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郦亮:海派文学应“进得去出得来” ——上海文学名家齐集静安区图书馆把脉文学发展

来源:青年报 |   2018年04月10日17:00

海派文学为什么能够突破地域限制,成为辐射面很广的全国性文学?海派文学成长到现在,还有什么困境需要突破?最近,一批上海的文学名家齐集静安区图书馆,对这些关乎海派文学发展的重要问题进行把脉。

研讨会由上海市作协、上海文艺出版社、文汇出版社、静安区图书馆共同主办

海派文学已突破地域概念

上海作协副主席赵丽宏长期关注海派小说的写作。在他看来,从100多年前的《海上花列传》,到茅盾的《子夜》,到张爱玲、周而复的小说,再到当代的王安忆的《长恨歌》、金宇澄的《繁花》,以至于最近出版的徐策的《上海霓虹》,这些小说都一脉相承的。这些小说都是以上海这座城市为描写对象的,而且作者对于所写时代的上海都有着极其深刻的理解。赵丽宏说到《上海霓虹》,这部小说写的是上海苏州河畔的地标河滨大楼里的一段往事。在这个有限的空间里,各色人物登场,赵丽宏说,这部小说对于上海那个时代的细节的把握极其精细和准确,这都让他感到震撼,“细节没有一晃而过的,像看《清明上河图》。”

海派小说虽然是以书写上海为主的小说,但是在上海戏剧学院副院长、上海作协副主席杨扬看来,海派小说早已突破了地域的概念,而具备了全国性,放在中国文学史上来看也是一个重要的门类。而之所以如此,杨扬认为这与海派文学的文学视野是有关系的。海派文学作家在创作小说的时候,他们并不满足于只写一地的人和事,他们往往是以上海这座城市为切入点,而视野却往往瞄准的是整个国家。这无论是《子夜》,还是《繁花》,还是《上海霓虹》,往往一部小说里包含了所有的阶层,所写的是一座城市的历史,但同时也是一个国家的历史。

注意细节时也要把握全局

杨扬同时认为,海派小说能突破地域性,成为具有全国性的文学流派,这与海派小说对于城市生活的表述的方式有关,这里面当然就有一个语言的问题。茅盾、张爱玲、王安忆的小说基本上是以普通话为主,偶尔夹一些上海的方言,但基本上也都可以看懂。赵丽宏说,金宇澄写《繁花》的时候,曾把文稿给他看,对于小说语言,赵丽宏只提了一个建议,虽然是海派小说,虽然写的是上海的事,但一定要让北方读者看懂。金宇澄后来显然是采纳了赵丽宏的建议,《繁花》的语言虽然很有“上海腔调”,上海味道很浓,但所用的还都是普通话的词汇,读者在阅读中不会有什么障碍。而徐策在写《上海霓虹》时用了另一种方式,他会使用沪语词汇,但会在括号里用普通话作出解释。赵丽宏认为,小说如果需要解释,那还不如干脆直接用普通话为好,这是有利于海派小说的传播的。

从《海上花列传》开篇发展至今,海派小说早已是枝繁叶茂,直到今天依然有大量的作者在写和上海有关的作品。上海作协小说专业委员会主任、作家沈嘉禄自己也写过不少关于上海的小说。他认为,就现在的新作品来看,很多作者发扬了海派小说对于细节把握的精确性传统,叙事上也比较绵密。但是对于细节的过分的关注,也会带来另一种结果就是对于全局整体的东西反而忽视了。沈嘉禄认为,徐策就在《上海霓虹》对于细节的描写上“迷失”了,一些在旁人看来是具有象征意味、需要大书特书的情节,被一笔带过。而海派写作要有“进得去出得来”的能力。这应该是海派写作需要突破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