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散文 >> 作品展示 >> 正文

《荒门》(10)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07月04日15:43 来源:中国作家网 徐刚

  西沙碑记

  无名天地之始也。唐武德年间,长江口涨淤出露二沙,寂寂无名,怡然自得。后渔樵者以西沙、东沙名之,及到设崇明镇于西沙,千载多矣!故先人有言,自有崇明在西沙。西沙者崇明之乳名也,或曰崇明有名之初。江海风波无常,沙洲沦没无数,然人有寻根问祖之德,此西沙之洲早已无存,而西沙之名传承不绝之故也。今日之称为西沙者,实为崇明岛最西端之绿华镇。其初也,为相望相闻之小沙洲,曰:老鼠沙、西阴沙、东荫沙、拦门沙。20世纪70年代之初,3万余农人冒雪踏冰,辟荒垦拓,得土地36112亩,时为新建副业场,今绿华镇之前称,一方沃土也。是有西沙湿地,芦荡摇曳生姿;河港交集,柑橘名满江南。且有明珠湖风生水起,游者不绝;逍遥坡塘之上,吟咏岸柳之间,相忘于江湖。若于曙光之初照或落日时分,看大江西来,于西沙一分为二,再于崇明岛东端汇流入海,其分分合合之理、咸咸淡淡之味,若非江海之交岂能得而品之?噫!西沙碑记,记水乎?上善若水,孰可记之?记沙乎?厚德载物,孰可言之?昔有范文正公记洞庭岳阳,忧乐之思,自此与江河共存。余不才,期后人与余会心者慎终追远耳。

  邑人徐刚己丑小雪撰文于北京,越旬余改于崇明旅次。

  上海知青纪念墙序

  墙,间隔者也。世间门墙无数,大抵森严壁垒,虽一墙之隔,有千差万别。然物为人造,意则无穷。吾邑上海知青纪念墙,即为墙之独特者也。凝青春斑斓梦想,聚垦拓艰辛岁月,闪耀于新海镇原新海农场之所在。其乃墙乎?亦为碑也。思往昔,读斯碑,叩之有声,望之生情。噫!时光之矢一时凝固,其沉重,其美艳,其古意,实为崇明岛穿越时空之一大风景也。君不见碑上有意气风发之人乎?君不闻墙上有壮怀激烈之歌乎?其人也,先行者为上海普陀区十七位知青,凌波踏浪,抵达崇明红星农场落户,其后纷至沓来者约为二十一万八千之众。豆蔻年华,辞父母而开新地;青春少年,别繁华而赴荒野。披星戴月,煎熬寒暑,挥镰扶锄耕种,流血流汗流泪,于崇明岛沿江滩涂伏莽辟荒,先后建立八个国营农场,曰跃进,曰新海,曰红星,曰长征,曰东风,曰长江,曰前进,曰前哨。斯时也,风萧萧,野茫茫,水滔滔,芦荡洪荒,涛声似歌,盐碱如雪。上海知青开荒辟地十余载,识五谷杂粮,能春种秋收,真可谓“大江东去,浪淘尽多少风流人物”!其影响之深远,实无可估量。于上海,为开埠以来所仅见;于崇明,有文化融合之大成;于知青,得人生经历之宝贵。有此三者,能不谓艰难时世中之功德无量乎?回首往事,人或唏嘘,然以天地人三才之道论之,则可曰:劳其筋骨,苦其心志,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追寻当年上海知青踪迹,星散于上海及海内外,佼佼者辈出,有成者众多,显赫而不忘淡泊,远行而常思故地,以崇明岛为故土而梦魂牵绕。无它,曾与农人为伍,有劳苦经历之故。大地情怀,塑造人生,于此可证也。游子知之乎?而今崇明岛,隧道暗渡水下,长桥飞架江上,波涛流水,候鸟来归,菜花金黄,米酒新酿。岁月催人,有生灭流转;江海相拥,无旧浪新浪。若失阴晴圆缺,则月非天上月;倘无悲欢离合,则人非世间人。曾经挥手作别,总是后会有期,故地重往,游子来归,涛声呼之,浪花舞之,乐何如之,幸何如之!其歌也,余得而闻之矣:“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是为序。

  邑人徐刚壬辰之秋删定于崇明

  第二辑

  三江源记

  山宗水源

  这是一块石头,一块拥有一亿年或者更长时间的化石。它采自中国西部地区,记录着青藏高原的地质沧桑。

  假如我们从空中遥望地球,中国西部那被称为世界屋脊的连绵的高原傲然迤逦、超凡脱俗,人们说这是造山运动留给地球的英雄勋章。

  在这地球的巅峰之上,分布着一条条蓝色的、温柔的、流动的、曲曲折折的线条,那是河流,那是我们的长江、黄河、澜沧江以及它们的分支水系。青藏高原是它们的初始流出之地,亿万斯年的流动便是从这里出发的,流向中华大地,孕育生命故事。然后,汇入太平洋,或者成为国际河流。

  顾名思义,三江源便是三条大江大河的源头所在,而在更加宽泛的意义上,三江源是一个地区、地域的概念。正是这样一个特定地域的惊心动魄的地质演变,山川形胜、气候条件,那种难以言说的高峻、苍凉和神秘,架构了世界和中国地质史上最激动人心的篇章。她位于青海省南部,总面积为31.6平方公里,占青海全省土地面积的43.88%,平均海拔4800米。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不到0.8人,有大片的无人区。来到这地球上最高峻、最辽阔的荒野,你能体会到什么叫人烟稀少,你已经接近原始的边缘了。

