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十年结集70万字《未晚集》 纵是华发犹“未晚”

来源:青岛全搜索电子报 | 周洁  2017年02月22日08:40

原标题:纵是华发犹“未晚”

在青岛活跃着这样一群“银发族”,他们不跳广场舞,也不好下棋打牌,含饴弄孙之余将大把的时间花费在了文学学习与创作上,而给他们讲座的大多都是青岛的文学名家,像是尤凤伟、杨志军、耿林莽、铁流、叶帆、沙漠、马瑞芳等,都曾登上他们的讲台,做过精彩的演讲。这就是由青岛大学教授、《海鸥》杂志(原《青岛文学》)主编王照青担纲主讲人的青岛市中老年文学写作讲习班《每周一讲》。这一公益性的文学讲座从创立至今,已经走过了十个年头,成为无数“文学老年”的圆梦地。

十年结集70万字《未晚集》

2月18日,为了庆祝青岛市中老年文学写作讲习班《每周一讲》创立十周年,学员们在第一期公益讲座的举办地——青岛大学国际学术交流中心举办了一场庆祝活动,没有奢侈豪华的大场面,也没有鼓乐齐鸣的喧嚣,十年来的老学员们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着来自于这一方文学园地的点滴滋养。更为重头的是,在这场庆典活动中,《未晚集——青岛中老年文学作品选》正式露面,文集中的作品全部来自于讲习班学员们的原创,形式多样,散文、诗歌、剧曲影视等,多达70万字。

文集中的作者皆是爱好文学写作的中老年文友,其中很多人没有太高的学历,或是太过高深的文学造诣,仅仅是凭着对文学的一腔热爱,以及笔耕不辍的勤奋,在王照青教授的悉心指导下,用文字书写着人生的经历和感悟:今年79岁的王芝云老人,小学文化,曾在青岛建筑公司当电焊工,在《中国工人报》上发表了《缠足》一文;85岁老人朱林根的《过年》登在了《青岛财经日报》上;《青岛日报》则选用了张迪勋的回忆录;《青岛文学》刊发了路受光的《草原那一夜》……此外,学员们的个人文学专集也由华龄出版社中老年文学创作未晚文库陆续推出,如史在新的文集《医者笔耕录》、商好文的散文集《在浮动的国土上》、陈琦的诗词集《梦溪诗词集》、赵玉珍的长篇传记《我的四个家庭》等。

“按自己的喜好活着”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青岛市中老年文学写作讲习班《每周一讲》创立之初,用王照青老人的话来说,不过是“坚守初心”的一种自然而然的选择。他告诉记者,十年前萌生这一想法的时候,自己已经退休了,“物质追求已经不是目标,文学爱好则是精神享受,每个人都是按照自己的喜好活着,还有点余热,那就发挥出来吧。 ”王照青表示,这种选择就跟那些拿着马扎子在院子里晒太阳,在屋檐下打扑克、搓麻将的老人一样,这种快乐是平等的,每个人都通过不同的形式获得快乐,不分高低贵贱,“文学班里的几十个人也都是因为这种淳朴的动机聚到了一起,以文会友,切磋交流,大家都有一个很朴素的想法,总觉得活了一辈子,得留下点什么,对我们而言,‘留钱留物不如留下回忆录,送金送银不如送篇诗文’。 ”

王照青老人用朴实且平和的话语讲述着十年间的云淡风轻,他说,“我清楚地记着十年前的第一堂课,请到了尤凤伟来讲座,题目就是《文学与人生》,想必当时的每一个人都不会想到,十年后,我们还能聚在一起,为了这个没有虚度的十年来庆祝。 ”这期间,提前备课、找场地,请嘉宾,编辑班刊《未晚》,排版印刷等诸多事宜,王照青无一不是亲力亲为,其中的各种艰难困苦,他从来不对外人谈起,反倒是一再说感恩。采访中,王照青老人不断提及那些对这个公益文化讲堂提供无私帮助的人们,“感谢几任图书馆馆长对公益讲堂的支持,为我们提供场地;感谢客座嘉宾的倾情相授,还要自掏腰包,搭上路费……”

大家云集开启"另一扇窗"

与以往教授文学写作的辅导班不同,王照青主讲的中老年文学写作讲习班《每周一讲》以讲座的形式呈现,累计至今讲座已达320讲,有近百位学识渊博、术业有专攻的教授、学者、作家、编辑应邀开讲。他们的创作成果和经验,成为文友们最为直观、生动的范本:央视“百家讲坛”坛主之一、山东大学教授马瑞芳做了古典名著解析 《金瓶梅与红楼梦》;台湾诗人陈郁琦女士解读了她的现代抒情诗;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播、北京世界语学会会长于建超介绍了世界著名作家蒂博尔的事迹和作品……文友刘启慧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激动地表示,王照青老师请来的名师大家为我们开启了接近文学的另一扇窗,没有八股文式的技法教授,有的只是经典文学的多样化解读。

而应邀前来讲座的名家也为这些“文学老年”的热忱所感动,作家铁流就曾关注到这个群体的创作状态,他曾写到,“有文学的地方,就有朝气和生机,这些老人写出了一篇篇充满活力的文字,受到社会关注。”也为这个公益性质的文艺讲堂所面临的窘况而忧心:“王照青老人每次请老师来,他大都会歉疚地说,对不起,我们没有钱,实在拿不出讲座费给您,为了这些痴情于文学的老人,您一定要来啊。我也去和这些老年朋友们交流过一次,临走时,王老拿出300元,或者大概是200元硬塞给我,他不好意思地说,总得给点车马费的。我说,王老,这钱不多,可实在太沉重了,我拿不起来,也装不进口袋,从今以后您再需要我来,随叫随到。 ”

十年未间断从医院到讲台

在庆典仪式上,王照青这位低调的老人特意穿上了大红色的羽绒服,满身的欢喜,精气神十足,恐怕没人会把他与80岁的高龄,以及刚刚做完手术的癌症病人联系到一起。他语带轻松地说道:“我从来没有穿过200块钱以上的衣服,为了今天的这场活动,我昨天拉着老伴到商场去买了这件国旗红的上衣,我就是再活5天、10天,也要把文学讲座坚持下去。 ”闻者无不为之动容。

讲习班的主持人马承芬告诉记者,王老师太累了,去年8月,为了编选这一70万字的《未晚集》,王老师冒着酷暑伏案工作,天天大汗淋漓,并且同时为老文友朱林根修改完成了30万字的传记文学《朱家有我》,整个过程中,不惜气力,字斟句酌,精雕细刻。书稿完成了,他也病倒了。

讲习班的《每周一讲》至今十年,每周五上午雷打不动,从未间断过,即便是王照青老师住院期间,他也心系课堂,一边打吊瓶,一边打电话,为的就是能够请到更多的名家作者走进这个讲堂,为文友们授业解惑。马承芬告诉记者,术后不过两个月的时间,王照青老师又回来了,他的脸色蜡黄,却依然展露着笑容,穿着厚厚的大衣,戴着口罩,裤筒里还藏着尿袋,言词间还故作轻松地调侃:“文友们,今天我必须来,大家是为获取文学及写作知识而来的,我绝不能让你们失望,要让你们喜出望外。 ”接着,他按照事先准备好的讲稿,一路讲下去,大家流着眼泪听着他的讲解,哽咽地劝告这位“忘我”的老师“不要再讲了”……(记者 周洁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