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构新时代文艺评论形象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5年来,我国文艺评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为指导和统领,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不断继承中国传统文艺批评理论优秀资源,积极借鉴近现代西方文艺理论成果,以高远的基准、宏阔的视域、敏锐的视角、精准的研判、深刻的洞察和透彻的诠解,为我国当代文学艺术的发展繁荣拨雾除霭、破冰开路,成为我国文艺事业的重要一翼。
2019-10-28
-
李遇春:“文艺复兴”与中国当代文学的历史重述
摘要: “中国的文艺复兴”作为一种文学史叙述方法或范式在中国当代文学七十年的历史描述中充满了无限的可能性。
2019-10-25
-
耿占春:现代诗的历史修辞
主持语 在汉语诗歌的发展历程中,如何处理诗歌与现实之关系,原本就属于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
2019-10-25
-
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发展的新境界
改革开放以来,当代中国经历了前所未有的伟大变革,实现了跨越性的历史发展,中国人民豪迈地进入了新时代。
2019-10-25
-
把好文艺批评的方向盘
把好文艺批评的方向盘,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对文艺评论工作者提出的殷切期望。
2019-10-25
-
跨界实践:从社会学到文学
在做劳动社会学方面的访谈和问卷30多年之后写小说,这可能是一种不经意的“放逐”,但它真实地触及了学术的生产、传播和消费问题。
2019-10-24
-
构建中国特色语言学话语体系
20世纪以来,西方语言学思想对我国语言学话语产生了强势影响,我国语言学研究逐渐形成了以模仿、借鉴、反思和校正西方理论为主导的研究理念和范式。
-
时代召唤对英雄的深度书写
每个时代都需要英雄榜样的精神力量,时代召唤对英雄的深度书写。
2019-10-23
-
拓展中国文学研究视野
中国现当代文学界思潮澎湃,讨论的核心问题之一就是“如何构建百年来中国文学的观念与版图”。
2019-10-22
-
江永女书的文学价值
关键词:江永女书;文学价值;表现手法 江永女书是一种非常特殊的文字,长期在当地流传,但一直不为外界知晓。
-
熟悉感对美感的消解性
关键词:美感;消解性;心理影响 从审美的角度来看,审美主体越是熟悉审美客体,不但不能增加美感,有时反而能够产生对美感的消解性。
-
推进中国新媒介文艺研究
关键词:新媒介文艺;中国现象;学术价值;社会意义 新媒介文艺指的是依托计算机、网络等数字媒介进行生产、传播、消费,并因此形成自身特性的文艺形态和文艺活动。
-
践行新时代的民间文艺使命
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了重要讲话,与艺术家们深入交流文艺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共商文艺繁荣发展大计。
-
经典作品的意蕴开掘和艺术超越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文艺创作迎来了新的春天,产生了大量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
2019-10-21
-
文化自信是实现创作繁荣的精神砥石与思想引擎
2014年10月15日和2016年11月30日,是两个值得永志不忘的日子。
关键词:  文化自信2019-10-21
-
践行新时代的民间文艺使命
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了重要讲话,与艺术家们深入交流文艺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共商文艺繁荣发展大计。
-
用心用情用功为人民抒写
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精神,伟大的时代呼唤伟大的作品。
2019-10-18
-
唐诗人:解构批评与文学生产
杰弗里·哈特曼在《荒野中的批评》里说:“德里达学派使我们面对着一个本质的问题。
2019-10-17
-
创作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
2014年10月15日,文艺工作座谈会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为文艺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为文艺工作者指明了努力方向。
2019-10-17
-
新华网评:为人民创作 为人民放歌
“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