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 创意写作的前世今生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创意写作书系”,现已出版近60种 2010年9月复旦大学首届MFA学生开学典礼,金炳华(左四)、王安忆(左二)、陈思和(右二)、虹影(右一)等作家、学者参加 在大学校园内,像音乐、美术、戏剧、舞蹈等艺术类系科可谓一箭双雕,既有实践技能高强度的训练,又有学理上的深入探讨,而且前者的分量大大超过后者。

    关键词:  创意写作2019-09-02

  • 新中国70年农村题材小说:生活与创作双重演进的时代缩影

      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的小说创作领域,农村题材既出精品力作,又出文学大家,无疑是当代文学中处于主流地位的一个重要方面。

    关键词:  70农村时代2019-09-02

  • 整合与创新:中国文学人类学研究七十年

      摘要:与在西方学界不同,在中国,文学人类学呈现出独有的蓬勃发展景象:它孕育于新文化运动时期、萌发于新时期文艺学的复兴、在新时期比较文学的学科建制中成型。

    关键词:  文学人类学七十年2019-08-30

  • 重构的版图——世界文学视野下的中国少数民族文学

      内容提要 世界文学是目前比较文学学科的前沿议题,也给原本在国别文学框架内讨论的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开辟了新的学术空间。

    关键词:  少数民族文学世界文学版图重构2019-08-29

  • 文艺与政治、经济、技术:七十年文论问题域的演进

      摘要:在新中国文论70年的发展进程中,先后出现三大问题域:在前30年“文艺与政治关系问题域”及其延伸中,意识形态性与非意识形态性都得到强调;改革开放以来,在市场经济框架下,经济开始直接影响文艺生产,“文艺与经济(市场)关系问题域”逐步凸显,文艺生产方式的生产性与非生产性得到重视;21世纪以来,极速发展的互联网以及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对文艺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文艺与技术(机器)关系问题域”开始呈现,文艺生产的主体性与非主体性关系问题凸显出来。

    关键词:  七十年文论演进2019-08-29

  • 坚守现实主义 抒写家国情怀

      20世纪60年代出生的中国诗人(以下简称“60年代出生诗人”)是中国当代诗坛上的重要创作群体,主要代表人物有黑枣、安琪、江一郎、雷平阳、格式、中岛、阿华、西渡、寒烟、潘洗尘等人。

    关键词:  诗人1960家国2019-08-28

  • 新中国70年通俗文学:市场需求与人文关怀的融合

      中国现代通俗文学起步于清末民初的“小说界革命”。

    关键词:  70年通俗文学2019-08-28

  • 当代文学海外传播发生巨变

      文学是一个时代记录者,也是最为喜闻乐见的传播者。

    关键词:  海外传播中国文学70年2019-08-26

  • 沉雄而瑰丽的爱国主义旋律

      70年筚路蓝缕,从新中国成立到走进新时代,广大文艺工作者以人民为中心,与时代同行,创作出一批又一批脍炙人口的优秀文艺作品,塑造了一批又一批经典艺术形象,充分发挥文学艺术引领风尚、培根铸魂的作用,不断推动我国文艺事业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弘扬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为实现国家富强、社会进步、人民幸福作出了重要贡献。

    关键词:  散文爱国2019-08-23

  • 道艺统一 褒优贬劣

      想起了恩师钟惦棐 《中国文艺评论》编辑部约我对新中国文艺评论70年写篇纪念文章,这任务重要且光荣。

    关键词:  文艺评论仲呈祥2019-08-20

  • 新中国70年农村题材/新乡土文学:本土叙事与中国文学的经验形式

      新中国70年来的文学,乡村中国一直是最重要的叙述对象。

    关键词:  孟繁华农村题材乡土文学2019-08-16

  • 写出时代的美与精神高度

      散文是非常贴近作者和读者的文体,影响着人们精神生活 中国当代文学70年,散文成就是其中重要篇章。

    关键词:  时代美学高度散文2019-08-16

  • 新人形象与时代影像

      回顾70年的文学创作尤其是小说创作,出于不同时期的经典作品衔尾相随,构成了经典作品川流不息的流动长河;而那些独特而典型的人物形象簇拥而来,也构成了人物形象交相辉映的艺术长廊。

    关键词:  人物形象现实题材小说创作70年2019-08-15

  • 新中国70年报告文学创作:中国文学新隆起的山峦

      文化传承、文学发展,总是伴随着社会历史发展进程而不断发生成长的。

    关键词:  报告文学70年山峦2019-08-14

  • 与时代共进步 与人民同呼吸

      翻开中国当代文学的篇章,我们表现新中国各个时期的历史图谱,谱写时代洪流中广大人民的动人心曲,记录社会生活的日新月异 中国文学在70年发展历程中,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放在心里,写在笔端,用生动故事讲述人民命运,用鲜活文字刻画人民形象,鼓舞人民前进 中国文学队伍建设成就斐然,老一代作家笔耕不辍、佳作不断,新生代作家逐渐成为文坛中坚,少数民族作家队伍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网络作家等新兴文学创作群体迅速涌现,中国文学的基础愈发牢固、土壤更加深厚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文学走过难忘的发展之路,取得辉煌成就。

    关键词:  70年新时代中国文学2019-08-13

  • 语言生活书写时代编年史

      新中国七十华诞正在向我们走来。

    关键词:  语言生活编年史时代2019-08-10

  • 逐梦70年 展现鲜活生动的社会历史画卷

      核心阅读 报告文学可以领时代风气,根本原因在于时代需要;读者关注报告文学,因为认识和理解社会现实是强烈的阅读需求 题材内容社会性、作家理性精神和能力、史志品质是报告文学核心优势,也是其发挥文学鼓与呼力量的重要凭借 始终坚定地和时代现实相互呼应、同频共振,将关注目光集中到社会大事和焦点上,报告文学才能扎根生活大地、沟通万千读者 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文学的发展,一个既引人关注又让人振奋的重要成果,就是报告文学这一文体的成长成熟以及它所贡献的丰硕佳作。

    关键词:  报告文学新时代核心价值2019-08-09

  • 传播学视野下的中国当代文学70年世界影响

      如何评价一部作品的影响,如何评价一个作家的创作,如何评价一个时代的文学?在100多年来与西方文化的对话中,在21世纪日新月异的信息传播技术与媒介的发展过程里,博大精深的中国文论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深入拓展空间。

    2019-08-09

  • 通古今之变 成新铸之体

      在古今中外文学史上,历史一直是一个很重要的文学资源。

    关键词:  新中国70年历史小说现代历史文学2019-08-07

  • 军旅文学理论与批评70年:筚路蓝缕的守正开拓之路

      内容提要 综观当代军旅文学史,“前17年”的军旅文学批评乏善可陈,这是时代的政治背景及诸多原因所造成的,到了20世纪80年代军旅文学批评曾一度崛起与繁荣,与创作形成两只同时滚动的轮子,一起构造了军旅文学创作与批评的蜜月期,但好景不长,到了20世纪90年代,伴随着文学语境的突变,军旅文学批评再度式微。

    2019-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