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小说 >> 重点推荐 >> 正文

湘西秘史(第二部)(30)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02月04日15:55 来源:中国作家网 李怀荪

  雪仍然在下着,寒气逼人。灵芝将刘金莲带到内房,坐到火箱上,再盖上絮被。二人促膝长谈。刘金莲不吃不喝,灵芝也陪她不吃不喝。刘金莲对灵芝产生了非常好的印象。做儿媳的,能和这样的婆婆相处,哪怕是喝凉水过日子也心甘情愿!善良的老人显然是出于无奈,才这样将她拒之于门外。她突然天真地说:“进到这屋里,我是娘也叫了,爹也喊了,说什么我也不走了。你们不肯接纳我做儿媳,我给你们做女儿总可以吧!”

  “小姐,你快莫这样说。”灵芝连连摆手道,“你是千金之体,怎么能给我们这样的贫贱之家做女儿。”

  “怎么不成?我哥哥从小就过继给一个叫花头,他的小名就叫作叫花子。”

  “那是取叫花子的命贱,伢儿好盘养。”灵芝说,“你说给我们做女儿,事情也不是那么简单的。你得先回到家里征得爹娘的同意。爹娘把你养到那么大,一下子就成为别人的女儿了,若是告到官府,我这小门小户可吃不消啊!”

  “你们留也好,不留也好,反正我是不回浦阳镇了。”刘金莲可怜巴巴地说。

  “小姐,有句山歌是这样唱的:‘沙滩不是栽花地,禾坪不是跑马场。’麻家寨的吊脚楼,不是你久留之地。”灵芝说着,抓住了刘金莲细腻的小手,慢慢细细地搓揉着,接着又说:“不瞒你说,大喜的爹已经去浦阳镇见刘老爷了。告诉他,你到我家来的事没有任何外人知晓。今天夜里,他们会来接你回家。明天是你大喜的日子。你就要坐上花轿,去到你的婆家张家窨子了。”

  “不!今晚我不回家!就是死,我也绝不进张家窨子的门,也绝不嫁给张家的那个人!”刘金莲说着,充满恐惧地将双手从灵芝粗糙的手掌中抽回。

  灵芝复又将刘金莲的双手抓住,她说:“小姐,今晚你必须回家,明天你必须做张家的新娘!”

  “为什么?”刘金莲瞪大两眼问灵芝。

  “不为别的,就为了你的爹娘。”

  “为了我的爹娘?”

  灵芝说:“是的,就是为了你的爹娘。你想想,你娘十月怀胎生下你,容易吗?你爹终朝辛苦兴家创业,容易吗?你作为爹娘疼爱的女儿,难道就不该设身处地为爹娘着想?浦阳镇上,有多少眼睛在看着刘家窨子。镇上的人要是晓得你在花轿上门之前,突然间不见了,会有多少人指着刘家窨子说长道短!你爹娘的老脸往哪里放?他们日后在镇上怎么做人?”

  “呜!呜!”听了灵芝的这番话,刘金莲哭得更伤心了。她的眼泪,不再只是为自己而流,而是想到了爹娘。她再一次将双手从灵芝的掌中抽回,反过来将灵芝的双手抓住了。

  灵芝继续说道:“小姐,人在世上,生死由命,富贵在天。你去张家,是老天爷早就排定了的。人活着不能只是图自己的荣华富贵、快乐逍遥,更要想到报爹娘的深恩。高腔戏的《香山》想你也看过,那得道的观音菩萨,当初就是为了报爹娘的深恩才削发当了尼姑的。为了爹娘,哪怕是下地狱,你也必须嫁到张家去。乖乖地坐上花轿去张家,就是你对爹娘最好的报答!”

  刘金莲没有再说什么,只是长长地叹着气,默默地落着泪……

  刘家窨子里,刘金莲出走麻家寨的事情,被瞒得铁紧。伍秀玲时不时从刘金莲的闺房里走出走进,就好像是她一直在陪伴着小姑。

  浦阳镇的居民多是汉族商贾,周边却多是苗人居住的村寨。浦阳镇上的婚俗,既有汉人沿袭的周公之礼,也融入了当地苗人的习俗。清早,张家送来了彩礼和酒水。金银首饰,绫罗绸缎,更是琳琅满目。按照规矩,接亲这天女家宴请宾客的酒水,都由男方提供。张家送来的酒水很是丰富,鸡鸭鱼肉,应有尽有,还有特意着人到汉口采办回来的海参和鱿鱼。

  刘昌杰嫁女,惊动了三亲六眷,还有镇上的军政士绅、商贾邻里。从中午开始直到入夜,一顶顶篷轿,一抬抬贺礼,冒着大雪从四面八方来到了刘家窨子。主人刘昌杰表面上喜笑颜开,内心里却是心急火燎。宴会的主角此刻还并不在这幢窨子屋里。客人的篷轿一顶一顶往屋里抬,摆满了廊檐,摆满了天井。他突然发现了一座空着的篷轿,轿夫放下轿子,只是说:客人已经下轿了。刘昌杰心里明白,一切都在按照他的安排进行着。他的女儿在窨子屋的后门下了轿子,而且已经上了阁楼,绕过回廊去到了她的闺房之中。果不其然,夫人刘邬氏来到他的跟前,轻轻在他耳边说了声:“已经回来了!”

