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乘风破浪》:春节档一匹黑马
分享到:
来源:陕西日报 | 高山 王雯静  2017年02月14日10:47

由韩寒执导,邓超、赵丽颖、彭于晏主演的电影《乘风破浪》讲述了不被父亲理解的赛车手阿浪意外经历了一场奇妙的冒险,并在这段经历中结识了一群兄弟好友,一同闯过许多奇幻的经历,也对自己的身世有了更多了解的故事。该片自1月28日大年初一在全国上映以来,口碑持续发酵,成为今年春节档的一匹黑马,成为为数不多的口碑与票房统一的影片。

春节档口碑最佳

目前,《乘风破浪》的票房已经突破了8亿,且依旧保持上升状态。《乘风破浪》剧情温暖轻松,对亲情的理解十分深刻,电影中的爱情戏也丰富动人,不同角色间的几段情感各具看点、十分耐人寻味。在春节档闹腾喜庆的氛围下,《乘风破浪》以一种文艺片的温情打动观众,经典的韩式幽默加上喜闻乐见的亲情主线,使得电影的豆瓣评分从5.7爬到现在的7.0,在春节档的电影评分中首屈一指。相对于韩寒导演的处女作《后会无期》来说,《乘风破浪》拥有更加完整的故事情节和更加成熟的拍摄技巧,所谓成长就是乘风破浪,导演的进步和成长显示在自己的作品中,饱含诚意的作品也更能打动观众,赢得良好的口碑。

在电影上映之前,因为主题曲歌词的原因,使得韩寒陷入“性别歧视”、“直男癌”等敏感问题漩涡,在微博上甚至一度掀起了抵制的声音。但是真金不怕火炼,在电影真正上映之后,许多观众表示并没有类似“直男癌”的感受,“电影主题曲存在的意义就是为电影剧情服务的,是要跟电影一起食用的。”知乎网友在看过电影后这样评价道:“从整体来看,电影配乐舒服,合适,令人印象深刻,直男癌什么的真没看出来。”韩寒对老歌的运用为影片增加了浪漫主义色彩,背景音乐和故事情节的搭配处理也恰到好处,这些都为影片的口碑爆棚埋下了伏笔。

制作精良表现真功夫

《乘风破浪》能出现口碑爆棚、票房逆袭的现象都得益于导演的精益求精和演员的专业敬业。

使人印象深刻的是影片中的赛车戏,剧组最多的时候用了将近十台摄影机拍摄,为了追求真实的飙车速度,几乎没有使用跟拍车,甚至还摔坏了一台摄影机。赛车戏几乎没有使用特效,作为赛车手的韩寒在影片中的很多飙车镜头就是亲自上阵,在火车撞汽车的那场戏中,为了使演员的表演看起来更加真实,剧组专门做了一个翻滚架,为了这场戏甚至废掉了四台车。真实感在《乘风破浪》中处处可见,在拍摄李荣浩砸邓超手的戏时,为了拍摄的真实,邓超告诉李荣浩用力砸,结果真的把邓超的手砸破了。演员的敬业精神也在为电影加分。

除了赛车戏的真实,片中很多细节的处理都很到位,使观众能够看到导演的诚意和用心。因为做的是穿越复古题材,韩寒对于当时那个年代的把握和拿捏非常准确,包括剧中出现的香港电影、BP机、第一代身份证、录像厅、人物的服装和发型等等,都还原出那个时代独有的流行审美和时代记忆。电影的画幅也一直在有着细微的变化,现代的时候是2.39:1的宽荧幕画面,从回忆开始就变成了1.85:1,这样的细微处理使得电影更具有年代感,在片尾的时候,画面又悄悄地变回了2.39:1。韩寒导演为观众呈现出了一种原汁原味的90年代末期的画面,唤起无数人对时代的感知和回忆。

韩式风格揭示时代价值

自影片上映以来,很多人说电影的主人公徐太浪是韩寒为了纪念自己已故的赛车好友徐浪所塑造的形象,小镇青年所向往的赛车事业一直不被父亲理解,这也恰好与韩寒自身的辍学经历映射,也许正是韩寒的“感同身受”,才使得影片变得有血有肉有灵魂。

欢笑与泪水并存,密集的笑点和段子的插入恰到好处,比如“这个时代真好,当我说我想静静时没人问我静静是谁”、“几几年生的?”“明年”、“都是小人物,就别说什么大话了。活着就好”等等经典的韩式黑色幽默,让人在捧腹中不禁深思,“这个世界会变的,你不属于这里,你该上路了。”在影片中韩寒融入了自身的价值观和对这个时代的思考。父子情成为影片的主线,包括徐太浪和父亲的矛盾、小花和父亲的矛盾,在穿越之后,徐太浪和青年时的父亲一起意气风发,经历父亲所经历的一切,他开始逐渐理解父亲的坚守和隐忍,父亲始终固执地坚守过去的时代,但是在真正的大时代洪流下,也不过是个小人物。

纵观整个影片,除了令人动容的亲情之外,“正太帮”的友情与阿正和小花的爱情,也很容易打动人心。在影片的最后,韩寒致敬了以往的优秀作品《新难兄难弟》、《时光倒流七十年》等,其中《新难兄难弟》的导演陈可辛也在微博上给予了韩寒很好的评价“真的非常会讲故事”、“节奏和审美太好了。”往往贴近生活的题材更能使人产生共鸣,在春节档这样一个合家欢的时间段,《乘风破浪》融合了亲情、友情和爱情的喜剧电影自然受到观众们的喜爱和追捧。

访谈更多

当你去感受故乡时,恰是感受到自己的时刻

近日,“梁庄三部曲”的作者梁鸿,诗人、作家陈年喜在活动中分享了他们关于“故乡”的写作,以及文学与故乡、人与故乡的关系等的感受或看法。

原创推荐更多

散文 | 野淀子

经历过王朝迭更,经历过战火洗礼的白洋淀,是一部活着的历史,是一快有血性的土地!为了让这方水土更富饶,为了让这里的人们过上更好的生活,这里的一草一木都顽强的把自己活成一道风

散文 | 黄土塬上的烽烟痕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在关中平原北部,耀县的黄土塬上,风吹过新收的麦茬地,也拂过村口静默的老槐。这里居住着91岁的马根周(根根爷)和95岁的马满

小说 | 微光逆旅

通过三位不同背景女性(高管刘丹丹、全职太太苏曼、清洁工王桂香)因恐惧衰老、容貌焦虑、社会压力而投身医美的故事明白了衰老是生命不可逆的轨迹,真正的智慧在于接纳时间赋予的痕迹

散文 | 马莲滩:梦幻中的花儿香

叙述社会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文明之花,传递固有的民俗民风,为华夏之中国文化,增添一束心田的非凡之音。

散文 | 炊烟归处

散文回忆80年代农村生活,以炊烟为线索,串联起奶奶讲的炊烟连上天的故事、母亲借炊烟说勤谨的道理,以及石蛋儿与家人的日常。如今老屋空置,母亲进城,炊烟成心灵归处,承载乡愁与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