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那么孤单 那么彷徨》

来源:中国作家网 |   2016年10月14日13:56

《那么孤单 那么彷徨》

作者:赵瑜

出版社:百花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7-01

ISBN:9787530669877

定价:29元

【编辑推荐】

1. 赵瑜为70年代出生的新锐作家,比照同龄乃至略小一些的“80后”作家,他作品中对个人生活体验和感受的表达,更侧重于普遍经验和集体记忆,呈现出“越是个人的,就越能引起共鸣”的特征。

2. 这本散文集也是他本人倡导的“有体温”式写作的一次全面尝试。不只成为作者个人生命的记录和再现,更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共同的回忆——毕竟,这世上所有的细节,都带着它所隶属的那个特定时代的印记。或者也可以说,这本散文集,同时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时代的影像剪贴簿,以及一部同时代人的思想简史。

【内容推荐】

《那么孤单,那么彷徨》为新锐作家赵瑜近年创作散文作品结集,是作者自认的“第一本真正的散文集”。文字中写下了眼耳鼻舌身意,写下了色声香味触法,写下了生活,也写下了行走,更记录了生存的痛感。

【作者简介】

赵瑜,男,1976年生。河南省文学院专业作家。在《散文》《十月》《大家》《山花》《长江文艺》等刊发表散文小说多篇,出版长篇小说《我们都是坏孩子》《我鄙视你》《六十七个词》,散文随笔集《小忧伤》《小闲事》等。当当网年度畅销书作家,曾获在场主义散文奖、杜甫文学奖等。

【目录】

辑一 生活史

记忆碎片:旧光阴之中学时代 □ 002

那么孤单和彷徨 □ 024

有关青春的梳理 □ 046

海口三叠 □ 063

乡村阅微 □ 078

辑二 行走史

云彩记 □ 100

湘行散记 □ 115

芒果三章 □ 132

时光三种 □ 144

西沙五札 □ 157

辑三 思想史

公交车记 □ 178

远行或忆念 □ 194

浮生记 □ 213

内心之远 □ 234

切片 □ 247

夜晚几种 □263

【自序】

 

赵瑜

我的思想演变史

文| 赵瑜

年少时和哥哥一起看电影,画布将一个陌生的世界带来。电影里的人穿的衣服,说的话,以及吃的食物,均陌生。这种差异打断了我对世界固有的认知,让我的内心在僻静的乡村接收到了外面的一束光。

在那个饥饿仍然逼迫着我们的时代,外部世界对我来说是无用的。我被身边极其贫乏的事物包围,我关心的是最为基本的生活问题。玉米秆和什么庄稼搭配在一起种会更甜。狗叫三声的时候父亲是不是从外地回来,并带来了我爱吃的食物。夏天的时候,睡在院子里的哪棵树下面蚊子不咬。我关心这些琐碎的事情,吃食、冷暖,或是简单的衣着,这些事情的排序最为重要。

那时的欢喜多是感官的。喜欢春节,春节意味着可以穿上一身新衣服,吃到馒头夹肉。肉,差不多是一个家庭的存折。村子里如果谁家多割了两斤肉,都会在街上多走两圈,让全村的人都看到,他们家比平时多割了肉。然后呢,这家里的孩子在同伴中的地位都会有变化。

这贫穷而封闭的生活现状,既悲凉也安静。愚昧会增加个体快乐的比例,所以,每一个人的童年都是快乐的,包括那些身处苦难中的孩子。

年少时父亲农闲时在外地做工,回来的时候会带少量的零食。那些食物的味道也打开了我日常生活的窄狭。村子里偶尔来的一个帮将死的老人画像的南方人,他的口音以及他随身携带的绘画工具,都延伸了我对世界的理解。或是某年大雨,临近的省份有受灾的逃荒者,像远道来的亲戚,坐在我们家的院子里帮助我们剥玉米,然后,吃了晚饭,又到邻居家里干活,他们不要钱,帮助干体力活,只求有吃的,他们对贫苦生活的包容能力,教育了我。这所有来自外部世界的世事和面孔,均让我慢慢生出一些去远方的冲动。尽管这冲动生成得突然又模糊,却仍然打破了我的日常生活的节奏。

