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韦君宜:没点儿骨气当不了编辑

来源:中国作家网 | 张林  2018年04月04日15:45

“作为作家,韦君宜始终是为时而著,文学对于她来说不是书斋里、象牙塔里的事,文学中贯穿大道,文学是对时代风云中的人和生活的体验、观察、记录和思考,是一个作家在战斗和磨砺中对民族和后代承担的一份沉重责任。” 3月31日,中国作家协会主席铁凝在韦君宜百年诞辰纪念座谈会上谈到,“韦君宜是一位杰出的作家,但是她一生付出最大精力、最多心血的可能不是她自己的创作,而是编辑工作。”

到这个春天,距离韦君宜离世已经十六年多了。为了纪念这位优秀的作家、出版家、编辑家,由中国作家协会、中国出版集团公司主办,中国现代文学馆、人民文学出版社承办的韦君宜百年诞辰纪念座谈会在京举行。来自文学界、出版界的著名专家学者,以及韦君宜亲属、故交好友代表参会,探讨韦君宜对中国当代文学发展的重要贡献,表达敬仰和追思。

“没点儿骨气当不了编辑”

韦君宜,原名魏蓁一,1935年积极投身“一二·九”运动,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她奔赴延安,先后担任《中国青年》杂志编辑和《中国青年》晋西版主编。1954年,韦君宜进入中国作家协会工作,先后担任《文艺学习》主编、《人民文学》副主编、作家出版社总编辑,后来又担任人民文学出版社副社长、总编辑、社长。

作为一个编辑家和出版人,韦君宜对编辑出版工作始终倾注巨大的热情,写了不计其数的审稿意见,个人组稿笔记就有一大箱。在2012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五卷本《韦君宜文集》中,专门有一个主题叫《老编辑手记》,记录了她几十年编辑生涯中的工作和思考。在她看来,编辑这份工作,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为人做梯,也是为文学选择良将。她在《为人民当一名德才兼备的好编辑》一文中写道,当编辑首先要克服名利思想,不能有私心和名利心;其次是要讲编辑道德,公平正直,不怕得罪人;还要有业务才干,知识广博。

韦君宜的女儿杨团在纪念会上说,她母亲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一生追求光明,在她看来,公正是一个正常社会的应有标准,并为它的实践尽力而为,她并非是对谁情有独钟,而是不公正的事只要她遇到就会拔刀相助,不计回报。尤其是在改革开放以后,她甩开一切思想包袱,坚决支持新老作者,公正地对待每一个人。

韦君宜是严格的,她直来直去的性格是出了名的。《老编辑手记》中记载了一段过往:“有位名家的稿子我没要,就得罪了他。因为我总让他改,相信他能写出好东西,但他没有改,拿到另一家出版社出版了。我觉得这对他本人是个损失,而无损于我们。当编辑要不怕得罪无名作者,还要不怕得罪作家,没这点骨气当不了编辑。”据小说家刘心武回忆,他有一天突然接到韦君宜的电话,让他去她办公室找她。谁知一进门她就“直截了当地批评起我来,指出我的某一说法很不得体。”同样是韦君宜,读了刘心武的《钟鼓楼》下半本后又找来上半本来读。读完后还在《光明日报》发表了一篇不短的评论《我喜欢长篇小说〈钟鼓楼〉》。“她这个人,批评和赞扬都是如此坦率直接,不拐弯抹角。”

满腔热情甘为人梯

但是,韦君宜对作者的好也是出了名的。她从不端架子,对人真诚,对作者尤其爱护。几十年间,不知多少初出茅庐的作者得到过她的指点和鼓励,也不知多少作家在困惑和困难中得到过她的帮助和支持。生活中的韦君宜是个不拘礼节、不精于人情世故,甚至有些不修边幅的人,人们都亲切地称她“韦老太”。

