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收获》:拥抱新媒体,把文学佳作留在上海

来源:文学报 | 李凌俊  2017年01月09日09:41

今年,《收获》杂志将迎来创刊六十周年,这本由巴金和靳以创办,被誉为“中国文学的山水长卷”的刊物,在走过一个甲子后依然葆有锐意和勇往直前的动力。主编程永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将《收获》的目标概括为两句话:“尽可能地把中国最优秀的文学作品留在上海”,“多方位地为作者和读者服务”。

说到最优秀的文学作品,不得不提到将于本月中旬面世的2017年第1期《收获》,老舍先生《四世同堂》英译全稿在美国被发现的新闻在一个月前经媒体披露,已广为人知,然而发现者赵武平“回译”的《饥荒》后半部全貌,还是要等读者拿到本期《收获》后才能一睹为快。说到这部作品,程永新有抑制不住的兴奋和激动,当初是复旦大学张新颖教授向他介绍了翻译家赵武平发现《四世同堂》英译全本的情况:“这对中国文学来说,是件功德无量的大事。其实对杂志来说,时间已经非常紧迫,但我们还是当机立断,换下了原先已经准备刊发的稿子。赵武平是个非常认真严谨的人,这次‘回译’不是一般的翻译,他在大量研究了老舍先生原有文本的基础上,力求译文能够接近老舍的原著,有些词汇的运用,都要在老舍的其他文本中找到出处。这要求他必须熟悉老舍的作品、京味语言、作家习惯的修辞方法、乃至标点符号的运用,老舍本身就是文体大家,译文如不能精雕细琢,对不起老舍。”在程永新的记忆里,这也是《收获》首次“破例”刊发翻译的作品,但一切都是值得的。

为了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部经典作品,杂志同时刊发了赵武平撰写的《〈四世同堂〉英译全稿的发现和〈饥荒〉回译》,以及《四世同堂》前面部分的故事梗概。同时,《收获》还约请知名画家张培础为其配图,张培础认真读完译文后,交出了一组富有“旧气”的插图,沉郁顿挫,与文字相得益彰。

“尽可能地把中国最优秀的文学作品留在上海”,这是程永新在去年举行的上海市文学创作精品创作会议上发言中的观点,对杂志而言,有时因为版面或出版时间所限,免不了与一些优秀作品失之交臂。为此,2017年的《收获》有两大举措:一是于2016年岁末首次推出立足文学性、经典性和独立性的“《收获》文学排行榜”,长篇小说排行榜包括吴亮《朝霞》、格非《望春风》、王安忆《匿名》、刘继明《人境》、贾平凹《极花》、张忌《出家》、李凤群《大风》、张悦然《茧》、方方《软埋》、付秀莹《陌上》;中篇小说排行榜包括尹学芸《李海叔叔》、孙频《我看过草叶葳蕤》、张楚《风中事》等十部作品;短篇小说排行榜包括弋舟《随园》、蔡东《朋霍费尔从五楼纵身一跃》、叶弥《雪花禅》等十部作品。另设“读者人气榜”,完全由读者投票产生。两个榜单基本涵盖了2016年文学创作的主要情况。二是与出版社合作,《收获》长篇小说专号将从每年两期扩展到四期,将刊发更多优秀长篇小说作品。

多年来,《收获》一直秉持着巴金先生“把心交给读者”的文学理想,关注着读者的喜好与阅读反馈。程永新说,他们了解到,当下有相当数量的读者是因为杂志的固定专栏而成为“忠实粉丝”,因此《收获》近几年也非常注重这部分的拓展。今年除了延续以往毛尖的电影专栏“夜短梦长”,诗歌专栏之外,他们还开设了两个新专栏,一是严平的“他们走向战场”,今年是抗战爆发八十周年纪念,严平经过一年多的采访,收集了大量文艺界人士在抗战中的故事,首期与读者见面的是关于作曲家马可的《我们歌颂我们之再生》。此外,中国台湾作家唐诺将开设专栏“三朵雨云”,谈读书,也谈人性,在看似随性的品评中点化出文化深意,开篇之作为《阿伦特的愤怒和契诃夫的笑声》。

2016年,《收获》与“赞赏”IP平台共同开发了“行距”APP,被视为传统纸媒探索突围道路的一次尝试。经过大半年的运营,程永新说“行距”正在形成一个新的文学生态圈,首先是他们收到几千部自由投稿的作品,“虽然真正录用到期刊上的是极少数,但编辑们看稿的印象是,这些作品的水准略高于纸质投稿的作品”。

“行距”的功能远不止接收电子稿件那么简单,它的目标是成为一个文学IP孵化平台,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版权经纪平台。目前,《收获》已经和英国最重要的翻译图书版权代理公司安德鲁·纳伯格达成初步合作意向,“行距”将建立“版权橱窗”,作家将作品交由《收获》代理后,作品的英文介绍将展览在版权橱窗里,供有译介兴趣的外国出版公司挑选,这样双向互动的模式将助力更多中国作家的作品走向海外。“行距”的另一目标是建立“故事工厂”,为文学作品寻找影视公司资源,目前《收获》有专门团队在进行“故事卡”的开发,把故事的起承转合,小说的亮点,改编建议等内容,在一页纸800字内讲清,将其标准化,让针对影视公司的销售更简化,是他们接下来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