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散文 >> 作品展示 >> 正文

《荒门》(23)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07月04日15:43 来源:中国作家网 徐刚

  在一处高崖前,生长着几棵大柏树,据说是当年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后,在返回途中宿营的地方。岩壁上的画面是当时留下的,表现的是松赞干布未成佛以前的画像。此外,在高岩上还有大面积的经文。这些勒巴沟最初的嘛呢石刻和佛教摩崖石刻,有用古藏文镌刻也有用印度梵文的,有的经风沐雨已经斑驳,有的苍劲有力显然是新刻的。此外,还有108座佛塔和各色岩画,岩画以菩萨、番客、瑞兽为主体形象,高高在上,栩栩如生,从冰冷的岩壁上透露出来的是心灵的神往,也是宗教文化的神秘气息。历经1300多年的风风雨雨和当地世代藏民的不断完善,创造与增加,再加上远山近水、林木花草以及栖息其间的珍禽异兽等,这里已经成为自然生态和人文景观和谐相融、浑然一体的美妙画卷,并使勒巴沟有了“山嘛呢、水嘛呢”之称。

  这里也是南线“唐蕃古道”的必经之地,古道上一个永恒的话题是:如何在十数米高的岩壁上刻凿经文?有人说是神佛所为,也有人认为是工匠在冬季以湿牛粪堆积岩下,冻结叠高而后借以攀登;另外有人则认为,根本不用那么麻烦,这里的山上有高大的柏树,伐木搭架就行了。这些叹为观止的岩刻和巨石文化,就这样留下了诸多的神秘感。我们可以猜想,却不必忙于下结论。也许后来的猜想者与当年的刻石者之间的差别在于:我们总是更多地想到技术,而巨石文化的创造者所追求的,却是灵魂和境界。

  在勒巴沟,车行其中或是游人漫步山道,你都会自觉不自觉地感到置身于佛影和佛像的庄严,就连溪水流过经石和山野清风的声响,也仿佛都是寺院僧众的诵经之音。真可谓步步有真经,处处见佛陀。在这样的境界中,无论你是不是信徒,都会受到感染,一种灵魂的被撞击,呼应着庄严肃穆的神圣感和神秘感。在这里,望着这些漫山遍野、盈沟溢水的经石佛像,足见千百年来,藏族先民——当然也还有今人——所创建的巨石文化之浩繁,也足见佛教信徒们世世代代追求信仰之执著。面对这一切,真不知是应感叹信众之伟大,还是佛法之无边。谁能说得清楚这是什么工程?是物质的工程呢还是精神的工程?无疑,人们所追求的不是一时之利,而是万世之安,假如我不以伟大冠之,哪里还有更合适的字眼?

  从壁上岩画唐代仕女体态丰满的形象,以及双鬓抱面抛家髻、唐开元天宝年间流行的小翻领对襟胡服推断,勒巴沟巨石文化开始于1300年前。令无数专家和观者感慨的是,1300年来,这里的藏族人民从未停止过在巨大岩壁上的刻画与创造,当一代人走完人生的路,当一篇经文还留下一个段落没有刻完,后来人会接着刻下去,只是为了信仰,只因为心里有着愿望,没有任何功利的目的,甚至有没有人喝彩都无所谓。这就有了1300多年的心的雕琢,1300多年的手的刻画,雕琢出了足以令当今世界惊讶的巨石文化,刻画出了一段如此漫长而又如此平和、美丽的心路历程。

  在这急功近利的年代,拯救的力量又到底在哪里?

  距离玉树结古重镇不远处有个叫做新寨村的地方,那里有难以数计的刻有六字真言和经文的嘛呢石,这就是结古嘛呢堆,又称嘉那嘛呢堆,世界第一大嘛呢堆。这一嘛呢堆的创始者,是晚年定居于结古镇新寨村的第一世嘉那活佛。据说嘉那活佛做过一个梦,梦里有菩萨告诉他,新寨村有一眼泉水,泉眼中有一块嘛呢石,从此这里便成了人们手捧嘛呢石纷至沓来的朝圣之地。最初是一块、几块嘛呢石,后来是一堆又一堆不断耸起的嘛呢堆,一个又一个信徒,一代又一代传人,有的刻有嘛呢经文的嘛呢石是从几百里路之外翻山越岭驮运而来的。现在,这里是一座占地面积超过一个足球场的嘛呢石城,有石门石墙,到处挂有经幡、彩布、神塔高耸。没有设计,没有图纸,没有营造的痕迹,只有心心相印、声气相通中灵魂对着苍天的呼唤与赞美。嘉那嘛呢堆是用虔诚的心热气腾腾地垒成的人间奇观,这是一个崇尚精神的民族,在世界屋脊三江源区堆砌的另外一种高度——其高也不及山而胜于山,其小也小于海而伟于海,那是用来丈量灵魂和来世的吗?

