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文化海外传播的新载体
边讲话,边做着手势,眼睛中充满对脚下这个东方国家的好奇,来自意大利马切拉塔大学的学生朱丽亚·马尔凯蒂第一次来到中国,她十分兴奋。
2018-04-20
-
他们相信每个人的价值,相信人类有未来
詹姆斯·卡梅隆潜入海底探险的好奇心,是他创造新银幕现实的最重要力量。
2018-04-19
-
让民族复兴的征程充满英雄气魄
“聪明秀出,谓之英;胆力过人,谓之雄。
2018-04-19
-
田汉精神依然激励我们前行
2018年是田汉诞生120周年和逝世50周年。
2018-04-19
-
文化馆专业干部应成为群众文艺的领头雁
文化馆专业干部能够在文学艺术创作中成绩卓著,或在公共文化理论研究方面卓有成效,都不是容易的事情。
2018-04-19
-
短视频不能短视线
最近,有关部门针对低俗网络视听产品打出“组合拳”。
2018-04-19
-
新供求关系正改变中国电影市场格局
2017年,中国电影票房559.1亿元,与2016年相比增长近20%,这样的好成绩打消了人们对于“中国电影业拐点将至”的担忧。
2018-04-19
-
艺术衍生品背后的版权隐忧
故宫博物院推出的“俏格格娃娃”。
2018-04-18
-
坚守初心 诚外无物
急功近利的创作,和真正的艺术南辕北辙。
2018-04-18
-
气墨灵象:艺术新理论的建构与超越
理论的价值在于解释现象、理解规律和预测趋势。
2018-04-18
-
“时下教育,重视方法而忽略了智慧”
创意之于现代社会发展已不可或缺,在艺术领域之外,如何运用创意思维学习、工作乃至生活,成为许多人所关切的议题。
2018-04-17
-
青年审美文化焕新传统艺术
新兴娱乐样式和传媒正在将传统艺术和年轻人的时尚连接起来,年轻人都爱美,对他们来说,传统文化不仅并不老旧过时,而且还具有不可取代的魅力。
2018-04-17
-
国乐新魅力:古今融合的创新与想象
“梅兰竹菊”国乐专场中,戴亚与李乐吹奏《胡旋舞》 胡蕾 摄 说起二胡独奏,人们脑海里可能会出现一连串现当代经典作品:《良宵》 《二泉映月》 《赛马》 《江河水》 《万马奔腾》 ……但听了日前在深圳音乐厅上演的“梅兰竹菊”国乐专场音乐会后,对二胡作品的大众印象,可能会被颠覆。
2018-04-16
-
弘扬马派经典创新继续前行
京剧《胭脂宝褶》剧照 近来,在国家大剧院戏剧场连续数日上演的京剧传统名剧受到首都广大戏迷的欢迎。
2018-04-16
-
艺术在未来,依然要“现实+”
“今天的艺术教育正史无前例地接近和站在全球境域与本土关怀的共生格局的中心,接近和站在传统艺术与新媒体艺术共生格局的中心,接近和站在严肃人文关怀和时尚娱乐潮流共生格局的中心。
2018-04-16
-
如何认识让文物“活”起来
“活”是让文物从沉睡中苏醒过来 在“互联网+”的时代,如何让文物“活”起来的问题,现在很多文博单位对其认识有些偏差。
2018-04-16
-
从时代发展看艺术流变
莫奈、毕加索、马蒂斯……名家名作荟萃,如何让观众超越浮光掠影的观展方式?如何让不熟悉西方艺术的观众理解抽象艺术?如何还原哈维尔、塞翁等艺术大师应有的历史地位?综合类城市博物馆应该怎样呈现具有自身特色的艺术展?带着这些思考,成都博物馆与法国圣埃蒂安大都会现当代艺术博物馆合作,于2017年9月27日至12月15日成功举办了“现代之路——法国现当代绘画艺术展”,吸引观众53万人次,被法国媒体誉为“在中国参观人数最多的法国展”。
2018-04-16
-
全媒体语境下的文艺评论如何顺势而为
全媒体时代媒介形态的多样化对文艺评论的直接性、快捷性、互动性、跨媒介性提出了更高要求。
2018-04-16
-
以“升学问题”折射社会万象
印度电影《起跑线》海报 正在院线热映的印度电影《起跑线》在社交媒体与网络舆论上都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喜剧基调使全片笑料频出、谐趣横生,片中印度夫妇为孩子进入名校而绞尽脑汁、煞费苦心,大多数观众因看到他们与当下中国父母(尤其是居住在一线大城市的父母)育儿心理的高度一致性而感到兴奋。
2018-04-14
-
新时代语境下,歌曲创作需“解锁”新课题
“没有料到这次座谈会的阵容如此强大。
2018-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