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赣鄱地域叙事的故事密码与时代回响
2024年江西长篇小说创作,带有强烈的赣鄱地理环境色彩及文化特征。
2025-09-01
-
中国艺术研究院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学术研讨会发言摘编
01 在胜利与和平的旗帜下——抗战文艺的历史实践、发展演变及文明价值 鲁太光 中国艺术研究院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抗战文艺是中国现代文艺史上一个重要的文艺类型,内容十分丰富。
2025-08-31
-
雪域文华六十载——西藏当代文学的发展与繁荣
在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之际,回望这片雪域高原的文学发展之路,我们看到了一幅用文字编织的绚烂画卷。
2025-08-22
-
守护精神世界的温度与诗意
5月以来,许多成熟作家携新作重返创作现场,青年写作者亦以锐利的笔触介入现实。
2025-08-13
-
文学如何书写现代化进程下的城乡图景
中国社会的现代化发展不仅显著改善了我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其引发的结构性变革也深度渗透至文化生态与个体精神层面。
2025-08-11
-
为新时代交上令人欣喜的文学答卷——“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阶段性成果综述
20世纪50年代,在北京工作的作家周立波回到家乡湖南益阳,扎根乡村体验生活,创作了长篇小说《山乡巨变》。
2025-07-23
-
受伤的鸟兽在说什么?
想象力是重建联结的能力,是将分散的事物聚集在一起的能力。
2025-07-22
-
点亮守望相依的灯塔
当人工智能开始介入诗歌写作,诗人们在迷茫中坚守文学的领地,将笔触深入到人类最深沉而细微的情感,以丰富的情感体验在技术理性的冲击中寻求突围。
2025-07-16
-
新时代农村题材文学创作的历史站位与辩证之思
2024年7月27日,由中国作家协会指导,中国作家出版集团、湖南省作家协会、中南大学联合主办,中国作家协会新时代文学研究中心(中南大学)、中南大学人文学院承办的“新时代文学论坛:新时代农村题材创作的传统、发展与实践”在湖南长沙举行。
2025-07-07
-
构建世界普惠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2024年度文艺学前沿问题研究述要
摘 要 2024年度的文艺学研究立足新时代语境,自觉运用跨文化、跨学科的方法,在马克思主义文论、文学基础理论、中国古代文论、西方文论、中西美学、人工智能文学等论域精耕细作,取得了一些不俗的理论成果。
2025-06-24
-
挑战与突围——论中国新世纪非虚构写作
新世纪以来的中国非虚构写作可谓异军突起,备受关注。
2025-06-24
-
以数字化全景展示新时代文学壮阔气象
编者按: 2025年6月18日至22日,第三十一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BIBF)在京举办。
2025-06-23
-
代际书写中的寻找与超越
代际书写是文学作品中最重要的母题之一。
2025-06-20
-
浙江文脉的新时代表达
2022年以来,浙江文学界锐意进取,奋发创新,以“知浙江、为浙江、兴浙江”的文化自觉,聚焦“千万工程”“共同富裕”等重大主题,生动展现之江大地在“八八战略”指引下发生的精彩蝶变,奋力书写新时代精彩华章。
2025-06-16
-
当每个“她”都蘸取月光,将拼凑出完整的银河
进入21世纪以来,女性诗歌既继承了新时期以来女性诗歌的部分特质,又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出现了一些新的形态。
2025-06-16
-
新时代抗战题材长篇小说:从“有限的战争”走向“无限的文学”
在“世界文学”的谱系里,围绕第二次世界大战历史展开的叙事与想象始终是一个充满矛盾的复杂存在,当然,也是诸多经典作家作品矗立之所在。
2025-06-05
-
在广大与精微之间发力——2024年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综述
文学批评可以做得很大,大到描绘和分析十年、百年的文学样貌和精神特质,这样的批评纵横捭阖、气势恢宏,但也可能大而无当、虚空高蹈。
2025-05-29
-
“一切都是稍纵即逝的追寻”
如果让AI为身处2025开年时段的人们绘制一幅自画像,它也许会画出一个紧锁眉头、好像正在找东西的人:不过,这个人所寻找的显然不是某件物什,而是自我存在的独特意义。
2025-05-29
-
“各师成心,其异如面”——2024年江苏诗歌创作综述
江苏诗人于2024年取得丰硕成果。
2025-05-26
-
眺望远航的灯塔
近期扫描的新刊中,作家以笔为灯塔,在代际更迭与历史回响中,打捞文化基因的韧性。
2025-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