  泉眼中取出的嘛呢石,能给人一种水灵灵的感觉。吸收日月精华,依赖三江源水的滋润和营养,同时也给清清流水增添了韵味,那是水与石头的交融与摩擦,发出如歌的声响。嘉那嘛呢石经堆既是高僧得梦启示后的执著,又是民众面对精神生活充满的一种渴望和企盼。随着时间的推移,石经堆显得越来越新颖多样。各种颜色得体地把“真言”的字形和优美的图纹融为一体,使每块经石成为一件艺术品。旁边静立着的队列状的宝塔似守护石经堆的金刚力士,给人以威武镇定之感。而珍藏在此处佛堂内的一块“自显”六字真言的嘛呢石,给人以联想,会产生一种皈依的冲动。这个世界第一的嘛呢堆正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越来越多的游人的脚步和目光,可是揣度嘉那活佛及众多信徒的本意,却只是为了心目中的神圣,除此而外,夫复何求?

  这是一个宁可堆砌嘛呢石,却不屑于灯红酒绿、锦衣玉食、高楼大厦的民族。

  他们的灵魂离不开的是六字真言,译成汉文便是:“啊,莲座上的圣佛,噢!”

  嘉那嘛呢堆到底有多少块嘛呢石呢?据说,有25亿块嘛呢石,数字是惊人的。但亲临嘛呢石堆后,那种宏观的壮丽场面更让人吃惊而赞叹。何必去问这25亿块嘛呢石给人们带来了什么回报,也不能从任何一块嘛呢石上找出其主人的名字。除了刻真言和经文外,嘛呢石和其他普通的石头并没有什么区别。神奇在于当你走进石经堆时,心灵有如迎风彩幡,飘动着,却又宁静至极。

  建于明洪武年间的嘉那嘛呢石经堆,在600年左右的时间里,至少有数亿人次搬运着,搬运者中有僧众,有年富力强者,也有老人和孩子。所有这些搬运者同时也是嘛呢石的雕刻者、奉献者。因而这样一个嘛呢堆的创生和形成,那附有灵魂的石头的堆砌和垒积,便是真正惊世骇俗的了。人们在形状各异的石块上刻着普度众生的六字真言,怀着一颗全心全意的虔诚之心,将寄托着情感和希望的嘛呢石安放到这里。

  走进嘉那嘛呢石经堆,翻阅有关地方古籍,倾听人们讲述的动人故事,那个有血有肉、有灵气的高僧——结古寺第一世嘉那活佛着汉式僧人服装,以透彻的激情和才智翩然而至,令人感动,令人倾倒。同时也铭刻在每一个信徒心间。石头啊,你是天你是地?你是血肉你是灵魂?你是诗你是歌?你是他你是我?

  贡保才旦是一名职业石刻大师,他从14岁开始绘画和石刻,他的贡献已经淹没在“和日石经墙”中了。穷毕生之力,贡保才旦已经完成的作品是6件石刻经版,石经就是将经书、经文、佛像等有关藏传佛教的记载刻石,青海泽库县的“和日石经墙”是中国最大的石经雕刻群。

  佛教的石经是虔诚执著的信仰者们用毕生的精力与信念将佛教的大型经典镌刻于石板,以求传世的大型宗教经书,没有虔诚宗教徒的那种执著信念,如此浩大磅礴的石经墙是不可想象的,对宗教徒而言不倦的追求的目的就是为完成一件功德。

  在青南牧区,江河源头,有许多处大型的石经墙,它既是一种宗教的文献,又是宗教的一种艺术。泽库县境内的日乡境内,有座藏传佛教宁玛派寺院,叫和日寺,也称切更寺。寺僧最多时达300余人。该寺后面山上有四堵大型的石经墙,俗称和日石经,是迄今发现的规模最为宏大的藏传佛教石经,共有4处大型石经墙,中间主体石经墙位于寺院大经堂的右面。长165米、宽2米、高10米的经墩,所刻经文为《甘珠尔》大藏经,一共刻了两遍,约3966万字;经墙东头有长9米、宽9米、高10米的经墩,所刻经文为《心愿珠尔》大藏经,约有3870多万字;经墩东面40米处又有一组石经墙,所刻经文刻了108遍;主体石经墙往西,约120米处另有一石经墙,长15米、宽1.3米至1.58米、高1.2米,所刻经文共17种。石经墙是用1-5米厚、大小不等的石板两面凿刻经文后,按一定顺序累叠而成的,石经板的数量难以统计。据说,这些石经墙的经文板自1923年开始凿刻,于1951年完成,历时28年。如此浩大的工程,独特的石经墙,在整个藏区石经文化遗产中尚属少见。除石经墙外,还有1000多幅佛像等石刻画,所刻佛像线条流畅,松紧有致,极富动感,栩栩如生。

  贡保才旦的一件作品花去了他近20年的时间。

  从艺术创作的角度看,如贡保才旦这样精心、悠闲、并且以如此漫长的时间去琢磨一件作品,当今世界可谓罕有其匹。贡保才旦究竟在雕刻什么?为什么而雕刻?也许,我们只能说,他是在雕刻他心目中的神圣,他为自己的信仰和灵魂而雕刻。几十年啊!高原上的雪积了又化了,草场上的草黄了又青了,蓝天上的鹰来了又走了,贡保才旦每天清晨都要用手抚摸擦拭这一件他自己雕刻的佛像,他说,这是完成一件作品的最后一道程序。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