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 直面民族的伤痛屈辱

      前不久上映的影片《大寒》改编自慰安妇幸存者的真实经历,讲述了一个叫崔大妮的女人被征慰安妇后近八十年的苦涩人生。

    2018-03-29

  • 冰川科普摄影展:关注日渐消失的人间净土

      “谁记得我们新疆有多少条冰川?” 面对参观的人群,讲解员阿依帕提曼·阿布力米提问道。

    2018-03-29

  • 一条东方视觉铸造的诗性之路

      国美春秋—清明 许江、孙景刚、邬大勇 暖 冬 尉晓榕 1945年教育部令国立艺专全体复员杭州文件,并设杭州为永久校址。

    2018-03-29

  • 外国“水团”,乱花如何不迷眼

      近年来,国外交响乐团来华演出日益增多。

    2018-03-29

  • 沧海横流——评尹沧海国画

      疏柳寒烟图 尹沧海 尹沧海是近年涌现的颇具国画功力与个人独特面貌的中国画家,他的学习途径与成功道路发人深省,值得深思。

    2018-03-28

  • 观众需要在荧屏上看到什么样的女性?

      《迷雾》给女性电视剧在生存空间上拓展了思路。

    2018-03-28

  • 没拿到口碑上的“最佳影片”

      头顶刚刚摘得“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这个巨大光环,《水形物语》注定是一部还未上映就被观众们寄予厚望的作品。

    2018-03-28

  • 中国需要什么样的小镇戏剧节?

      今年,当乌镇戏剧节走过5个年头,与它相距200公里、同处浙江的嵊州,又一个与小镇理念结合的戏剧项目正在建设,并且干脆命名为“越剧小镇”。

    2018-03-27

  • “流行未必经典,经典一定流行”

      首席美编/黄欣 “声为乐体,诗为乐心。

    2018-03-27

  • 举轻若重绣青铜

      邬建美湘绣作品《四羊方尊》 在中国语言文化里,绣花针一直是轻与巧的象征。

    2018-03-27

  • 守住生命的深井

      面对同质化越来越严重的现代生活“模板”,作家要守住一口属于自己的生命深井。

    2018-03-27

  • 中国设计更应凸显中国文化自信

      伴随着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来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设计也走过了四十年的历程。

    2018-03-26

  • 繁荣文艺精品创作 助力文化强国建设

      在刚刚结束的全国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为人民过上美好生活提供丰富精神食粮”“繁荣文艺创作”“凝聚起实现民族复兴的磅礴精神力量”的重要内容,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和人民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力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坚强决心。

    2018-03-26

  • 追忆启功先生

      启功 启功骆芃芃为启功刻过的一些常用印章 我说我刻得不好,他却笑呵呵地说:“好啊,好啊,真是好,我喜欢。

    2018-03-26

  • 致敬品质 致敬初心

      不谈收视,只言品质;深挖演技背后的故事,拒绝浅薄的明星八卦——近日举行的“剧耀东方·2018电视剧品质盛典”,做出了如是选择。

    2018-03-26

  • 连环画 大学问 大画家——《小人书大人物——中国连环画大家群英谱》序

      山乡巨变(连环画) 贺友直 风暴(连环画) 费声福 闹天宫(连环画) 刘继卣 连环画,俗称“小人书”,图文并茂,价廉物美,为20世纪几代人喜闻乐见,广为流传于乡间街肆、学舍邻里,是融合了娱乐、教育功能的普及性文化读本。

    2018-03-26

  • 再识“悲鸿精神”

      新年伊始,“民族与时代——徐悲鸿主题创作大展”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一时成为观展热点。

    2018-03-25

  • 朱墨春山皆心语

      秋入人家(中国画) 徐里 马勒交响曲系列之三(中国画) 李庚 南方韵情(综合材料) 唐承华 3月18日, “朱墨春山皆心语——徐里、李庚、唐承华三人展”开幕式在北京慧和天语艺术空间举行。

    2018-03-23

  • 网络文艺评论重“网感”更要重“美感”

      如果重“网感”轻“美感”甚至以“网感”取消“美感”,评论就会陷入以点击率论成败、以市场份额论英雄、以“点赞”“吐槽”论优劣、以“打赏”论价值的误区 刚刚过去的2017年,被视为网络文艺回归理性、走向规范的分水岭。

    2018-03-23

  • 创造当代中国的黄钟大吕

      要用中国音乐的母语写出老百姓喜欢的音乐,同时对外讲好中国故事 今天这个年纪再看父亲的画,既感动又亲切。

    2018-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