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小说 >> 重点推荐 >> 正文

《大红儒商》(5)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10月22日15:25 来源:中国作家网 陈嵩生

  第 二 章

  下雁门陈家窑院。一片素白,一片哭声。戊午年(1918年)春节刚过,陈家就出了件伤心事,老三怀臻的媳妇产下儿子不到满月就去世了。难产失血过多,求医问药,想尽了办法,还是无济于事。陈家久久没能从这场灾祸中缓过劲来。陈怀臻更是噩梦不断,不吃不喝也不说话,整天昏昏沉沉地躺在窑洞里。小儿子由二嫂带着,整天哭个不停。怀臻媳妇叫百合。老家这一带的女孩儿多以花儿的名字起名。月季,葡萄,牡丹,腊梅,多了。唯独百合这个纯洁的名字,陈怀臻还是头一次听说。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虽是包办婚姻,可是入了洞房,掀起盖头,近近地看到自己白白净净的俏媳妇坐在身边,怀臻的心止不住怦怦地跳。白天,各忙各的。夜晚,怀臻挑灯夜读,读到多晚,百合陪到多晚:热了,在一旁扇扇子;冷了,在一旁点炭盆;渴了,沏好冬凌茶;饿了,烙好棒子面贴饼子。小两口儿的话越来越多,感情越来越好。躺在被窝儿里,百合一定要怀臻给她说几段故事才睡。人在时不显,人走了之后怀臻才真觉到心疼,深深的、刺刺的疼。他为死去的媳妇鸣不平。那么俊俏白净的女孩儿嫁到陈家,忙里忙外,下地干活,帮着婆婆烧火做饭,一天没闲着,一天福没享过,就这么走了。怀臻上沁阳中学,平时不在家,留下媳妇独守空房。好容易等到毕了业,回到家里没多久,怀臻就抱上了个大眼高鼻梁的俊儿子。怀臻高兴地给孩子起了个响亮的名字,雁鸿,雁门的鸿雁,搏击长空,大有作为。小两口儿还没把被窝儿焐暖,媳妇就得了重病。常来陈家送医送药的柯莱芒神父真算是尽了力,可还是回天无术。眼看不行了,媳妇强打着精神,拉着怀臻的手,喘吁吁地说个不停。她把后事全都安排好了。先是千叮咛万嘱咐,让怀臻赶快再找个能心疼雁鸿的媳妇,好好过日子,孩子不能没有娘。又跟怀臻说她已经和没有儿女的二嫂说好了,求她照看雁鸿。最后,媳妇流着泪嘱咐怀臻把她葬在雁门旁的庙娲山上,让她能躺在高处,看着怀臻和雁鸿,想着怀臻和雁鸿,保佑怀臻和雁鸿一生平安,心想事成。失去了才知道宝贵。没有了才知道遗憾。怀臻恨自己怎么就没有和媳妇多一起亲热亲热。怀着一颗空荡荡、万分追悔的心,怀臻拿着斧头铁锨,披荆斩棘,踏出一条小路,在庙娲山的高处,亲自选定了一块风水宝地,把媳妇葬在了那里。还以他和陈雁鸿的名字为媳妇刻了块墓碑“陈氏百合之墓”。怀臻照着媳妇的嘱咐,一件一件都办妥了,就是没有一点心思再续房。看着特别像他娘的雁鸿,从不掉泪的怀臻眼睛总是湿润润的。媳妇人不在了,魂儿还在他心里,在他的梦中。

  无精打采的陈怀臻虽然寡言少语,心里却渐渐有了他自己的打算。从沁阳中学毕业后,他更成了父亲不可缺少的帮手。自从他成婚后,父亲和主持家务的大哥同福都盼望他对陈家的事业发展更有一番作为。大哥甚至建议怀臻一家搬到济源,把“陈家土布店”做强做大。可是怀臻却始终拿不定主意。他觉得如此下去,他也许能为陈家做更多的事,可是他会距离那个“臻”字越来越远。雁门和济源之外的天地还很大,他不愿也不能就在这片小天地了此一生。到如今,他已经没了他自己的小家了。为了陈家这个大家,凡是他能做的,半点不含糊。可是,往后呢?他指望他儿子能像鸿雁一样飞出雁门,可他自己呢?就这么耗下去,到哪儿算一站?他一生的机会也许就在现在,就在眼前。他有一肚子话想说,他盼着有个人能给他指点迷津。这个人不是别人,就是常来他家的柯莱芒神父。

