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网首页

   我们总是太过熟悉于寻常的和美,却很少注意到虚无的和美之下残忍的真相…… 张怡微“家族试验”系列代表作《细民盛宴》将笔墨延伸于日常生活中的普通百姓,于细密的文学触角中窥探隐藏在家庭温情下的阴影。小说主人公袁佳乔历经孩童无从选择的破碎再重组家庭,既有继父,也有继母,不得不去也永远无法自如应对的家庭伦理关系…… 纵使如此艰难,最终人和人之间的情感仍无限哀矜承让,温情似无实又不绝如缕,钩织成一切杂糅世相的底色。自我独白中“家”的意义成为让读者洞见世情甘苦喜悲的情感集合。细民盛宴,也是日复一日的寻常……

曲楠:细民不细,盛宴难盛——《细民盛宴》读后

在主人公与家族生活、“细民”命运角力的过程中,敏感、尖刻与不幸的诸多瞬间,似乎构成了某种恒常性的存在,但作者并没有放弃给这苦闷的记忆打开一个缺口。在小说里,梦境时常光顾冰冷严酷的现实,给予主人公团圆的幻象,而爱也不时释放着动人的暖色……[详细]

时令:含混的世情,阴翳的常态

情感在世间的维度下,可以呈现磐石和芦苇的形态。有人一辈子是磐石的坚硬,有人一辈子是芦苇的易折,有人的感情在一段时间内的确是磐石,可是有一段时间就是芦苇呢?小说在坚硬冰冷的外壳下还潜藏着那些许温情。奶奶对曾轧过姘头的爷爷临终之前的不舍……[详细]

孟学珂:在细处窥探复杂

题目作为对世情小说的描述再合适不过,每个字都有意蕴,每个字都有情感。本书写的是民,凡人,就是描写对象具有普遍性,是生活在上海的两千五百万众人,是生存着的十四亿国人;细,是纤细,是微细,在“民”的面前作修饰词,缩小范围,让它又有了特殊性,是以主人公“我”为中心的,那一小拨,没什么钱,没什么权,不怎么谈情,也不说爱的,为了活着本身而挣扎的细小又平凡的生命。其实它叫“细民”也可以,这群在书中逼真而深刻的形象,不就是“细民”吗?可是反差又来了,“细民”后面跟的是个大词——盛宴。不愧是中国的作者写的中国故事,离不开吃,好像人生的哲理,生活的本质全在吃上了。如同李安在《喜宴》《饮食男女》以饮食作为象征符号一样,“细民”的这道“盛宴”同样代表了中国人的生活特色……[详细]

虎鸽:《细民盛宴》,精心打扮过的哀愁

所以,从审美的角度而言,作品最大的问题是同情心太多,而能做的事情太少,在真实的苦难与想象的美满之间,临渊羡鱼。像“所有的丧失一夜之间又团聚成圆满”(第60页)这样的语言在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中本来不必有,但就像作者说的,“如果能看到世情小说牺牲格调背后的那个意图、同情,那便是更有趣的事”(第198页),似乎一些多余的、被主动宣示的情感就不那么可疑了。这个所谓的“牺牲格调”是令人费解的,直到我们看到作者在“后记”的末尾举出了《新约》的例子,答案才呼之欲出。作者用“此时此地的生命不过是个流泪的幽谷,或只是个过渡”这种甚至根本不像出自《圣经》的话来解释她的感性……[详细]

李辰:于一切琐细中体味残酷,于无所幻想中自救

贯穿整部小说的是限制性的第一人称叙事视角,袁佳乔,也即“我”的自述构成了全书的完整骨架。平凡人世中的平凡人事,这一书写传统在中国悠久的小说历史上自能找到其流脉,尤其在被普遍定义的“家族小说”那里更是特征显著,但怡微并不希望把全景式的大家庭场景用极其客观冷静的解剖医生式写法展现给读者,她更看重个体的主观、感性经验在面对以家庭关系为核心的社会关系时不断开掘并被主人公体认的自我局限。读者在这样的作品里无法确知“我”以外的其他人究竟如何思考,“我”所能最大化的也就只能是基于自家判断的、对于破碎-嵌接原生家庭以及与她有关的家庭成员的后理解,也即意味着小说中的议论主要建立在与事件的发生拉开了时间距离的回溯基础上……[详细]

言忆:盛宴流转中的日常悲喜

在流转的盛宴中,我们度过一生,盛宴仿佛象征着团圆,却往往深藏着别的意义:“‘去吃饭’这件事,已经有了越来越多深层的意义,超过了饭菜本身。生死与年节,也成为了我人生重要的断代,阻隔了一重又一重伤痛,像好了又坏、坏了又好的血痂。”不管是爷爷葬礼的丧宴、父亲二婚的婚宴、与继母一家人尴尬的团圆饭、与男朋友家人的见面饭,还是“我”四不像的婚宴,张怡微将这些盛宴表面的和平一点点拨下来,剩下人情冷暖的真相。然而说到底,那不过也是寻常。我们总是太过熟悉于寻常的和美,却很少注意到虚无的和美之下残忍的真相,可它们一直存在。张怡微《细民盛宴》的成功之处,便是轻轻地将这层虚无揭开,让读者洞见世情的甘苦悲喜,不带什么批驳,也没有任何赞美……[详细]

化城:那么大的局,那么小的情

盛宴易散,大幕卸下,觥筹交错、推杯换盏的热闹终会变成一桌桌凄清的残羹冷炙。这些事关婚丧嫁娶、名为“盛宴”的局帮助袁佳乔完成了生命经验中一次又一次不可或缺的淬炼。她曾经向外费力索取——父母、爱情,现在转由向内自我关照。也终于明白到底人与人的关系总要趋于平淡,家庭生活中哪有那么多的喧嚣可张扬,步步为营、处处惊心,又有何用呢……[详细]

刘欣玥:袁佳乔生命中的八次家宴

令人意外地,张怡微轻轻击碎了了原生/再生家庭陈旧的亲疏框架。她塑造了宽厚的继父,良善的继母,相比于无能的父亲和任性固执的母亲,继父继母更多地象征了人间世事之中,无关乎血缘的亲暖与善意。以至于袁佳乔虽然沉溺在家庭破碎的自怜情绪中难以自拔,却始终对闯入青春的继父继母心怀感激;某种程度上,这种“善意—感激”的互动,甚至比对亲生父母更多。看到恩爱十年如初的母亲和继父的时候,袁佳乔也感到“其实离婚也没有那么可怕,婚外恋也不像电视里那么讨人厌。反倒是结婚太哀凉了,简直像丧礼一样。”(第295页)“在漫长的严酷的岁月里,有时我们和继父继母的照面,未必是最差的一种相遇。”……[详细]

往期专题回顾

往期专题回顾

  中国作家网“新作·锐见”专题致力于推荐当代作家重要新作,发现培养文学评论人才,倾听读者对作家作品的真实评价,欢迎广大读者参与。如果您对张怡微《细民盛宴》有独到见解,请于5月28日前投稿。
  下期我们将推出对弋舟《丙申故事集》的评鉴。如果您感兴趣,请于6月15日前投稿。
  稿件字数在1000—5000字之间,中国作家网将择优发布,优秀稿件提供稿酬。投稿邮箱:zgzjw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