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在新时代书写民族文学的绚丽篇章 “2017《民族文学》重点作家培训班”在云南玉溪举行

来源:文艺报 | 周茉  2017年11月06日07:00

挖掘民族题材创作,培养优秀少数民族作家,建立民族文学精神家园,是《民族文学》杂志社一直以来的工作重点。10月29日至11月2日,由《民族文学》杂志社、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云南省作家协会主办,云南省玉溪市文联承办的“2017《民族文学》重点作家培训班”在云南省玉溪市举行。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常务副会长叶梅、《民族文学》主编石一宁、云南省作协常务副主席范稳、玉溪市文联主席普辉、澄江县委常委马云华等出席开班仪式。开班仪式由《民族文学》副主编陈亚军主持。

石一宁在致辞中说,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报告还指出,社会主义文艺是人民的文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中进行无愧于时代的文艺创造。加强现实题材创作,不断推出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这是我们在新时代的使命和担当,也是今后的文艺创作要深入思考和践行的纲领性思想,更是此次培训班要学习和讨论的重点。作为少数民族作家,只有把自己的创作与国家民族日新月异的发展紧密连接,我们的作品才会具有人民性、时代性、民族性,才能体现精品力作的灵魂和质地。

此次培训班为期5天,共邀请到来自十几个民族的20多位重点作家,其中既有成名已久的作家,也有颇具创作潜质的青年才俊。活动期间,作家叶梅、范稳、郭雪波、孙春平为学员们授课。学员们带来了最新创作的小说、散文、诗歌等作品,通过听课、交流等方式分享经验、相互启发,以期共同推出一批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的文学佳作。

激发民族文化活力,提升文学作品格调

对于文学创作而言,如何在新的历史契机下深入时代洪流,观照真实而丰富的生活,以深刻的文字和饱满的情感彰显新时代文学的格调与品位,引起了作家们的广泛思考。

作家在创作中要深入生活、深入时代的血脉,在历史与现实的连接处体察细枝末节,进一步拓宽和提升文学创作的境界。叶梅在为作家们授课时说,现如今中国文学传播方式越发多样化,民族文学作为中国文学绚丽多彩的瑰宝,更要具备面向世界的高远境界,以深厚的学养、博大的胸怀建立体现民族特色的文学格局。她认为,能否用真情实感浸透人民的生活,是衡量文学作品优秀与否的重要标准,文学的目光所捕捉到的人与物虽然各不相同,但同是山河中的“你我”,都有着与时代共鸣的悲欢离合。面对民族的变迁与发展,要葆有一颗敬畏之心,将个人情感融入到时代发展当中,记录当下,展望未来,写出历史进步的轨迹,写出那些值得我们崇尚的个体生命的高贵与尊严,这是一个好作家要具备的文学情怀与文学担当。

“我们需要深入思考,文学如何反映新的社会实践,如何反映新的社会矛盾下普通人的生活,如何从自发创作走向自觉创作。”藏族作家康若文琴谈到,少数民族作家应该在文化自信的基础上担负起更高的文化使命,这是继承传统、立足当下、着眼未来的必然要求。在新的时代,作家应当提升情怀,勇于担当,书写民族的光辉与进步,讲述有温度、有道德、有筋骨的中国故事,塑造富有感染力与影响力的中国形象。

民族文学创作是带有独特文化符号的中国故事。白族作家何永飞说,万物众生都有神性,信仰让人们更加贴近自然的本质,更加具有精神的高度。在紧贴新时代脉搏前行的同时,将继续行走在养育自己的那片土地上,走进草木山石、风声云影,走进民族同胞的生活深处,以诗情的目光为探寻器,以明亮的文字为采掘机,去追寻和再现人类遗失或被遮蔽的神性之物,消除心灵的荒芜和俗气。

探索民族精神密码,书写新时代的发展

每个民族都有独特的风俗传统与历史积淀,作家的笔触正是要捕捉这些深植于民族灵魂中的文化基因。郭雪波认为,文学的自然属性是作品最鲜活、最真实的内核,山水风物的哺育使作家的文字成为体现地域灵性的自然符号。传说与宗教是祖先留下的密码,民族文学要在这些传统文化典故的烙印中倾听历史,抵达未来,诉说生活的严肃与真实,树立正确的审美取向,以关怀的目光、柔软的心灵进行民族文学创作。