  自从有了青藏高原,便发生了青藏高原猜想——为什么会有如此之高的高原?为什么会有如此之多的大山?为什么这里成了山宗水源之地?一个又一个的疑问长久地困惑、吸引着地球上善于思考的人类。

  青藏高原只是昂然挺立在地球上,昂然挺立在世人的注目之中。虽然无数人渴望靠近她、解释她,但人类对这块高原的认识时间并不长。在19世纪以前,只有少数几位外国传教士进入这里考察,其中最有名的是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他甚至拍下了走进青藏高原的电影镜头,这可能是第一次记录青藏高原的人类活动影像。斯文·赫定绘制了地图,记录了高原的风土人情、宗教习惯、地理、气候、动植物等等,为外界了解青藏高原奠定了感性基础。尽管这些描绘是零星、片段的,只是对自然现象的描述,仍然难能可贵。当时的人们无法撩开高原的神秘面纱,无法说明这些神奇的高原景象到底是怎么形成的,青藏高原在成为高原之前又是什么样子呢?

  时光之箭如白驹过隙,终于有一天,希望洞察自然、追求真理的人类经过锲而不舍的求证后得出了一个大胆的猜想:这里曾经是海洋。那是很久很久以前了,这个时间大约是6亿年前。那时原始海洋无休无止地运动着,似乎在酝酿着什么,那宽阔而起伏的沉思深不可测。

  说到海洋,我们不能不怀着敬意想起一个人:魏格纳。这是个大胆的天才的推测者,而魏格纳惊世骇俗的推测来源于一张地图。那是一张他在德国马尔堡物理学院任教时,不知道看过多少遍的世界地图。他莫名其妙地为地图吸引,仿佛这里藏着一种秘密,仿佛这是一本天书。在无数次的搜寻之后,他的目光盯住了大西洋的西岸。魏格纳发现,东侧欧洲、非洲大陆的大西洋西缘,怎么会和西侧北美洲、南美洲大陆的大西洋东缘的轮廓线如此吻合呢?沿北美的东海岸到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的凹形地形,正好能嵌进欧洲的西海岸的凸形大陆。这叫什么?这叫吻合;不仅仅是吻合,几乎就是还原了。就像把一张纸撕成两半,然后拼接,才可以还原。关键是一张纸撕成了两半,任何离开这个先决条件的碎纸片,都谈不上还原。有一种震惊当时世界的想法出现了:大西洋两侧的大陆,原先是一块完整的陆地,后来因为某种巨大的力量而被撕裂、分开,形成彼此间相隔6400公里的大西洋。魏格纳进而提出,地球上的大陆曾经是连成一片的,位于南极附近,周围都是海洋,自然包括现在的青藏高原,那时候世界还没有这个屋脊。魏格纳给这个大陆取了一个名字:联合古陆。

  1912年1月6日,德国法兰克福地质学院的讲台上,魏格纳在“大陆与海洋起源”的演讲中提出了“大陆漂移说”,世界为之而激动了:我们的地球曾经是漂移来去的吗?她又为什么、怎样成为今天这个样子呢?我们将会漂到何方?

  “大陆漂移说”的提出对于地球大陆的形成原因无疑注入了令人兴奋的元素,人类久久没有解决的追问看来好像曙光在望,人类就能揭开大陆形成之谜了。可是,这个学说的证据在哪里呢?高原和大山真的是这样形成的吗?一个个新的难题又重新摆在了世人面前。

  1930年11月1日,为了寻找大陆漂移的直接证据,魏格纳第四次重返格陵兰岛,在摄氏零下65度的严寒极地度过了他的50岁生日。让人痛心和始料不及的意外发生了:魏格纳没有返回基地,他长眠在了极地冰雪之中!因为魏格纳的去世,一个如此富有生命力和想象力的伟大的假设开始沉寂,但,真理可以蛰伏,却不会消失。

  1959年,同样在冰天雪地中,一群中国人肩负着青藏高原科学考察的重任,登上了珠穆朗玛峰。按照国际惯例,登上珠峰后,必须站在峰顶拍摄珠峰周边标志性地貌,或者在峰顶留下永久性证据,方可被国际承认。但是这一次,这群勇敢的登山队员什么都没有留下,这是一次不被国际登山组织承认的攀登世界第一高峰的活动。尽管如此,青藏高原已经成为一个如此迷人而又如此茫然的课题,科学考察队陆续来到了高原上,他们正试图回答:为什么会有雪山?为什么会有大江大河?为什么会有青藏高原?

  15年后的1975年,中国的登山队和科考队再次联手进军珠穆朗玛峰,这一次,大家不仅要成功登上珠穆朗玛峰,还肩负着一个更艰巨的任务:测量珠穆朗玛峰的高度。

  这是一次里程碑似的科学考察。人们调动了各种科技手段,9位中国登山者在第一高峰峰巅竖起觇标,高举国旗,向着世界大声欢呼。

  这是世界屋脊的最高点,和南北极遥相呼应,人称地球第三极。他们为我们留下的不仅是荡气回肠的时代声音,这一次测量所得8848.13米的地球最高度也成为精确的数据。从此,在全世界大多数的地图上都以这个数据作为标准。

上一页 1 2 ...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55 56 下一页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