似的音乐风格中,是旋律,是节奏,更是一种情境的心理渲染和心境的外化宣泄,能把观众实时带进梁山伯或者祝英台的心境、心情当中。《梁祝》首演,演员们的每一个动作、呼吸、状态和眼神都在叙述着“梁祝”的故事,都在演绎着“梁祝”的深情;音乐的或平缓或紧张或凄美,是熟悉的旋律,亦是熟悉的“他”和“她”,更是熟悉的至纯至美的爱情。

舞剧《梁祝》分为《序》、第一幕《相识》、第二幕《相送》、第三幕《相会》、第四幕《相伴》、尾声《永生》,两位特邀的舞蹈家窦帅芳和王帅分饰祝英台和梁山伯,而他们的身后还有两组学生担纲的梁山伯和祝英台,学校的创作展示,特邀的示范与学生的实践相辅相成,也形成了独特的一道风景线。给人印象深刻的不仅仅是两位特邀的表现,由北舞古典舞系学生担纲的群舞也是非常的入眼,李恒达让这些群舞演员成为同学、祝家人、家丁、仪仗……没有任何的抢戏,却可以像丛林一样掩护着梁祝的地下恋情,又可以像高墙一样挡住梁祝的爱情,更可以像巨浪一样把梁祝的爱情撕碎、淹没……

简短的尾声设计也别有新意,一对人体剪影的梁祝意味着他们在茧中孕育的即将重生,最后的“化蝶”则是没有任何废话赘述絮叨交代的绚烂亮相。当观众恍然大悟舞剧已经结束时,才迟迟地爆发出经久不息的热烈掌声。

对于舞剧《梁祝》的美学思想,该剧艺术总监庞丹老师表示,“虚实相生”的美学概念是中国传统哲学和美学范畴的重要组成部分,虚实相乘、有无相生是中国哲学、中国美学、中国思维的特点,亦影响着中国人的审美,注重氛围的烘托和意境的营造。”他解释说,“创作手法上我们采取了虚实结合,以梁祝二人的情感过程作为主线,引申出主人公内心情感的外化,包括月光、落叶、幻觉等都是意境化的表达。这也是在探索更加符合中国人审美和古典舞的表达方式,而不是完全按照西方舞剧的结构方式来讲中国的故事。”

旷古千年闻“笛声”

5月1日和2日,一台以中国民族乐器笛子8000年传承发展历史为轴线的“跨界融合创新交响民族器乐剧《笛韵天籁》,由著名笛子演奏家、音乐教育家唐俊乔领衔上海音乐学院竹笛乐团、上海音乐学院附中青少年交响乐团,在上海美琪剧院精彩上演,发旷古之笛声8000年绵延不绝至今的笛韵,以四位当代作曲家的旋律融于浪漫富于想象的多媒体视觉中,令在场的观众赏心悦目。

《笛韵天籁》以我国上世纪80年代在河南贾湖古墓出土的、距今7800年至9000年的丹顶鹤尺骨骨笛为剧本的基础,由此讲述中国最古老的乐器笛子的发展和传承。该剧从丹顶鹤尺骨骨笛出土开始讲起。以一群远古部落的先人以“骨笛”模仿森林兽鸣鸟啼和竹籁松涛的环境。随着时间的流逝,骨笛逐渐演化成竹笛,有了为昆曲伴奏等艺术功能,最后发展到今天各种当代音乐的演奏。在第四幕“天籁”中,舞台上三十多位演员在管弦乐团的伴奏下手持高仿骨笛,演奏经过改编的郭文景创作的三重奏《竹枝词》。群笛争鸣的绚丽色彩和现代竹笛演奏的技术展示给观众以强烈的震撼,加上灯光变换和多媒体的展示,令现场观众深受感染。

唐俊乔在演出结束后异常兴奋,她对这台包括作曲、演奏、灯光、舞美乃至舞台监督全部由上海音乐学院师生完成的《笛韵天籁》而感到自豪,“每一帧画面都是与音乐融为一体的,与音乐共呼吸,这是以往多媒体音乐会很少能做到的,因为我们是音乐学院的专业力量。”对于《笛韵天籁》的创意,唐俊乔对北京晨报记者说:“这部器乐剧的最初设想始于笛子演奏大师赵松亭先生。当年丹顶鹤尺骨骨笛出土时,赵松亭先生就有意创作一部反映骨笛的舞台剧。我们学校的笛子专业有着雄厚的实力,创作器乐剧更是一种创新。8000年前的鹤骨笛只有三孔,音准音律都是没有的,我们在复原研究的过程中认为,当初的人类是在狩猎时用它作哨子传递消息的,不同的音传递不同的意思,所以我们就设计了第一幕的狩猎情景……而先人是在笛仙的传授下经过千百次的尝试,终于领悟了音律,吹奏出了乐音,也由此而诞生了音乐……选择昆曲是因为笛子与昆曲的鱼水关系,没有笛子就不能称为昆曲,但这一次昆曲演员只能为笛子作陪衬,在这里笛子才是第一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