  说起柯莱芒神父,还得从海外传教士千辛万苦来到河南说起。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大门被外国列强打开了。一直向往来中国而又未能如愿的西方基督教传教士得以进入了这个神秘古国。但是,传教活动困难重重。不仅语言隔阂,更因为东西方理念上的巨大差异。面临广为流传的传统佛教的巨大挑战,进入河南的传教士大多利用开办诊所和所谓“江湖郎中”的方式,冲破传教的困境,首先在豫北地区打开了局面,站住了脚跟儿。当地老百姓,特别是看不上病和看不起病的山村劳苦大众,尤其欢迎这些态度温和、任劳任怨、治病就医、分文不取的传教士,也逐渐喜欢听他们说说基督的故事。这些传教士当然不能和当年在广州开办眼科医局的传教士伯驾,在上海开办诊所诊治了一万多病人的雒魏林和麦都思相比,但是他们却在偏远的山区留下了深深的足迹和影响。柯莱芒神父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柯莱芒神父原籍法国,自幼父母双亡,跟随一位英国传教士去了英国,并在那里完成了他在神学院的学业。他对中国的五千年文化深感兴趣。一直向往访问和考察开“中华文化之源”的中原地区。没钱来中国旅游,借助来华传教的机会,他主动要求来到了豫北。他第一次来到下雁门时,乡亲们第一次看见大鼻子外国人,高个头儿,弯头发,宽脸长下巴,一双深凹的眼,一脸络腮胡,一身粗布衣,一双粗布鞋,洋不洋,中不中,都避而远之。唯独陈怀臻觉得这个外国人不是一般人,恭恭敬敬地把他请进了陈家窑院。

  陈家窑院居中一溜是所有家人居住的五孔大窑洞。旁边还有两个小窑洞,一个是放锅灶做饭的地方,另一个用来储藏粮食杂物。七孔窑洞前是半圆形的场院,硬土夯实,农忙用来打场,平时用来待客,也是全家吃饭闲坐的地方。干干净净的场院里摆着自家做的桌椅板凳。干打垒的窑院土墙内外环绕着葱葱绿绿的松柏树、杨树、柿子树。等到树叶落尽,衬着常青的松柏,十来棵柿子树上红彤彤的柿子真像是无数盏小红灯笼,成了陈家窑院的天然美景。当地的柿子远近闻名。等树上的柿子变软了,轻轻摘下来,只需咬破个小口儿,用力一吸,满口的柿肉凉汁儿灌入嘴里,那个甜!一盘灯笼柿,一盘葵瓜子,一壶用当地特产冬凌草泡好的清茶,一坛自酿的老酒,亲朋好友围坐在场院里说长道短,论古谈今,虽说清苦,倒也悠然自得。柯莱芒神父第一次走进陈家窑院,瞪着眼,张着嘴,惊喜得不知说什么好。后来,他用磕磕绊绊的中国话告诉大家:“天堂,这里就是天堂。”每次来,他首先问家里有没有人不舒服,他愿意给看看,而且不收钱。怀臻母亲一直闹胃病,就让这个外国佬试试。这个外国人拉开大挎包,拿出怀臻第一次见到的温度计和听诊器。看过病后,他一碗茶不喝,一口饭不吃,给怀臻母亲留下一些药就走了。过了十来天,他又来了。就像吃了灵丹妙药,怀臻母亲的胃病已经好多了。他还是不喝怀臻给他沏的茶,拿出自己带的碎末放到碗里,只要给泡一碗开水。他告诉怀臻,这些碎末就是当地特产的冬凌草。用它泡茶,又解渴,又清火,又治病。当怀臻娘端上一碗砸蒜手擀面,他没拒绝。吃完了一碗,他不好意思地问能不能再来一碗,一连吃了三大碗,又喝了碗面汤,连声说这是他吃过的最香的饭食。久而久之,陈家和这个外国人成了好朋友。怀臻对这位神父的传教虽不感兴趣,可是对他讲的传说和故事却听得津津有味,再细品这位年近半百的外国人,那么文雅,那么谦让,那么诚实,那么彬彬有礼,尤其是他如饥似渴地学讲中文,听当地的传说,在一个大厚本子上记笔记,更让怀臻感动。陈家老少都吃过他的小药。也许是山村人不常吃药的缘故,一吃就灵。都管柯莱芒神父叫活神仙。满怀敬佩和好奇之情,怀臻主动给柯莱芒神父当向导,陪他去雁门周围的偏远山村传教医病。山间土路并肩而行,茅屋寒舍同榻而眠,两人的足迹走出了济源,走出了河南,来到了山西。两人的交谈更是海阔天空,从古谈到今,从中国谈到法国。