对远方有了渴望或者想象,这是我思想发生改变的开始。

中学在一个离家十几里的小镇上,住校。大约所食用的东西变化不大,思想发生改变的尺寸并不多。唯一变化的,是分数,是年月的累积以及对青春期孤独感的抵抗。那时正流行交笔友,我有了第一个通信的朋友。一个浙江女孩,仿佛并没有交换过照片。那是一个拍照需要去照相馆的时代,拍照意味着端庄、等待,甚至有一种必须要做的仪式感。和一个远方的青春期少女讨论的内容不外乎读书和理想,离恋爱仿佛还有数百米的距离,不必借用照片来挖掘自己的个人史。那种在书信中相互诉说迷惘的单纯真让人珍惜,仿佛,我们的一生只从上帝那里借到为数不多的储量,过了一段时间,用完,人生便开始进入内心混浊的成熟期。

大学在离家很近的古城,那城市破败、市井,有一股婚后女人泼妇一般在街头骂人的披头散发味道。也果真,大学在闹市区,前后左右有深巷,入进去,会见到打牌的老人,被老婆骂的男人,和一只手拿着尿罐一只手拿着油条的传奇少妇。我那时在课余时间做家教,一个浙江人,他们用让我吃惊的饮食向我展示了一个外地人的特征。我意识到自己在过往的十多年里,一直是饥饿的,我所吃过的食物过于单一、贫乏,所以,这甚至影响到我对世界的判断。这户浙江人用花样繁多的食物,让我对以前的生活方式有了质疑。

我的思想第一次发生了变化,我想留在城市里,甚至是省城或者南方的城市里,我想摆脱饥饿感,它比孤独感来得更持久和热烈。

刚工作的时候在省城周边的一个小县城里,小兽一般,多动,热情。但也不过是在笼子里。我从一开始就觉得我迟早要离开那里。工作也好,生活也好,多是浅薄而激烈的状态。这是我在小县城所养成的生活习惯,这种劣质而自作聪明的习惯,一直伴随了我很久,我怀疑现在仍然会有细部的毒素未被清洗。

真正思想开始变化的时间是我到省城的那一年,我二十二岁,在省城的一个都市村庄租了一间小房子。每天早晨,在一楼排队上厕所的人会相互埋怨和催促。那么恶劣的生存空间催生了人心的变质。我差一点就堕落在那都市村庄的生活环境里,老是偷偷让电表走得快的房东,隔壁职业可疑的女人房间里的叫床声,以及查暂住证的警察,这些因为生存而扭曲了的人性同样会传染给我,我们。

那时经常出差,将生活的孤独感随身带着,扔在不同的城市里。尽管南方的城市普遍有好的空气和美食,但我依然更喜欢居住在北方,因为方向感。在北方,我看着那些南北东西分明的路,我就觉得自己内心里的磁场是工作了的。

有一年,我出差到武汉,发现,这个城市竟然没有方向感,我顿生厌弃,这种磁场失灵的本能如墨水染黑一盆清水,以至于,我对这个城市的其他美好通通忽略。如今想来,是多么狭窄和荒诞。但却真实发生在我身上。我后来又多次去过武汉,从户部巷的吃食开始,一点点深入到这个城市的内部。偏见在熟悉的过程中消失,我打开自己的同时也否定了过去的自己。我庆幸自己有机会再一次来到这个城市,有机会能修正自己的认知。

有时想,我们每一个人都会有这样的偏见,这偏见若是关于生活的细节,那么,还好,我们只是损失了对其他味觉的体验能力,若是这偏见扩大,成为对人的理解和对事物本质的认识,那么,我们便成为一个愚蠢的人,因为自己的偏狭,而拒绝接受普遍验证过的真理。

