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作品》:告别“纯文学”,提倡“真文学”

来源:文学报 | 郑周明  2017年01月09日09:54

就在三年前,《作品》杂志开始了一次较大的改版动作,那次改版,以新颖的装帧、鲜活的栏目,给杂志注入一股清风,次年它便在由中国期刊协会主办的评选中获得“中国最美期刊”称号,同时优质的内容也让《作品》杂志从低谷逐渐跻身主流文学期刊阵营,而这是它们进入2017年之际,继续进行改版的动力所在。

在已经拥有不错的视觉设计和品牌栏目前提下,如何改版能再次推动杂志前行?记者在采访《作品》杂志副总编王十月后获知,2016年末,广东省作协党组专门讨论了《作品》杂志的改版方案,对杂志进行重新定位,基于对当下中国文学现状与问题的分析,为《作品》杂志作出了一个重大的决定:告别“纯文学”,提倡“真文学”。

这个改版理念,最吸引人注意的便是“真文学”三个字,什么是“真文学”?王十月解释说,所谓“真文学”,就是指“走出为‘文学而文学’的死胡同,大力加强对现实生活的关怀和介入度。提倡为人生的文学,而不是为文学的文学。“我们所有的改版,都是围绕这一重点进行的。首先,栏目设置上,打破了传统‘纯文学期刊’小说、散文、诗三大块,将‘记录|时代镜像’、‘发现|洞幽烛微’放在重要位置。从栏目名可见我们的追求:‘记录|时代镜像’追求真实;‘发现|洞幽烛微’追求真知;‘虚构|叙事中国’,刊发讲述中国故事,有中国气度的虚构作品。我们希望无限接近真相,抵达真理”。

这也反映了一本文学期刊对当代文学认知的重新调整。之前,文学界通常以“纯文学”这个概念来指代主流的严肃写作,这个概念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为文学走出“前三十年”误区提供了契机,但同时也不可避免走入为文学而文学的狭义观念之上,王十月介绍说,作为“纯文学”的始作俑者,评论家李陀早在二十年前就开始对“纯文学”进行反思,认为这个概念限制了文学变革深入推进的可能。

从这个角度说,《作品》杂志提倡“真文学”,是在鼓励当代作家关注时代的真问题,避免书斋式写作,也是一次对文学呈现本真力量、重新理解现实主义写作的试验,也因此,打开2017年第一期杂志,读者将看到这一概念的贯穿。头条《大地上的亲人:打工记》是学者黄灯历时十年(2006-2016)的采访记录,她从家族两代十数人的命运切入,书写中国近四十年发展背后的创痛。黄灯曾有过底层经历,后读硕士、博士。这样的经历决定了她的立场,使得她在感性的书写与理性的思考之间找到了极佳的平衡点。而第二期的头条,同样会是一部极具现实重量的作品,来自两个普通煤矿从业者的文学实践,他们相约每周写一篇文章,约期为100期,他们写了50余万字的相约同题文,《作品》将从中挑选六万字篇幅刊登在杂志上,王十月认为,像这样的写作,“有着职业作家所不具有的品质。相信会给读者带来不一样的阅读体验”。他也告诉记者,在接下来的第二期、第三期,杂志还会刊发一部作家历时7年,走遍某省数百乡村,调查土地流转中失地农民生存与悲欢的大作品,“我们的目的只有一个,提倡文学面对真问题,提倡作家走出书斋,走向旷野,提倡作家作品面对广阔的人生”。

近年来,《作品》杂志打出的另一个品牌栏目是“90后推90后”,杂志从5年前开始关注并开专栏发表“90后”作家的作品,现在已经聚集了一个500人的“90后”作家群,杂志将选稿权交给“90后”自己,用接龙的方式选稿,本期作者就是下一期的编者,但编者只有权从所有来稿中挑选出3篇作品,然后在群里发出,由“90后”作者票选出下一期作品。如今,越来越多的期刊开始关注跟进“90后”作家群,对此《作品》杂志也在继续往前探索,2017年每个季度将刊发一部“90后”作家的小长篇,由于《作品》在该话题上的首发优势,也使得许多报刊和出版社将该选题的合作和筛选交由《作品》来施行。

除了杂志内容之外,《作品》还进行了更多的改革举措,包括与《天涯》等报刊进行联盟,从纸质版到新媒体都互相推荐对方作品以及尝试在未来共同举办奖项和论坛等形式。在稿酬机制上,《作品》杂志借鉴了网络文学网站的机制,在千字500元的基础稿酬之上,推出了季度赏和年度赏,也就是说,将有大量作品能拿到千字1000-1500元的稿酬。在人才机制上,《作品》杂志也不拘一格,2016年末将青年作家王十月和郑小琼从编辑岗位升职到副总编辑和副社长的岗位,同时任命两名非科班出身的青年作家任文学名刊副总编、副社长之职,这在全国还是首例。而所有这些改革举措,正如王十月所说:“只为了推出好作家,推出好作品。”

本报记者 郑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