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作协副主席吉狄马加:文艺工作者要书写伟大的新时代

来源:华西都市报 | 张杰  2018年03月07日17:56

3月5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报告中指出:“为人民过上美好生活提供丰富精神食粮”,“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繁荣文艺创作”。

在接受封面新闻记者专访时,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作协副主席、诗人吉狄马加提出,作为文艺工作者要有责任感和使命感,书写伟大的新时代。

议报告

为中国取得成就感到骄傲

“我们国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也为取得这样的成就感到骄傲和自豪。”吉狄马加说,今天的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这个数字是很了不起的。也就是说,今天的中国经济发展,是整个世界经济的很重要的引擎。

论创作

要深入生活书写新时代

作为中国作协副主席,结合文学、艺术创作领域,吉狄马加认为:“中国已经进入新时代,我们国家的发展日新月异,在大地上发生在很多动人的故事。作为文化界、文学界的文艺工作者,要有使命感和责任感,深入到人民火热的生活里面,通过不同的艺术形式来呈现、见证、书写这样一个伟大的新时代。为人民过上美好生活提供丰富精神食粮。以优秀的作品来鼓舞人民创造美好生活。”

在吉狄马加的诗作中,不难看出,他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影响,尤其是以杜甫李白等伟大的中国古典诗歌传统,对吉狄马加的诗歌创作起到很大的滋养作用。吉狄马加本人也多次公开承认,中国传统诗歌艺术是自己艺术创作养分的一个重要源泉。

对此,吉狄马加深有感触,“在今天,我们作为一个文化大国,正在朝着文化强国迈进,这个时候,我们还要背靠我们厚重的历史文化。从未中断过的中华民族文明史,是我们一笔很重要的、很厚重的精神财富,值得我们很好地去传承。”

谈文化

善于吸收传统文化优秀养分

传统文化浩如烟海。在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之时,吉狄马加认为,“我觉得,还要善于从传统文化中吸收优秀的、合理的养分,与当下现实进行结合,使之具有现代性。”在阅读中国古典诗歌时,吉狄马加特别注意到,中国古典诗歌中体现一股重要的美学精神,也是中国古典文学、古典诗歌一个很鲜明的特点,是“文以载道”,或者是对现实的关注,“在中国古代诗人里面,哪怕是一些风格很飘逸的诗人,非常强调诗歌形式的诗人,只要其实真正的伟大诗人,往往都非常注重诗歌的内容,以及形式和社会现实的关系。我想这些可能对我们当下的中国诗人应该学习的。”

吉狄马加的最新长诗《大河》是一首以黄河为主题、“献给黄河”的诗。全诗共300多行,语言精粹大气,风格壮阔高昂,结构宏大。吉狄马加发挥了他的思考气质,把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的内涵,进行整体的宏观的把握,同时诗里凝结有他多年来对黄河两岸人民的生活细节的深入了解和深厚感情。

谈到这首长诗的创作心得,吉狄马加重点谈到,这首诗里凝结有他多年来对黄河两岸人民的生活细节的了解和感情,“黄河这条伟大的河流,已经成为我们民族的一个精神符号。写这首诗实际上也是我对黄河这条伟大的母亲河的一次致敬。”

给建议

用新技术让文物“活”起来

当下社会出现一股不小的博物馆热、文物热,让人看到传统文化的复苏。

吉狄马加说,“博物馆是一个地方展示文化积累很重要的一个窗口。在全世界范围内,衡量城市文明水平的常见标准,其中就包括博物馆的数量和参观博物馆的习惯。我们国家现在发展起来了,从国家层面到个人,都非常重视传统文化的积累和传承。

与此同时,用现代的技术手段,让传统文物的信息散发出来,使其与公众发生联系,否则你这个文物就是放在那儿,不能说是僵死的,至少是没有充分发挥作用。我觉得无论是综合博物馆还是专题博物馆,都应该努力提高水准,更好地发挥它的作用。”(封面新闻记者 张杰 北京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