有时候思想的改变,未必定然是宽阔和正确的。比如利益的诱惑,当我们被赞美,有时候也会被这赞美的掌声牵引着。有很长一段时间,自己并不知道,骄傲且自我满足。我以为自己已经获得成功。我年轻,勤奋,将自己所有的才华都用来换取钱财,并博得生存的宽裕。这一切仿佛都没有错。错的是什么呢,是我的认知,是我对生活的理解。

我所理解的生活在某个细小的部分了岔。这是一个可以深入讨论的话题,事关价值观的转动和对人生重要性事物的排序。一个人如果在物质丰富的路上走得很快,那么,便容易被物质俘获。或者这样的生活对于家人来说,是一件好事。但是,在精神生活的领域呢,物质的丰富差不多意味着,自己个体爱好的空间越来越窄,直至成为一个梦想的背叛者。

这样的人比比皆是,我们不能谴责那些为了生存而抛弃梦想的人。我个人也认为,一个人只有解决了温饱问题之后才有资格谈论梦想。可是,解决温饱问题之后呢,这是一个路口,是我们人生面向的重要时刻。

和物质做抵抗是最为痛苦的人生的选项,这是舍弃,是逆行,是不配合。但,这也是一种冒险。差不多,我们的一生或多或少都会遇到这样的机遇,某个收入很高的工作,或者出租某一段生命去做自己并不喜欢的事,却可以换来物质上的丰富。怎么办?

我给出的答案是,做抵抗者。但有一个前提,是我们还可以过得下去,已经不再饥饿。

这是理想主义的选项,透出反常识的虚假清高。但却会让人在很长时间以后,每忆起这样的抵抗或者说舍弃,都觉得美好,觉得我们曾经努力过,为了个人最为本质的梦。

也有人做了物质的选项,并获得巨大的成功。难道就错了吗?不好评价,如果他因此对自己最心仪的爱好,比如音乐,比如写作,从此失去了热情,天赋在物质获得的过程中被灰尘淹没,那么,我个人觉得是悲伤的。

在世俗生活的评价体系里,他或者是一个成功者,但在我个人的评价体系里,他不过是一个平庸的投降者,是一个被物质俘获的叛徒。

对万物的判断常常是一个轮回,谁也无法自证自己的想法就是绝对正确。这需要和这个世界取交集,也要汲取庸常生活的营养,知道善良,守护爱,遵守规则。

所以,退一步来观察生活和人群,我们会更加宽容,允许成功者自恋,更要理解失败者的努力。成功是一个人的圆满,失败是一个人的尝试。这些都是人生的伴随物,是经历,是以后可以回忆的段落。

轮回是指月圆月缺的变化,是指我们对某件事情由黑白分明到慢慢接受灰色的转变。这个世界早已经超出二元对立的思想维度。同性相爱的事例在数十年前被我们听到,可能觉得荒唐和变态。而现在,我们慢慢尊重,包容,甚至也给予祝福。两性之间的维度正慢慢变得更加宽阔。然而,从不理解,到冷漠地旁观,到尊重,到包容,再到祝福,这和月亮的明灭一样,是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盈缺。

这样的变化也是我的思想史的变化。不仅仅是人性的宽厚增加了,我开始渐渐修正之前的认知,包括前不久的认知。在修正和补充认识这个世界的过程中,我变得陌生,无措,但也渐渐理性和温和。

我所修正的人生观细小的部分停留在日常生活,比如,我开始喜欢早期并不喜欢的食物,生姜、香菜和大葱,这些气味独特的植物,在幼小时曾经伤害过我的胃口。现在,我的胃口的记忆松动,开始喜欢食用它们,并能体会到它们各自独特的味道。我的人生也因为食物选择的品种增加了这几种,而变得多彩了。我开始关注公众的事件,远方的一个人受了伤害,我有了想帮助别人的愿望。这种将自己的内心打开,将自己的命运和别人的命运共同置于这个时代的格局的变化,是我在城市生活多年以后才有的变化。我开始越来越不喜欢大而空洞的说词,开始喜欢细小而确定的承诺。

