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高扬爱国主义英雄主义 书写中华民族新史诗 部队作家畅谈军事文学创作

来源:文艺报 |   2017年08月04日09:54

1927年8月1日,我们的人民军队从南昌城出发,筚路蓝缕,风雨兼程,至今已经走过了90年漫漫征途。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和中央军委统筹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统筹军事力量建设和运用,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擘画政治建军、改革强军、依法治军、科技兴军、备战打仗、军民融合等战略举措,开拓了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和当代中国军事实践发展的新境界。90年波澜壮阔的历史,为军旅作家提供了文学创作的富矿。在庆祝建军90周年之际,本报记者采访了几位部队作家,请他们畅谈军事文学的现状与未来。

高扬爱国主义、理想主义和英雄主义精神

中国作协副主席、中国作协军事文学委员会主任徐贵祥说,军事文学除了要符合一般文学的基本要求,还应体现军事文化的特质,即反映军营生活、军旅生活、战争生活,关注世界、关注国家和民族命运,高扬爱国主义、理想主义和英雄主义情怀。在中华文明发展过程中,与军事、战争有关的文学始终占据重要位置,在很大程度上塑造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军事文学书写伟大的战争,反映火热的生活,寄托了美好的理想,在坚定信念、纯洁人心、改良道德等方面春风化雨。新时期以来,当代军事文学也曾经有过几次辉煌,出现过不少好的作品。当下的军旅作家要书写军事文学的新辉煌,必须保持对英雄的敬仰,对军人、军营、军事葆有兴趣和热情,同时应该尽快融入改革强军的现实语境,密切关注深化改革的风雨雷电,掌握第一手鲜活资料,在更大的坐标系、更高的起点上讲好强军故事。军事文学繁荣的关键在于,要书写当下中华民族最迫切需要的一种责任感,一种崇高感,那种天塌下来有我扛着的阳刚气、英雄气。

新疆军区政治部创作员董夏青青谈到,习近平主席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讲话指出,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最深层、最根本、最永恒的是爱国主义。爱国主义是常写常新的主题。而军旅文学,尤其能深刻地体现和反映爱国主义精神。胸怀家国天下、舍身取义的英雄形象,蕴含着强大的精神感召力。军旅文学中,英雄有多种形象。开创“荷花淀派”的孙犁,就曾用诗性的语言塑造了多个平民抗战英雄形象。军旅作家徐怀中,也曾在《西线轶事》中塑造了英雄刘毛妹,赋予同样在战争中流血牺牲的无名者光芒。他们笔下的英雄主义,具有人道主义关怀,充满人性的光明与温情。新疆的军人多为戍边将士,边防苦寒之地为西北军人铺上了一层如冰如雪的精神底色,而冰层下,是终年不灭的火。习近平主席说,对中华民族的英雄,要心怀崇敬,当以浓墨重彩记录英雄、塑造英雄,让英雄在文艺作品中得到传扬。希望自己也能做到这一点,将新时期尤其是身处改革强军的时代大势中,那些志在保家卫国的军人们,他们以及他们的家庭在这片土地上的奉献与牺牲、无畏和勇敢,都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让戍边军人的家国情怀成为一丛丛烈火,让世人看到他们的热血在苍凉的戈壁上终年沸腾不息。

赞颂军人奉献 讴歌崇高精神

海军文艺创作室作家、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黄传会说,作为军队的一名作家,他的目光一直注视着这支军队。奉献乃军人本色,牺牲是军人最崇高的精神,是军人对祖国、对人民绝对忠诚的最有力诠释,最集中、最震撼人心的反映。军人肩负“执干戈以卫社稷”的重任,虽然和平年代少有战火硝烟,但军人并没有远离流血牺牲。比如,海军航母舰载机部队是一支刚刚组建10年的年轻部队,为了实现中国海军百年“航母梦”,一批血性军人舍生忘死、前赴后继,做出了感天动地、引人泪下的英雄壮举。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要复兴,要变得强大,就需要有人为之献身。革命军人的牺牲精神,既是一种境界,也是一种道德力量,它像一把火炬,永远照亮民族前行的方向。近些年来,他一直关注着航母舰载机部队的发展,面对这些在改革强军路上冲锋陷阵的将士,感到必须拿起笔,饱蘸激情,创作出记录舰载机部队前进脚步、讴歌舰载机飞行员英雄主义和牺牲精神的力作。

北部战区陆军文艺创作室创作员马晓丽谈到,如今,我们的目光也不再单纯地追求宏大,开始越来越关注普通人在战争中的真实命运,越来越关注个体生命在战争中的真实价值了。真实,是需要用心灵去感知的。你的心灵有多大的容量,就能感受到多大的真实;你的心灵有多重的质地,就能感受到多重的真实。从这个意义上讲,心灵的真实更值得关注,因为所有表现出来的真实都不再是原本意义上的真实了,而只是再现的真实,是用心灵体察出来的真实,是用心灵虚构出来的另一种真实。我们要坚定精神信念,写出更多军事题材的优秀文学作品。

直面军旅生活 奏响奋进凯歌

徐贵祥谈到,书写中华民族的新史诗,军事文学应该发挥重要作用。军事文学多为宏大叙事,更需要主旋律意识,因此,军旅作家应该具有一定的思想道德高度,站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制高点上,站在家国天下立场上来谋篇布局。军旅作家在处理素材、构思人物和故事时,要在更大的格局上进行考量。从这个意义上来谈史诗性,题材的大小、作品篇幅的长短都不是最关键的元素。凡人小事也可以小中见大,关键在于,作家要能写出军人的人情、人性,深入军人的灵魂和信仰。

空军政治工作部文艺创作室创作员王凯一直在思考,作家是否能够在和平年代的军营生活中找到自己的文学世界。这不仅与文学有关,更与和平年代军队的意义与军人的价值有关。对一个军人来说,这些意义与价值需要一遍又一遍地寻找、怀疑、追问和思索。他庆幸自己在戈壁大漠度过的那些军旅青春岁月,庆幸自己在连队数年间与战士们结下的袍泽之情,庆幸自己曾经当过地空导弹燃料加注号手……就是在这不断的摔打与磨砺中,他越来越清晰地感受到了这支军队雄壮的心跳、钢铁的脊梁和沉默的伟力。同样,在这些看似枯燥单调又无法选择的军营生活中,他渐渐拥有了独属于自己的生活与记忆,每一种生活都适合文学生长,军营生活亦然,关键在于,作家是否能真正融入并尝试去理解这种生活。今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也是王凯从军的第25个年头,能穿着军装书写军营,与有荣焉。他表示,相比人民军队辽阔的历史、现实与未来,自己所开垦的仍只是房前屋后的一小块土地,但不管怎样,多种下一颗种子,总是好的。

(李云雷 武翩翩 王觅 李晓晨 黄尚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