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妙笔书曲史 史境见真情 ——读《中华戏曲·陇剧》

来源:文艺报 | 周 琪  2018年05月07日08:26

从1913年王国维《宋元戏曲史》问世为中国戏曲研究的奠基,到今天由中国戏剧家协会主持编修“中华戏曲剧种丛书”的宏大文化工程,百余年来,经过数代学人的薪火相传,中国戏曲研究逐渐走上了科学化、规范化、学术化的建设道路,终于奠定了中国戏曲学学科研究的坚实基础。近日,我有幸拜读了其中的几种,肖美鹿撰写的《中华戏曲·陇剧》让我从戏曲史中读出了历史感,读出了深厚的人文关怀,读出了新中国戏曲事业的勃勃生机。

肖美鹿是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甘肃戏剧的创造者、亲历者、见证人,因此《中华戏曲·陇剧》的编修重任责无旁贷地落到了她的身上。“书当快意读易尽”,“成如容易却艰辛”。在两年漫长的写作过程中,肖美鹿遍觅资料,多方访问,克服困难,刻苦钻研,草就初稿,后又经多方征求意见,反复修改,终于把一部文字清新可人、学术研究丰硕厚重的成果贡献于世。

《中华戏曲·陇剧》包容了甘肃领域的所有知识体系内涵,布局谋篇严谨、科学,充满诗情画意,将著者的视野和睿智跃然于书中。全书分为陇剧的由来、《枫洛池》的诞生、陇剧的发展、陇剧音乐的特色、 陇剧的舞台特征、陇剧的代表剧目、 陇剧的代表人物、陇剧的研究、陇剧的未来等九个章节。作者编写时根据统一的体例要求,各有详略,各有重点,做到剪裁适度,相得益彰,多者不繁,简者不陋;每一章节既保持相对的独立性,又以时间为纵线加以贯穿;总论与分论的有机结合,纵叙与横述交相辉映,从而融成全书有机的整体。同时,记叙文字优美,内容信息量大,读起来丝毫不枯燥,感觉读此书是一种美的享受。

任何艺术的产生离不开它自身的历史文化环境。中国地域文化决定了中国地方戏曲艺术的基本性质和不同的身份。每一种地方戏曲都是生长在某个特定的历史文化环境中。正如书中开篇即开宗明义地指出,“陇剧原称陇东道情,由皮影戏演变而来,是甘肃东部地区土生土长又走向全国的声腔剧种。‘陇’是甘肃省的简称,代表了剧种所独具的地域特色”。

该书力求以正确观点和科学方法,运用史料,于文山曲海之中辨章学术,考镜源流,发现问题,研究历史,公允点评。对于学术著作说来,这是更为重要的。当然,要真正搞好考证,不仅要有材料,更要有识见。“1959年《枫洛池》在北京的演出,使当时的首都文艺界轰动一时,很有几分当年魏长生进京演出、以花部争胜的情景。剧团在北京待了两个月,该剧还被安排为各国驻华使节进行专场演出。几乎与此同时,国内一些地方戏曲院团先后移植和搬演了《枫洛池》。到2015年止,《枫洛池》中的《辨草》等场目,已成为陇剧长演不衰的保留片段。演员和观众换了一代又一代。剧作本身的品貌也在舞台上传承、展现了五十多年,承受了时间的考验,称得上真正的‘优秀’二字。”这段关于陇剧开山之作《枫洛池》的研究即讲述了该剧在陇剧发展史、甘肃戏剧史中的重要地位和当时在全国的重大影响力,又为今天的陇剧艺术家们留下了何为“优秀”作品的深刻思考,极好地做到了以史为镜、以史育人的效果。

长期以来,中国戏曲史的研究很容易滑向单纯的戏剧文学研究,重文本研究,轻剧场研究。这本书的戏剧研究则是关于地方戏曲剧种的全方位研究。著者用大量的篇幅对甘肃陇剧剧目的思想内容、陇剧的语言艺术、音乐唱腔、表演艺术、舞台美术、演出习俗、代表人物展开或宏观或微观、或古或今、或近或远的细腻论述。在展望中国最具有艺术活力的新兴剧种陇剧的未来走向时,作者饱含深情地写道:“陇剧既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又是与时代一起前进发展的新兴舞台样式。它从千百年民间流传的道情皮影点滴汇聚中一路走来,成长着,壮大着,终于在中国戏曲的广大天地中建成了自己的一方山水。当后人回头审视它的里程时,也许会惊讶于它那富有传奇色彩的真实故事,也许会叹服它那冲破阻力一往无前的顽强生命力,但人们更愿意将目光投向前方。所有的史实都已证明,陇剧将一如既往地大踏步前行在艺术之路上,走向中国戏曲宽广的明天。我们无法预测今后每一部剧目的诞生,但我们完全可以断定,陇剧所拥有的未来会更加光明,更加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