铁凝在座谈会上提起韦君宜当年不断地鼓励张洁、帮助张洁修改《沉重的翅膀》的事情,“可以这么说,没有韦君宜,《沉重的翅膀》就不会获得茅盾文学奖,也就没有张洁”。铁凝还引用了编辑家何启治先生的回忆,讲到在“四人帮”刚倒台时,韦君宜就给远在伊犁的王蒙写信,鼓励他重新拿起笔。为了能够出版《青春万岁》,韦君宜更是等了二十几年。杨团也谈到:“记得60年代初期,我还十几岁,母亲拿给我看《青春万岁》的打印稿,征求我的意见,大约因为我和书中的描写的青少年年龄相仿吧……我当然觉得很好。而母亲直叹气,说还不能出版。我不知原因,只觉得很奇怪。到改革开放后,王蒙叔叔这部关在抽屉里26年的长篇终于在母亲的努力下,第一时间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

“韦君宜是一个非常爱护年轻人的前辈,我没有见过这样做人的,就是她的直爽、她的干净,她一句废话没有,从来不说客气话,也不聊闲篇,是什么事就说什么事。” 王蒙在座谈会上动情地说,“韦君宜同志是我的恩师,是覆盖我整个生命的恩师,在《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引起讨论的时候,韦君宜帮我分析了各种情况,既给予我安慰和鼓励,也给予我提醒和建议。我的《青春万岁》迟迟出版不了,但她在20多年的时间里始终挂念着这事,直到这本书顺利出版。在我人生面临挫折、跌入低谷的时候,她总是鼓励和帮助着我,希望我能够更好地发展。她对年轻人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我永远感谢并怀念她。”

作家冯骥才曾回忆自己在人民文学出版社修改书稿的经历,“我想,如果我没有遇到韦君宜,我以后的文学可能完全是另一个样子。我认识她几乎是一种命运。”那时,冯骥才“刚刚把一只脚怯生生踏在文学之路上”,工资很低,还要分出一部分钱养家,每天在出版社食堂只好买五分钱一碗的炒菠菜。韦君宜知道了这个情况,为了让他更安心地创作,特地给他批了一个月15块钱的饭费补助。对他的书稿,她更是每个细节都不放过,在稿子上密密麻麻写满了修改建议。

除了满腔热情帮助作者,在编辑出版的工作中,她也非常有见识有方法。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臧永清在会上细数韦君宜的创见和工作方法:她特别注重抓原创、抓创作,将出版反映当前现实生活的各种不同题材的新作品作为工作重心。在她的大力支持下,人民文学出版社创办了《当代》杂志,成了中国现实主义文学创作的重要平台;在依靠老作家的同时,她发现和培养了一大批青年作者,推出了《沉重的翅膀》等很多优秀的现实主义作品;她重视当代外国文学译介,独具胆识和远见地将过去内部发行的《战争风云》等作品改为公开发行,又选译出版了德国的布莱希特波尔,日本的井上进、松本清张等作家作品,为中国当代文学提供了丰富的艺术滋养和开阔的眼界;她还特别重视出版业的市场化,从国外考察归来撰写的调演报告中特别强调了渠道与营销的重要性,要求“好编辑要做人脉广、信息灵的社会活动家”。

点滴创作灿然生花

对文学的热爱,让她的人生成为了一本充满力量和传奇的书,也让她的笔下灿然生花。韦君宜从1935年起就开始发表作品,但繁重的编辑工作占用了她太多的时间,以至于只能抓紧点滴时间创作。王蒙在会上谈到一个小细节,“上飞机之前,人心是最乱的,一会儿说走了,一会儿说不走了,一会儿又说再晚点20分钟,可是韦君宜却拿着本子在那儿写作。”

20世纪80年代以来,她先后出版了长篇小说《母与子》《露沙的路》,中篇小说《洗礼》,中短篇小说集《女人集》《老干部别传》《旧梦难温》,散文集《似水流年》《故国情》《海上繁华梦》《思痛录》等。其中,《洗礼》获第一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1985年,她在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告别会上感慨道:“我一辈子为人做嫁衣裳,现在该解甲归田,也得为自己准备几件装殓的寿衣了……”

她的作品,如她的人一样,朴实而真诚,充满了对现实的关切和社会责任感。刘心武曾这样评价她的自传体小说《露沙的路》:“那本书我一口气读完……那真是文如其人,没有九曲回肠的缠绵悱恻,没有乱花迷眼的布阵藻饰,却有将历史的原生态整体再现的工力,有以真诚追问与沉痛忏悔为精髓的质朴文气。她投身文学事业几十年,终于以独特的性格语言讲述出了自己刻骨铭心的生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