自小生活在侗乡的侗族作家杨仕芳有着独特的民族生活经验,并将这种深厚的民族情感融合于自己的文学实践中。他说:“在创作中,我并没有刻意地将自己标榜成为一名民族作家,而是从始至终遵循着汉语的创作规律,追求最易于让读者接受的方式进行叙述和表达。在创作中我更加注重内容与思想的呈现。对自然的崇尚、对民族信仰的敬畏,使我作品中的人物精神、灵魂甚至命运,都沾染了侗族气质。”他认为,对民族文学的抒写应当站立在本民族的灵魂高度上进行思考,用本民族的目光与情怀看待这个世界,从而找到一条透过世俗抵达事物真相的路径。

藏族作家次仁罗布也认为,在进行文学创作时作家应面向人性、文明、命运等全人类的共同主题,无需刻意定位民族身份,过于有意识的书写会成为阻隔文本延展的障碍。

“90后”壮族作家隆莺舞表示,在新的历史阶段,如何进行民族文学的书写是自己一直在思考的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各民族间自然的封闭性慢慢被打破,语言、习俗、信仰等差异性是文化和文明得以延续的宝藏,但又面临着社会交流和思维沟通的相互渗透、各民族的生活方式逐渐同质化等问题。在以后的写作中,会通过人性、文化、社会等角度着力塑造民族文学中“变化”这一主题,展现不同民族间生活轨迹、思维形态的碰撞,突出民族的坚韧不拔和积极向上的精神,在作品中表达优秀的民族文化、丰富的民族故事,使民族文学的写作具备开放的、深度的、积极向上的价值。

点燃创作激情,讲述精彩中国故事

写作激情是作家在创作时源源不断的灵感依托,无论悲剧、喜剧,好作品都能读出强烈生命力的感召。范稳认为,写作激情来源于作家的内在气质与外在环境。文化回忆型写作需要作家将过往的时光重新赋予诗意,要有精神指向,体现出时代独特的文化气息。当今民族文学创作多属于文化发现型写作,作家要保有充沛的激情,脚踏实地勘探文学资源,在生活中挖掘文学的富矿。

当创作陷入低谷期时,如何面对与解决?孙春平谈到,要及时调整自我的生活方式,改变与外界对话的态度,发现并接纳新的文学灵感。他说,自己创作成果最丰硕的阶段是在辽阳县挂职时期,忙碌的工作本身为写作提供了大量文学素材。现在在长春一所大学当教师的他通过与年轻人的相处,再次萌发了创作的激情与活力。

曾发表《天涯厨王》《慢船去香港》等作品的满族作家周子湘所书写的中国故事,来源于她在海外多年的打工经历,异乡的艰辛与漂泊让人的心灵与现实不断碰撞,她用自己的笔挖掘出这群打工者灵魂深处的诉求,触摸一个群体的脉搏跳动,探索生命个体的内心世界。她试图在小说中剖析人性深处,写出人性的真实和复杂面,写出人物的命运感。她的创作激情隐藏着直面自我的深切的痛感。她说:“我的小说是一扇窗,展现中国打工者的海外故事,观照他们不为人知的精神世界,我希望扩展的是灵魂内在的空间。”

“要讲好中国故事,首先要有好故事可讲,这就需要写作者找准关注的目标。”回族作家阿慧的报告文学《大地的云朵》记录了一群中原拾棉工的故事。通过与他们同吃同住同采棉的亲身经历,阿慧描述出一个个鲜活饱满的农民工形象,赞美了中国农民坚韧、仁厚、友爱和乐观的精神。她说,在今后的文学创作道路上,自己会用真情去触摸民众的根脉,用脚步追随大爱的轨迹,用心灵感知草根的冷暖,用情怀彰显人格的智慧。

在培训班总结座谈会上,陈亚军谈到,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这是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需要明确认识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作家应了解国家发展的新的历史方位,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国家观、民族观、文化观。

仡佬族作家王华、土家族作家温新阶、满族作家徐国志、壮族作家韦武康、哈尼族作家艾吉、佤族作家伊蒙红木等在发言中分享了参加培训班的收获,并针对《民族文学》的办刊思路、内容形式等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他们表示,通过参加这次培训,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写作方向和信念,在今后的创作中会着重作品的思想性、社会性、文学性,用真诚的文字记录,以虔诚的姿态书写,精心奉献更多具有民族特色、为时代呐喊、为人民发声的优秀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