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小说 >> 重点推荐 >> 正文

《太阳底下》(26)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2年11月13日14:34 来源:中国作家网 罗伟章

  芸秋的画室在铜锣街中段,也在三楼上,像是两大间屋打通的,层距特别高,除了一张几米长的大桌子,房间里空空荡荡。芸秋晚饭后就来了,上半身伏在桌面上,用半截玉米黄的粉笔在桌上写字。那是她在规划需要添置些什么东西。

  我并不主张她购买这间画室。

  家里的房子是跃层,父母和女儿住在一层,我和她住在二层,二层有卫生间、储藏室和一个小小的书房,我们的卧室有好几十平方米,她完全可以把卧室用屏风隔出一半,供自己画画。

  昨天夜里,当她把粉笔磨成一张皮,没法再写的时候,我又向她提起这个话题。

  她说:“束缚人想象的事物非常多,空间也是其中一种。”

  “对空间的奢侈。”我这样想,却没说出来。

  艺术家,尤其是画家,似乎都有些让人想不通的地方。他们很能挣钱,然后又把钱不当数。至少从我高祖父开始,我家里就没缺过钱花,尽管到我父亲一辈,是穷下来了,但那是普遍的贫穷,普遍的贫穷也就不叫贫穷了;在我很小的时候,爷爷还尽其所能,让我见识钱的魅力,一是满足他自己享乐的欲望,二是要我记住:“你不是穷孩子出身。”我也真的记住了,心里很少装一个钱字。

  即便如此,我对芸秋出手的大方依然感到惊讶。

  芸秋还说,她要招收学生,不多,一次收几个而已。她要招收的人,必须是既有艺术才华,又有艺术理想。这两样东西,一样都不能少。

  她就像一匹奔马,我只能看到她扬起的烟尘,闻到她因为奔跑而溢出的、具有金属质感的汗味儿。

  我觉得,正是去了她的画室,听了她的计划,我才做了那个沉睡三年多的梦中梦。

  尾篇

  太阳底下

  杜芸秋来电话,说她的个展已基本就绪,将于一个星期后在重庆举办首展,问我要不要去看。

  我当然要去的。

  接了电话,我加班加点地完备这部书的雏形,以便带到重庆,请杜芸秋过目,作她认为必要的修正和补充。第四天晌午,我在电脑上打出了“他的死,是史学界的重大损失!”这句话,立即赶往重庆。

  个展前夕,想必杜芸秋很忙,我准备先找文博,事情过了再找她,结果得知,展览的筹备工作,联系场地,布置展板,组织宣传,都是文博在做。文博忙,杜芸秋不忙。我便直接去了杜芸秋的寓所。

  寓所也就是她的画室。女儿晶晶在国内读了大学,就投奔她的姨妈,去了美国,杜芸秋一个人,无心经营只有一个人的家,把文理大学黄桷坡那套房子卖掉,将日常生活搬到了自己工作的地方。

  她有些疲惫,但丝毫不减活力。被疲惫包藏起来的活力。甚至可以说,因为疲惫,愈见其活力(这让我想起她所说的约翰·斯通的《夜歌》)。是疲惫让她变得更加饱满。她像一个久无人住的房间,当“疲惫”这位房客住进来后,也随即带入了门外的生机。不过,她跟我说话,照旧是安安静静的口吻,照旧是边说边抽烟,照旧是一只眼睛看世界。静穆的观照和飞跃的生命,构成她艺术的二元。

  我表达了我的意思,递给她一个U盘。

  她摇着头,不接,她说我为什么要先看呢,等出版过后我再看吧。

  我告诉她:“你的谈话在书里占了很大篇幅。”

  她说没关系呀,我当时说给你听,不就是让你随便用的吗;人的心情如同流水,瞬息万变的,我拿现在的心情去修改以前的谈话,也就等于是修改历史,修改真实。

  我想对她说:难道你就不想看看那个专门去找我的男人讲了些什么吗?

