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读《创业史》:到惟一丰富的生活源泉中去
原标题:到惟一丰富的生活源泉中去 和人民一道前进——重读《创业史》兼谈柳青的创作道路 上世纪50年代初,在新中国具有巨大历史意义的新的社会创造初启的重要时刻,经过长时间的慎重考虑,柳青决意离开北京,落户长安县皇甫村,遂开启了他创作生涯中至关重要的“长安十四年”。
-
建党百年与当代文学研究
内容提要 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外来文化、党的文化有紧密的联系,文化自信来自深厚的文化积淀。
-
重读《青春之歌》:年轻的鹰或觉醒的火山
1958年1月,杨沫的《青春之歌》初版问世,它是当代文学史上第一部完整、自然地描写学生运动,塑造在党的领导下,革命青年知识分子成长命运的优秀长篇小说。
-
重读《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经验和实践炼成的革命史诗
丁玲的长篇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讲述了一个发生在暖水屯里的“斗地主”故事。
关键词:  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重读经典2021-06-02
-
“生产者的艺术”
在中国共产党的百年文艺工作历程中,“延安文艺”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关键词:  延安文艺2021-05-26
-
毛泽东文艺思想的丰富意蕴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首发于1943年10月19日《解放日报》 毛泽东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相结合,创立了中国化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关键词:  毛泽东文艺思想2021-05-24
-
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百年来,中国文学在党的领导下不断繁荣发展,涌现了许多讴歌党和人民的伟大壮举与光辉事迹的经典之作。
-
百年党史与革命文艺
引 言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2021-05-12
-
党的文艺方针与百年文艺创新实践
建党百年来,中国文学艺术在党的引领下蓬勃发展,为党的事业,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与伟大复兴作出了独特贡献,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
重读《林海雪原》:让英雄主义重焕光彩
电影《林海雪原》(1959)剧照 从《红岩》《红日》《红旗谱》到《保卫延安》,从《青春之歌》《林海雪原》《创业史》到《铁道游击队》,中国现当代文学抒写革命英雄和赓续红色血脉已成为审美惯例与优良传统。
-
抗战文学的叙史考辨
自胡适叙述新文学发生的《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算起,“中国新文学史”“中国现代文学史”的著述数量并不少,但是,“严格的学科意义上的‘中国现当代文学’是在1949年之后才建立。
关键词:  抗战文学2021-04-28
-
抗战文学与革命文艺运动的新路向
20世纪三四十年代正是中华民族奋力抵抗外来侵略者的抗战时期。
-
蒋光慈及其文学创作:“东亚革命的歌者”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的道路,浸润着无数革命者奋斗的汗水和滚烫的热血。
-
路遥《平凡的世界》田福军形象的艺术塑造:社会·历史·人心
2018年,国家授予路遥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称其为“鼓舞亿万农村青年投身改革开放的优秀作家。
-
中国共产党为何诞生在上海
中共一大会址 为了劳苦大众都过上幸福生活 百余年前,许多仁人志士为了改变中华民族积贫积弱的现状,积极奋起,推翻旧势力。
2021-04-14
-
从“论争”到“统一”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
重读《红旗谱》:革命的初心与本心
原标题:革命的初心与本心——《红旗谱》的当代意义 我们一直忧心忡忡,当今中国正不可避免地受到理想信念失落和“精致的利己主义”的干扰。
-
中国共产党与最早的两个现代文学社团
20世纪中国社会的现代转型,是从文化与政治两个层面同时展开的,而且两个层面之间构成相互渗透、相互支援、相互促进的关系。
-
党领导文艺工作的丰功伟绩和基本经验
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了。
2021-03-19
-
文学的革命与革命的文学
事实是,文学革命至少发端于1917年,同年以胡适、陈独秀在《新青年》发表的文章为标志,提出了文学革命的口号,拉开了文学革命的大幕,这比1919年五四运动的发生要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