细小的事情,比如红绿灯,我在很早的时候开始遵守红绿灯。原因是我每天上下班的时候常常坐同事的车,回家的路上,有一个左拐的红绿灯。郁闷的是,当左拐的绿灯亮的时候,斑马线两端的行人和电动车迫不及待地冲到了路中间。我和同事急得摁喇叭,也无效。等到十五秒的左转绿灯结束,行人的三十秒的绿灯亮起,才发现,没有一个行人了。而我们的车子是不可能在行人绿灯时左转。所以,每一次,我们都要等一到两个红绿灯才能过得了这个左转的路口。不坐车的时候,我看到红绿灯便不会再闯,我觉得路上的车子每一辆都是我和同事的车子。而那些麻木地过马路的人仍然存在。我不知道,他们的人生观,何时从麻木的集体无意识中解放,成为一个真正地遵守交通规则的人。

除了日常生活的修正,我的思想史的变化,还有大的历史观的变化,甚至是重大的人生观修订。对民族主义的修正,我从一个狭隘的民族主义分子渐渐转变为一个不要国界的世界主义者。对人权和主权观念的变化,我以前深信国家的主权高于人权,现在,我更看重人本身。我觉得国家存在的前提就是尊重每一个具体的人的权利。

我的思想变化的历史和我在全国各个地方行走有密切的关系,也和我所交往的朋友的观点也在变化有关。我想,我们每一个人的存在和确立都依赖于身边的朋友,亲人,甚至是亲密合作的其他人。我们的变化受制于环境和身边的人,同样我们的变化也会改变身边的人。

当我从郑州迁往海口,我首先被海口的空气启蒙,被海口的云朵启蒙,也被海口的人的生活方式启蒙。海口的空气让我感受到了,深呼吸时,肺里所获取的信息是诗意和远方。海口的云朵则直接打开我对现实生活的无力感,是它们帮助我重新建立了对美的认知,让我知道,云朵也可以当作我们心情的银行账号,心情透支的时候,我们可以抬头看看天,存几朵云彩进入我们的心情账户里,油画一般有艺术感。

我用多年的时间从日常生活的错误或经验里汲取养分,慢慢变成现在的自己。我当然知道,我现在仍然打开着自己的抽屉。我需要更多的常识来填补自己,让我的思考变得有普遍的意义,让我的灵魂更加饱满,更加完善。

我背叛了我自己,同时,我也扩大了我自己,修正了我自己。我喜欢这修正的过程,我喜欢现在的我,多于之前的我。

就是这样。

【评论】

孤单与彷徨背后的心灵质地

文| 杨莉

“在锅膛的门前上方,一般会吊一个陶水壶,那水壶被烟火熏得浑身黑透。……我总觉得,那一只全身被烟火熏烤得黑透的水壶,就是我自己。虽然,在城市里生活了多年,我常常洗不干净自己满身的灰尘……”

赵瑜在散文集《那么孤单 那么彷徨》中如此自况,让我瞬间接通了他成长中历经的那些疼痛与孤单,缄默与煎熬。想来,谁的成长不是经受生活的烟熏火燎与污泥浊水,最后变得尘垢满面,面目斑驳呢。《那么孤单 那么彷徨》是赵瑜对青春往事与既往生活洪流的梳理与回望,是一个人的精神成长史,也是一个作家的心灵史。赵瑜坦呈自己学生时代的生活,青春期的内心成长,在诸多人生转折处思想的幽微嬗变,与众生及人间万物的精神交集。虽是长篇散文,却有着小说般的曲笔与表现空间,身体与精神的浓度和比例也刚刚好。他在叙事中所呈现出的作家内心的宽度与厚度,干湿度与柔软度,令人沉湎。如果,你有兴趣于一个人何以能成为一个作家,这本书也能让你发现秘密,他在作为自序的《我的思想演变史》中交待得尤为深彻。

