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军旅文学:砥砺前行 持续发力
刚刚过去的2019年,在深化军改动态过程中的军旅作家们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坚守阵地,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时代背景下,奉献出了不少精品力作。
-
2019年短篇小说创作巡礼:走向叙事的不确定性
现代小说的主要特征之一,就是反对过度明确的中心意义,排斥各种主体观念对叙事的强制性介入。
-
2019年理论评论综述:面向未来的反思与创建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也是五四运动100周年。
-
词语无边界——诗人冯晏作品研讨会综述
“中国当代优秀诗人专题研讨会”第一期暨冯晏诗歌创作研讨会于1月12日在广东省肇庆市鼎湖区举行,本次活动由中国人民大学文艺思潮研究所和《作家》杂志联合主办。
-
2019年报告文学:时间的年轮
在文学的丛林中,报告文学的根深扎着大地,长得枝繁叶茂,挺拔高耸。
-
2019河北散文扫描:为时代、文学和个体情感代言
作为游弋于叙事和抒情之间一种博采众长的兼性文体,散文一直因为自由而茁壮——直到今天,当小说因为技术和资本而面临被产业化的危机,诗歌受到社会心理影响而易被情绪裹胁时,散文依然故我。
-
李美皆:七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中国2019年的大事,为此,《民族文学》特设全年主题专栏,并推出第九期、第十期两个专号。
2020-01-16
-
张柱林:当代中国故事的多重想象空间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或中国的现代化伟业也进入了一个关键的时刻。
2020-01-15
-
李林荣:寻根言说的三重取向
一 优秀的文学杂志都有自己的个性魅力。
2020-01-15
-
霍俊明:“少即是多”:作为可能性的少数民族诗歌
当代中国曾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少数民族诗人,他们完成了对个体、族类和时代以及历史的多重命名和诗性发现。
-
2019年中短篇小说:成为“无处不在的普通人”
2019年岁末,本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之一的波兰女作家奥尔加·托卡尔丘克题为《温柔的叙述者》的获奖演说在全球广为传播,演说对于何谓“文学的经验”、第一人称叙事的意义,以及如何在信息超载的当下重新理解小说的“故事性”和“寓言性”,皆给出了精彩的阐述。
-
情感深度与小说的新主题——2019年长篇小说的新变
讨论每一年的长篇小说,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
2019年长篇小说:人物·思想·城市
2019年对长篇小说而言是很重要的年份,第十届茅盾文学奖就在这一年评选,最终评出了《人世间》等5部作品。
-
2019河北小说创作:以笔为镐,掘入生活更深处
2019年,河北小说创作数量大,佳作多,风格多样化,现实主义为其主流。
-
2019年中国散文的亮色:以小视点传递时代足音
与20世纪90年代的“散文热”相比,21世纪近20年的散文显得比较冷静和平淡,但在找回本性的同时,也在慢慢积蓄力量,质量水平、境界品位都得到不断提升。
-
海南文学:多元开放新格局
中国文化素分南北。
2020-01-09
-
2019年中国散文的亮色:以小视点传递时代足音
与20世纪90年代的“散文热”相比,21世纪近20年的散文显得比较冷静和平淡,但在找回本性的同时,也在慢慢积蓄力量,质量水平、境界品位都得到不断提升。
2020-01-08
-
2019年文学现场的个人观察:从当代生活现场寻找诗意
【雕刻民族奋进灵魂 铭记时代前行步伐——二〇一九我们的文艺·文学篇】 当我们回望和观察刚刚过去的2019年的文学发展时,心中会涌起诸般非同凡响的感觉。
-
漫谈自然文学:自然与心灵的交融
自然文学的渊源 自然文学(Nature Writing)不同于西方文学史上的自然主义(Naturalism)。
2020-01-07
-
新中国文学70年:人民性的生动展示
中国文学史中最早的诗歌《击壤歌》,极为生动凝练地表现了上古时期人民的生活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