  但我没把这话说出口。这个女人不寻常,因此不能拿寻常之理去测定。

  即便这样问了,她多半也不会去看。

  不过,她明显猜出了我的心思,微微垂下眼帘,说:

  “我没照顾好晓洋……他前两次自杀,虽然我并不知道——是后来报纸报道晓洋自杀身亡的消息,登了他的照片,长江上一个渔民才说,他见过这个人,这个人在三天之内,两次跳江……”

  “你的意思是,他跳的是长江?文理大学外面是嘉陵江,他却走了很远的路……”

  她点点头,“你觉得这有特别的意味吗?”

  “也说不上……我是觉得,重庆和南京,是被长江串起来的。”

  “哼,有点儿道理……他两次跳江,地点相隔好几里,却都鬼使神差地被那个渔民碰上了,见他在水里扑腾,扑腾的姿势不像旱鸭儿不会水的人。,可又没脱衣服,心想不好了,这人是在寻短见了,就划船去救。第一次,船没划拢,晓洋就自己爬上了岸;第二次,他去抓晓洋(那时候晓洋的头已没入水中),晓洋上了他的船,吐两口水,喘几口气,就很镇定地朝他笑,很礼貌地跟他摆龙门阵,问他家里有些啥人,生活过得咋样,反倒弄得他很难为情。说不定,人家就喜欢穿着衣服耍水,你却以为人家是在寻短见。他把船划到岸边,晓洋跳上岸,坐在石头上,还把先摸出来放在石头上的烟递给他抽,他是抽上烟才离开那段水域的。那几天太阳烈得很,晓洋只需坐几分钟,衣服就晒干了。他把衣服晒干再走上街面,再回家,谁知道呢?但作为妻子,说不知道并不能推脱责任。反而责任更重……我没有照顾好他……”

  对杜芸秋的这段说得稍显迟疑的话,我是这样理解的:黄晓洋自杀后,正像孙文博讲过的那样,他表姐杜芸秋很悲伤,也很自责,便和来找过我的那位像“马师傅”的男人断了关系。

  看来我理解得没有错,因为她接着说:

  “要看轻一个人是容易的,如果我们心里只有自己,如果那人的精神层面高于我们,而我们又不配去接近……我曾经以为,自己爱晓洋是基于怜悯,他离去的时间越久,我越发现不是那样的……”

  她摇了几下头,双手猛地攥紧,像要抓住一匹野马的缰绳。

  那匹想象中的野马,是她爱的人。

  她不是基于怜悯、而是从骨子里去爱的那个人,早已飞驰而去。

  他是否已“走过”了死亡?……

  至少半分钟后,杜芸秋才把手松开,点燃一支烟,恢复了平静。

  我问她:“你知道黄晓洋的最后一篇日记是怎么写的吗?”

  “我记得我告诉过你,我没看过他的日记。”

  我就把那最后一篇日记背给她听:

  “你回去吧!”一个声音对我说。

  如果“回去”就能清洗自己,让我变得单纯如赤子,让我看到纯洁的世界和纯洁的人心,让我能追上曾祖父和李教授的脚步……

  ——如果是这样,我就高声回答:“我服从!”

  杜芸秋不言声,闭着眼睛抽烟,直到把那支烟抽完。

  我想,此时此刻,我不能在黄晓洋身上停留太久了,便换了话题,问她个展的事。

  她说,她的母校希望首展在他们那里举行,重庆美术馆也好几次登门,诚心诚意地跟她谈,都被她婉言谢绝了。她不打算把展览放在室内,也不打算放在只有美术界人士关心和进去的地方,更不打算卖钱,她的首展,是在三峡广场。——“你的意见呢?”

  她这么问我,让我猝不及防。我除了说好,还能说什么呢?但我衷心感激她的信任。数月下来,我也在钻一条深长的隧道,我的额头和我的心,都抹上了一丝苍凉。

  她的电话响了。是文博打来的。

  听说我到了,文博说他马上去订晚餐,同时给我订宾馆。

  这时候,已是下午5点过。听到晚餐两个字,我才感觉饿得慌。我还没吃午饭呢。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