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小说 >> 重点推荐 >> 正文

《问心》(6)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07月08日14:13 来源:中国作家网 沐莲

  “返回正道后,天就快亮了,这才上来那个怕劲儿,吓得腿也发抖,走也走不动。脚底下磨起了水泡,后来又变成了血泡,很疼。天那个冷啊,西北风像小刀子一样刮在脸上。肚里没有热乎食儿就更感觉冷了。手脚都冻木了,也试不出疼来了。没有手套,就搓搓手,放嘴边哈点热气。

  “心想,不能歇下。歇下,就来不及天亮之前上香了。就这样,一步一步往前挪,挪一步就近一步。约莫又走了不到半个时辰,远远的那高大的泰山就显现出来。再往前走,又看见了寺院的大围墙。这时候反倒觉得又有了一点儿力气,身上还有两个凉窝窝头,也顾不上吃。渴了,嗓子眼儿干得直发痒,也顾不上找水喝。当时就一个想法:得赶时辰,赶紧上香磕头!为了保住孩子,就是吃再大的苦也值了!返回来的路上更辛苦,因为太累了。算一算,要回到家,就是不停地走,怎么也还得再走上一天一夜。”

  就这样,按照高人的指点,娘年年都去,一连去了三年。

  说着说着,娘不由得热泪盈眶。那泪水,一颗一颗地砸在我的心上,好重!好沉!

  当时娘怀的就是三安,后来又有了二妮和四安。孩子越多,娘的日子越艰难。

  那时,大安已经在私塾念了三年书了。爹看娘带着几个孩子太辛苦,就几次提出想让大安停学跟自己进城找活干,或者在家里帮着种地,都被娘拒绝了。

  “那可不行!家里再穷也得让男孩子念书!不念书指定不会有出息。”尤其是二安走后,大安更成了宝中宝,啥活儿娘都不让他干。娘常对他说:

  “这活儿不用你做,你只要念好书就行了。”所以,在几个孩子的心目中,大安很特殊,跟爹的待遇差不多。大妮和二妮一天书也没念过,只能和娘一起天天下地干活儿。娘想:只要一家人都在一起别闹毛病就好。那时候,不管家里多穷,娘只要一看到孩子们,就像看到了希望。因此,娘总是很乐观,而且还经常给孩子们讲点笑话听,有时候娘一边纳着鞋底儿,一边给孩子们说些儿歌。

  “小安安,安安小,蹦蹦跳跳长大了。

  长大了,干什么?去种小麦做馍馍。

  馍馍甜,馍馍香,安安吃了身体棒!”

  听得最小的四安直咂嘴,好像吃到了白面馒头一样。

  “娘,再说一个,再说一个。”

  “你听好了:

  树青青,草青青,小小雨点儿亮晶晶。

  安安是娘的小雨点儿,娘捧着雨点儿笑盈盈。”

  “啊?我们是娘的小雨点儿?真的吗?娘?”三安倒在娘的怀里撒娇。

  “快起来,孩子,我手上拿着针哪,别扎着你。”

  “我还要听,娘。”

  娘的儿歌总是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

  “风儿吹,云儿飞,安安跑着追。

  抓把风,拽片云,给娘拿来做衣裙。

  衣裙做好安安穿,又挡雨来又挡寒。”

  “娘,我要听小红花……”

  “红花开,黄花开,花儿开过夏天来。

  苞谷南瓜都长大,家家户户冒炊烟。”

  “过节好,过年好,过节过年能吃饱。

  吃饱了好干活儿,爹娘看了乐呵呵。”

  这支儿歌孩子们最熟悉了,不知是谁起的头,几个孩子一起喊了起来:

  “哦!哦!过年了……”

  “别喊啊!别吵着别人了。不听话我就不说了。”娘时刻提醒孩子们,不要吵着大爷家。

  “娘,再说一个,一个就行。”

  “好!”娘答应着:

  “针儿长,线儿长,娘给安安缝衣裳。

  安安穿上新衣裳,长大替娘分忧伤。”

  “我还要听‘媳妇儿、媳妇儿’那一个。”

  “行了行了,今天说好几个了,说了这个可不再说了。

  “小板凳,把骨碌,

  开开屋门看媳妇儿。

  媳妇儿、媳妇儿别打我,

  吃喝拉撒得靠我:

  小板凳,我捧着;

  小尿壶,我顶着;

  你走道,我扶着;

  你睡觉,我哄着。”

  娘经常用这些朗朗上口的儿歌,给儿女们编织着那一天天简单平静的生活,连缀着那一片片单纯快乐的笑声,描绘着这一家人朴实的追求和期盼。娘在努力拉进孩子们与大自然的关系、与社会的关系。孩子们虽说吃不饱,在一起时也总是说说笑笑的,过得也算开心。

  上屋可就不行了,大爷一天到晚板着脸,心里老在盘算事。大娘因为闹毛病,总是哼哼唧唧的,而且常发脾气。本来脸型就很小,与虚胖的身子不太协调,一生起气来,脸色就显得更加纠结了。

  大爷家的男孩儿,也很羡慕下屋的笑声,可就是不敢过来,怕挨骂。以前他曾经禁不住诱惑来过一次,没想到回去挨了一顿骂,从此再也不敢来了。但他总是把门窗开一点儿窗缝儿,耳朵贴在上面听。这样试了几次都听不清,也只好算了。女孩儿则想离开也不行,老是被她娘呼来唤去的。她娘不管干啥,都得叫她在身边,好像怕自己身边没有扶手随时会摔倒了一样。因此,对于从下屋不时传过来的说笑声、孩子们的打闹声,大娘都觉得很刺耳,经常“咣!咣!”地关门关窗户。

  “你轻着点儿啊!”常听大爷这样斥责她。

  “天天叽里呱啦、叽里呱啦,没一天清静,烦死了。你等着,等着看我怎么把他们都弄出去!”

  “看人家在一块儿多热闹啊,咱家想要还没呢!”大娘的儿子听后常常这样挖苦她。

  但是,娘从来不与她较真儿。“这做人哪可不能太贪,啥都想要可不行!老天爷是公道的,东西多了人就少,这人多了呢东西就不能再多了,不然天下都成你的了。再说这东西再多,也有用完的时候。这人可不一样,没有东西可以去挣啊!只要咱有人,缺啥都不怕。”娘常常这样教育自己的子女,这可能也就是娘为什么一连生了那么多儿女的理由吧。

  没想到,那以后不久,一天傍晚娘下地干活儿回来,正拿笤帚给孩子们打扫身上的尘土,一个堂叔家的婶娘就来了。她人还没等进屋,就大声喊道:

  “二嫂,又下地去了?”

  “哟,这不是她婶娘吗,你咋有工夫来了?”

  “可想你了,俺那二嫂,早就想来看你了。”

  “想我你就来呀,你不来,我可是没空出去呀。”

  “被孩子拖累住了吧?”

  “那倒不是,都是我自己不会倒腾工夫。你快坐呀!她婶娘。”

  “不坐了,等再来的吧。这些孩子都等你做饭呢,再说我也得回去做饭呀!”只见她心不在焉地一边说着,一边四处张望。然后,一把拉过大妮来,上下打量着:

  “哟,真俊哪!看俺二嫂多会生孩子,个个都这么俊。特别是这个大妮,跟人介绍的一样,又白净,又水灵,真招人喜欢。”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