全书分三部分:生活史,行走史,思想史。生活史,回顾自己几个重要人生阶段。行走史,写给了他陌生感的远方,那些地方给予他眼界的冲撞与内心疆域的拓展。思想史,写他在某些具异质感的空间里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剖析那些特殊的生活切面。他成长中历经的重大内心事件与重要精神变迁,都得到幽深细微的打捞。那些苍茫世事中有光与无光的,残缺与疼痛的,历经内心的沉淀与蕴藉,在时隔多年之后回望过去,都已成为他人生中的原浆酒酿,让我读出许多湿热的感动来。仿佛,又历经了一次精神成长。

高中住校吃食堂,要用麦子换取粮票,星期天离家到校时要在自行车后座绑上一编织袋麦子。乡间的路泥泞崎岖,从家里骑到学校麦子往往要掉落十余次。下雨的时候,麦子被雨淋湿后变得很沉,过坑洼路时,麦子从后座上摔到地上,麦子撒出来很多。“我沮丧地在地上坐了一会儿,一个人扶着车子站起来。然后,蹲在地上,一粒一粒将麦子收进口袋……这场雨淋湿了我整个青春……高中三年,我整整带了三年的麦子,无数次翻车,撒在路上。冬天时的艰辛更是难以描述。时间是怎样一天天翻页,一天天将我推向现在,现在想来都觉得遥远模糊。但,每次忆念起中学时代,我最想念的却仍然是带着麦子在路上的时光,那一路的风雨,让我懂得了生活从来都不是简单的陈述句,它充满了比喻。”他写出了少年开始用稚嫩双肩扛起生活,与生活艰难对峙的那种挫败感与痛感。他没有放任抒情,而只是让人想象,这种生活对予一个人内心的雕刻与塑造。我喜欢他文字的那种戛然而止,与心理留白。这种克制与控制,在写到大学生活那部分同样明显,哪怕是面对层次更为丰富的疼痛与失落。“我相信写情诗的那个我,和日常生活中的我,不是同一个人,因为,他开始变得不自然,甚至因为有了秘密,而开始内心丰富。一首情诗让我开始变得复杂,陌生。……之后,我突然变得深沉起来,我总觉得,我的青春期,在那一首情诗里结束了。”

他笔下的生活史,让我看到一个人的出生地与童年生活背景在他身心所打的不可逆的烙印。家乡玉米糁做成的金黄黏糊、香气弥漫的糊涂,以及玉米糊涂里蕴藏的人事与风情,被他深情书写得让我这种吃大米长大的人感觉,没有吃这种玉米糊涂长大,简直就是重大的人生缺憾与精神损失。而那些质地丰富的诸多孤单与彷徨,一定是很多人无法触摸的伤疤,赵瑜却经由内心的辗转发酵,使它们变成自己身上幽光四射的精神徽记。以致他“渐渐从一个单细胞价值观单一的偏执狂,而变得宽容”。

这本书让我感觉,赵瑜可以和万物交谈,与万物恋爱,深入它们的肌理与秘境。那是一种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齐物精神。是“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敖倪于万物,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处”的深邃情怀。所以,“我常常相信万物都有自己的语言,水流向自己想要抵达的地方,树通过风与另外的树交谈。稻田也是这样,那波浪一样的语言像诗歌一样,每一句都需要我们安静倾听”;所以他看到的西沙,是“在海上,风也是食物的一种。鱼群相互追逐时的气息,被风捕捉到,带给渔民。渔民便会根据风的方向,觅到鱼群正在游走的方向”;所以他能写出十种芒果的十种滋味,深谙它们各自的秘密,“土芒果,就像是埋在土里的一个夏天,慢慢地将阳光和潮湿的心事都浓缩在这小小的身体里。……剥开土芒果的一瞬间,我们看到了海南乡村的美好味道:一种绝不谨慎的甜,和肆意的美好”。看了他书写的十种芒果,我绝望地发现,之前,自己在万物面前完全是既盲又聋又哑,完全浪费了生活的万般滋味。