  怀臻最着迷的话题是柯莱芒神父详细介绍的留法勤工俭学。原来和他一起来中国的一些法国朋友,早几年就和国内的一些著名学者以“输世界文明于国内”为宗旨,在北京发起组织了“留法俭学会”。当时任教育总长的蔡元培先生鼎力支持此事。“俭学会”在北京和保定成立了留法预备学校,送八十多人赴法勤工俭学。此后虽然受袁世凯政府的阻止被迫停办,但是李石曾先生等人在巴黎发起组织了勤工俭学会,后又成立了华工学校和华法教育会。1916年,北京留法预备学校重新建立,并在长辛店、河北蠡县、保定育德中学及成都先后成立各类留法预备学校。柯莱芒神父深知怀臻的志愿,也理解他的顾虑,一个山村娃哪容易有这个胆量离家出走奔前程?之所以详尽介绍留法勤工俭学,柯莱芒神父的用意就是想给怀臻指出一条实在可行的出路。只要有志向,只要肯吃苦,身无分文也能成。柯莱芒神父的话深深打动了怀臻。从此,神父和怀臻之间又增加了一项新功课:神父正规严格地教怀臻学法文,怀臻一丝不苟地教神父说中文。神父要求很严。两人相伴外出路上,神父要怀臻说法语,或者是法语加中文。神父不在乎怀臻说法语时的磕磕绊绊,可一旦发现发音不准,荒腔走调,就是重复十遍一百遍也得重来,直到准确为止。反过来,神父也要怀臻如此严格地要求他的中文发音。神父说,语言发音就像是一个人的外表,会给人留下先入为主的第一印象,也会给自己树立用第二语言说话不可缺少的信心。标准外语发音是学外语最重要的第一步。身体力行,齐头并进,怀臻的法文水平大有长进,神父的中文也说得越来越多,越来越好听,只可惜还是带点河南腔。最让怀臻受益的是柯莱芒神父常告诉他许许多多国内国外的新闻,还带给他很多新杂志。怀臻第一次听说了新文化运动,第一次读到了《新青年》杂志,还得知了蔡元培当校长后北京大学的新课程和新变化。特别让怀臻动心的是柯莱芒神父向他详细介绍的留法勤工俭学新鲜事。穷苦的青年只要有知识,有志向,靠打工也能去法国上学深造。虽说半信半疑,怀臻年轻好胜的心还是跃跃欲试了。同时为了进一步坚定他出走的决心,陈怀臻特意陪同柯莱芒神父从济源去山西山村看病传教。怀臻期望的是在长途相伴中,他能和柯莱芒神父谈心,请教,议论他最关心的问题。立春之后,两人开始了他们的徒步行程。翻过王屋走太行,就着泉水啃干粮。登山越岭,风餐露宿。苦是苦,可是苦中有乐。大自然的美让他们心旷神怡,无拘束的交谈让他们受益匪浅。偶然的机会,他们来到了山西阳城县北留镇的皇城村。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