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里下河文学流派的几个关键词
上世纪80年代初,江苏高邮籍作家汪曾祺复出文坛。
2019-09-23
-
20世纪沂蒙文学
地域文化滋养了文学的特色、风格乃至流派。
-
新中国文学的“百花园”
“慧眼识珠、坚决果敢、精心打磨、精准营销。
-
蕴藏着奋力前行的精神力量
我们这一代人晚于新中国成立十几年出生,在人生已经过去半个多世纪的今天,我们固然没有资格说自己见证了新中国70年以来的文学发展,却可以自豪地宣称,我们这一代人的精神生活得到了新中国文学的充分滋养。
关键词:  新中国文学70年2019-09-18
-
失败与崇高——1980年代以来文学中的失败者形象与失败焦虑
随着中国在20世纪70年代逐步进入全球化时代,文学作品中也不断涌现出一批失败者的形象。
2019-09-12
-
中国古典小说批评:后现代话语危机与叙事伦理的重提
后现代话语出现危机,古典文学批评探索新路径 叙事伦理是解读中国古典小说的关键,却没有得到足够关注。
关键词:  中国古典小说批评2019-09-12
-
新历史主义与文学批评——一种当代条件下的再思考
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若干次思潮中,“新历史主义”是少见的与西方几乎同步开展的文学研究方法论,当然,它也源自国内学界对欧美学术思潮与理论的借鉴。
关键词:  新历史主义2019-09-11
-
七十年来文学对家国情怀书写概观:艺术地描摹时代的情感底色
新中国成立初,《祖国颂》《投入火热的斗争》与《青春之歌》所体现的宏大家国情怀,成了这个时期文学书写的出发点和最后的归宿。
-
新中国70年现实主义小说:现实主义的道路宽广而修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共和国的文学也走过了70年的辉煌历程,70年的小说创作皇皇巨制,产生了很多伟大的作品。
-
绚丽多彩的新时代广西少数民族文学
广西有12个世居民族,包括汉族和11个少数民族,即壮族、瑶族、苗族、侗族、仫佬族、毛南族、回族、京族、彝族、水族、仡佬族。
2019-09-06
-
长篇小说创作70年成就与经验:在广袤的时空中呈现时代感
核心阅读 新中国70年长篇小说创作数量激增,题材宽度和主题深度都得到深入拓展和掘进,艺术表现的边界同样得到极大开拓,长篇小说创作总体上呈现出一条清晰而强劲的发展轨迹。
2019-09-06
-
新中国70年少数民族文学:在全面发展中走向辉煌
少数民族文学与共和国一起走过了70年的辉煌历程。
2019-09-06
-
新中国70年文学出版:长风破浪会有时
接受了“新中国文学出版70年”这个命题作文,却迟迟难以落笔,实在是因为自己一直在纠结文章的落脚点究竟应该在哪里——过程还是结果?从理论上说,过程与结果本不矛盾也难以分开,没有过程就没有结果;但在文学出版领域则未必如此简单,大多数文学出版的结果本身就是文学出版过程的起点。
2019-09-06
-
文学期刊:再塑当代文学史
如果从10年、40年、70年、100年的不同时间跨度来回看中国文学,我们会得到哪些不同的观感和体悟?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我们以《人民文学》《收获》《当代》《十月》《花城》五家中国当代文学史上重要的文学期刊为对象,从多个视角来回看和审视中国当代文学成长的路径和面向。
-
七十年散文创作回眸:关乎人的生活 直指人的心灵
散文走过当代文学七十年历程,虽风雨兼程,却也鲜花满眼,春色如许。
-
创意写作的前世今生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创意写作书系”,现已出版近60种 2010年9月复旦大学首届MFA学生开学典礼,金炳华(左四)、王安忆(左二)、陈思和(右二)、虹影(右一)等作家、学者参加 在大学校园内,像音乐、美术、戏剧、舞蹈等艺术类系科可谓一箭双雕,既有实践技能高强度的训练,又有学理上的深入探讨,而且前者的分量大大超过后者。
关键词:  创意写作2019-09-02
-
新中国70年农村题材小说:生活与创作双重演进的时代缩影
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的小说创作领域,农村题材既出精品力作,又出文学大家,无疑是当代文学中处于主流地位的一个重要方面。
-
整合与创新:中国文学人类学研究七十年
摘要:与在西方学界不同,在中国,文学人类学呈现出独有的蓬勃发展景象:它孕育于新文化运动时期、萌发于新时期文艺学的复兴、在新时期比较文学的学科建制中成型。
-
重构的版图——世界文学视野下的中国少数民族文学
内容提要 世界文学是目前比较文学学科的前沿议题,也给原本在国别文学框架内讨论的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开辟了新的学术空间。
-
文艺与政治、经济、技术:七十年文论问题域的演进
摘要:在新中国文论70年的发展进程中,先后出现三大问题域:在前30年“文艺与政治关系问题域”及其延伸中,意识形态性与非意识形态性都得到强调;改革开放以来,在市场经济框架下,经济开始直接影响文艺生产,“文艺与经济(市场)关系问题域”逐步凸显,文艺生产方式的生产性与非生产性得到重视;21世纪以来,极速发展的互联网以及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对文艺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文艺与技术(机器)关系问题域”开始呈现,文艺生产的主体性与非主体性关系问题凸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