  “晓得了。”刘昌杰轻声回答。

  刘家的一场危机,就这样得到化解。刘家窨子的嫁女酒按时开席。面对着满堂宾客,刘金莲纵有天大的委屈也是身不由己了。她在哥哥、嫂嫂的陪同之下,挨着桌子去向宾客们敬酒,收受宾客们打发的利市。酒宴散了,厅堂里又摆起了离娘饭的宴席。离娘饭是女儿出阁之前在娘家吃的最后一顿饭,是新娘以女儿身份与家人的最后团聚。离娘饭宴席的桌子下,摆着一口量谷米的大木斗,斗上放着一个竹筛。开席时,哥哥刘金山将刘金莲从闺房中背到酒宴的上席落座。刘金莲的双脚不可沾地,只能搁在桌子下的竹筛上。这是来自苗乡的习俗。苗人视竹筛为吉祥之物,筛子筛去的是糠秕,留下的是谷米。也就是筛去的是邪秽,留下的是吉祥。姑娘纵有这样不妥、那样不是,也要让她干干净净地去到婆家。不知何时,这种苗乡的习俗也为镇上的汉族客民所采纳。开宴时,上座刘金莲的两边,左边父亲、右边母亲相陪。下首则有哥、嫂和小侄儿对坐。酒宴极其丰盛。而通常的情形是,女儿与家人依依惜别,纵有珍馐美味,也是谁都吃不下去的,最多是每样菜稍尝一点。刘金莲的离娘饭有特定的情境。她出于万不得已,刚刚从出走的麻家寨回来。她的心态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调整,她还没有真正进入到做新娘的感觉和氛围。或许是她意识到,自己给爹娘、哥嫂增添了太多的烦恼,感到愧疚与不安;或许是她仍在为前途渺茫的婚姻,感到忧虑与恐惧。从落座那一刻起,她便泪流不止。她流着泪向爹娘敬酒,流着泪向哥嫂敬酒,流着泪自个儿喝下一杯杯米酒。爹娘流泪了,哥嫂流泪了,连围观的人们也流泪了。然而,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懂得这泪水的全部内涵。

  吃过离娘饭已经是半夜时分。风住了,雪停了,从天井抬头望去,天上还出现了星星。这时,一个额门上塌印着火罐疤的女人,出现在桌席之前,连连说道:“恭喜呀!恭喜!刚才我到天井看了看,才正下着大雪,可遇上小姐的良辰吉日,老天爷就吉星高照了。明天呐,是个大晴天哩!”

  “俏婆!承你的贵言。”刘邬氏说,“又要让你劳神费心了。”

  俏婆是浦阳镇上有名的媒婆,四十多岁,从年轻的时候起就在浦阳一带做媒。她的额门上,永远塌印着一个紫色的火罐疤。事实上,张刘两家当初结下娃娃亲,是两家大人的决定,并非俏婆的撮合。然而“天上无云不下雨,地下无媒不成亲”,男婚女嫁媒人是必不可少的。人们便将类似俏婆这样做现成媒人的情形,称为“现媒”。张刘联姻俏婆虽只是个现媒,她却是照样能得到张家的一份厚礼。这天夜里,她就是前来完成她作为媒人的一项主要差事:陪新娘的哭嫁,唱哭嫁歌。这种习俗,也像刚刚吃过的离娘饭一样,本是湘西一带苗人的婚嫁习俗,为市镇之上经商、做工的汉族客民所效仿。这位俏婆,把镇上几位待嫁的大姑娘,都约到了刘家窨子,一则是陪着刘家小姐唱哭嫁歌,二则是增长她们的见识,待到她们出嫁时,也能够派上用场。

  “少奶奶!小姐的哭嫁歌,是跟哪个学的?”俏婆悄声问伍秀玲。

  伍秀玲回答:“是跟我学的,我唱得不好。”

  “是跟少奶奶学的,那我就放心了。”俏婆知道,少奶奶是大户人家的子女,哭嫁歌一定唱得很好。

  唱哭嫁歌时,刘金莲的闺房里,红烛高照,灯火通明,屋里屋外,挤满了看热闹的姑娘和堂客。按照习俗,哭嫁歌要在床上唱。刘邬氏给女儿脱掉绣花鞋,刘金莲在牙床上盘腿而坐。俏婆手脚麻利地放下浏阳夏布的帐子。

  离娘饭桌席上的泪水,并没使刘金莲心中的怨艾得到最充分的宣泄。唱哭嫁歌,正是她抒发郁闷的绝好的机会。哭嫁歌是有固定套路的。只要将这个套路记熟,再套进自己的情形,新娘便可以唱得有声有色。刘金莲的记性极好,嫂子伍秀玲所教的套路,早已烂熟于心。而她却要以自己的方式和语言,表达自己的心声。她的第一个惊人之举,是撩开帐子一跃而下了牙床,抱着母亲大哭不止。她破了坐在床上帐子里唱哭嫁歌的陈规。刘邬氏不知所措,俏婆更是目瞪口呆。人们还没回过神来,刘金莲充满凄楚和哀怨的哭嫁便开了腔: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