他观察世界的方式,会让你看到作家有他自己非常突然独立而强大,覆盖世俗的价值观。我很看重一本书能给予我这样的清洗与提升。“每每在公交车上东张西望或者沉默静坐,我都会脱离平常的自己。那是被一些陌生的意象所吸引的结果。我喜欢在公交车上寻找停泊在别人身体里的那个自己,或傲慢,或谦卑,或孤单,或奔波,或快乐,或伤感。……我把公交车当成了我的日常手册,我在一次又一次疲倦不堪的拥挤中发现了自己的勇敢或者孱弱,智慧或者懒惰。”在殡仪馆里呢,“我看到的多是被世俗击打得只剩下平庸表情的人。他们屈服于任何一条戒律,更服从于任何一种价格,他们在小节上讨价还价,却丢失了人生最为丰硕的精神领地。是的,那众多被哀乐包围的面孔,让我联想到屈服、恐惧、庸常和失意。这个特殊的场地,它用一种特殊的背景音乐,画出了众人的精神特质。那么令人悲伤。”

余华说过:“作家的职责是发现。去发现一切可以使语言生辉的事物,无论是健康美丽的肌肤,还是溃烂的伤口,在作家那里都会引起同样的激动。”我在赵瑜的文字里有同样的感受。赵瑜善于打捞那些凡俗庸常的生活中蕴藏的富有文学性的每一个点,他抓住的生活细节都有明心见性、意趣横生的光亮。比如《云彩记》中所写的“洱海传奇”,两个妇女为争两个客人坐自己家的船,奋不顾身的心智大比拼与捉襟见肘的道德感,令人喷饭,又心酸莫名。比之于《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中张大民繁复地比较两家工厂的馄饨时所表现的喜感与痛感,有过之而无不及。《海口三叠》里写到的在胡同门口卖水果的老太太,“我想帮助她一下”,故而“经常光临她”,“但她并不懂得感激,有一次,她故意把价格说得高一些。我想了一下,想转身走,但还是买了。一直到现在,我仍然常常买她的香蕉吃。她呢,每一次看到我来了,便会把价格稍稍提高,她觉得我是一个外地人,不懂得本地的行情。我觉得这样真好,能以这样的方式来帮助一个老人。”——我发现书里有个常用的句型是“这真好”,以及“喜欢……”。这说明了他的生活态度。他总能找到和感受到“这真好”的东西。哪怕,前面所写的明明是一个让人感觉不太好的东西。这反映了一个人的心灵质地。作家自有他独立的精神维度与生活逻辑。这个维度与逻辑,超越庸常,不问世事,有常人难以企及的风景。他的文字表情,那种沉着雍容的叙事态度,常常让我发现有沈从文式的微笑。我相信,他的身体里住着一个沈从文。

散文,可能是最能见证一个人与世界的关系好不好,与自己的相处好不好,以及他的人际怎么样的文体。因为从他的眼光看去,他所看到与感受到的一切都在折射着他的内心。散文如此暴露我们的内心质量。你过得怎样,你让自己感觉好不好,都关乎你的心灵质地。正如赵瑜所说,“真正的生活属于内心。”我在他这本书写孤单与彷徨的书里,却品尝到了他内心晾晒的诸多美味。

说到底,一个好的写作者,不在于他拥有什么样的生活,因为一切都可以成为他的写作资源。不管他在现实中拥有与消费的物质世界是怎样的,在精神世界,他都是不折不扣的富翁,有自己丰饶如海的精神纹理。他能吸收,消融,转化生活给他的每一点好的和坏的,每一枚珍珠与渣滓,不浪费生活带给他的每一点滴。他都会把它们酿成文字的蜜,消解世事,对抗时光。就像赵瑜历经的那些孤单与彷徨,是损毁还是成就了他,全在于他的心力。“我背叛了我自己,同时,我也扩大了我自己,修正了我自己。我喜欢这修正的过程,我喜欢现在的我,多于之前的我。”啊,这真好。

最后我想说,这本书给我的迷幻是:内心,才是一个人身上最性感的器官吧。你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又有什么要紧,重要的,是它被叙述的样子。重要的,是你在内心感受到的它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