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 推动出版业高质量发展 ——推动学术出版繁荣发展
来源:中国出版传媒商报 |   2024年04月07日08:14

多措并举 推动学术图书出版高质量发展

■陈迈利(经济科学出版社总编辑)

学术出版作为围绕学术研究所进行的出版活动,承载着知识文化保存与继承、传播与发扬的功能,反映着国家科学文化发展的整体水平,成为构建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的重要平台。做强做优学术出版,推动出版业高质量发展,出版单位责无旁贷。

全链条提高出版物质量。一是做好选题论证,优化选题结构。出版社可实行“编辑自审+书稿预审部门预审+选题论证委员会终审”的审核制度。审核中,对低质量选题、超出版范围的选题严格控制。可借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等的成功经验,对印量较少的图书,适量控制通过率。二是加强对书稿的审读把关,提高出版物质量。要对书稿政治倾向、是否符合党和国家的政策法规以及社会效果等方面进行重点审核,对于内容平庸、文字质量低劣、粗制滥造、抄袭拼凑的稿件予以退稿。

多层次纵深打造学术图书出版品牌。一是通力合作,加大选题策划力度。加强与政府机关、科研院校、各类学会协会的合作,借助作者的力量,组织策划体现前沿学术研究成果的出版物,强强联合打造精品学术出版。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加强与新媒体的深度合作,快速、准确了解终端读者需求,准确预判市场前景。二是开发系列产品,形成特色产品体系。如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坚持做高端学术出版,在人文社会科学每个学科领域树立1~2套顶尖的学术著作品牌,打造学术品牌典范,包括“中国式现代化研究丛书”“读懂新时代”丛书等。三是持续深耕,打造学术出版品牌。要与知名学者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保证系列优质选题的连续性。要深入挖掘既有选题的价值,并通过新的视角和维度,使其重新焕发生命力。如2021年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从“外国法律文库”中选择哈耶克的《法律、立法与自由》,重新出版,打造特色IP,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四是推动出版“走出去”,提升国际影响力。在加强编译质量、提高出版物学术水平的同时要积极与国外出版商合作,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如经科社积极开展对外交流,将“中国道路”丛书等100多种图书版权输出到英国、德国、韩国、新加坡等国家,不断拓展版贸合作广度和深度,提升海外影响力。

以新质生产力推动学术出版转型升级。一是加大研发投入,建设学术出版数字平台,加大对数字平台和内容创新的投资。如社科文献出版社构建了数字学术科研服务平台,其面向机构用户提供数字科研服务和数字学术平台服务,立足学术、借力技术,是学术出版转型升级的有益尝试。二是对学术内容进行深加工、再加工,创新学术图书出版方式。在做好数字化出版的同时,加强交互式出版,增强内容的互动性和可读性。根据读者的个性化需求,提供定制化内容和服务。如社会科学出版社的“中社智库系列”,将图书的深度传播与各类新型媒体的广度传播相结合,形成强大的舆论宣传效果,扩大智库成果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三是加快出版领域人工智能技术的研发应用。高度重视人工智能技术对出版业尤其是学术图书出版的影响,包括市场分析、内容生产与筛选、排版设计、编辑校对、营销推广及版权保护等,加强与技术提供商的合作,推动新技术的广泛应用。

加强学术出版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一是提高编辑出版人员的综合素养。要做好培训工作,补齐编辑在出版、专业化、数字化、国际化等方面的短板和弱项。要鼓励创新,培养创新思维,激发编辑的专业文化需求,提高学术敏锐度,提升学术水平、扩展学术视野。二是提供实践机会和项目经验。给予青年编辑实践机会,帮助积累项目经验。经济科学社《现代中国经济学大典》(英文版)等项目从各编辑部门抽调青年编辑参与,在项目实践中实现“传帮带”。通过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让青年编辑亲身参与出版各环节,了解出版流程和要求,切实提升实际能力。

聚焦优势板块 构建特色学术出版格局

■王 焰(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董事长、社长)

学术出版因其承载了满足国家社会对原创性、前瞻性知识消费需求的功能,承担了促进知识创新、思想传播、文化传承的使命,在构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大学出版社依托母体大学丰富的学术资源、优质的作者团队及庞大的读者群体等先天优势,是学术出版的主阵地。

聚焦优势板块,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自主知识体系。首先要做好顶层设计,服务国家文化发展战略需求。大学出版社应强化学术出版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为学科建设沉淀精品提供出版服务;聚焦具有重大学术价值和文化意义的项目,注重学术出版的“大项目”布局,突出原创性、专业性、学术性,统筹调动资源,推动重要图书项目落地实施,为助力“三大体系”建设提供成果载体与传播渠道,为大学学科的发展和声誉提升提供有效支撑。如北京大学出版社的“儒藏”丛书、浙江大学出版社的“中国历代绘画大系”等,即大学出版社聚焦国家战略需求、以学术出版的形式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创造性总结的典范。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十四五”期间重点策划的“汉字文化思想传承”丛书,立足国家文化建设和中华文化传承发展的需要,为“汉字文化圈”乃至全世界的中文读者认知中国文化传统,提供新视角、新方法、新资料。

依托学科优势,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学术出版品牌。大学出版社是高校“双一流”建设的重要参与者和实践者,一方面大学出版社策划母体高校重点学科的选题、出版优势学科的学术成果等,是助力母体高校进行一流学科建设的重要路径。另一方面,出版社充分发挥学科辐射作用,整合各种优质资源,有助于构建特色学术出版品牌,建立高水平出版体系。如清华大学出版社的计算机、理工类图书,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的“大飞机出版工程”等,都是大学出版社服务母体高校“双一流”建设的范例。依托华东师大教育学的“双一流”学科优势和学科建设平台,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成立了教育学出版中心,成为上海首批被授牌的专业学术出版中心,着力于打造一流的专业学术出版高地。

坚持学术原创,推动特色学术出版“走出去”。一方面,学术出版应当树立世界格局,积极融入全球学术研究,展现中国形象。如清华大学出版社与爱思唯尔、施普林格等国际知名学术出版机构合作,持续将中国的前沿科技成果推向世界。另一方面,学术出版应当传播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华东师大教授叶澜主编的“生命·实践”教育学论著系列,是对教育学整体形态进行当代重建的中国原创,2018年《回归突破:“生命·实践”教育学论纲》发行英文版,成为面向世界发出当代中国教育学声音的代表之作。

建立高水平的编辑人才队伍,保障高质量的学术出版。出版社要在全社层面实施“人才强社”战略,科学规划人才梯队,优化人才储备制度和导师制人才培养机制,通过传帮带、组织培训、岗位晋升、论文评比等方式,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出版社要鼓励青年编辑在开发选题、埋头审稿的同时总结工作经验,引导其在专业化、职业化发展上更进一步。此外,要建立符合学术出版规律的编辑考核制度,让编辑在从事精品学术选题策划和生产中无后顾之忧,从“要我做”转变为“我要做”,激发编辑创新力,成长为符合时代需求的复合型学术编辑。

当前知识服务、融合出版、数字出版等新业态推动着学术出版的转型升级,出版业应当加快推进融合创新,顺应和把握内容生产传播方式变革的历史潮流,变革产品形态、出版业态和发展状态,真正实现科技创新助力学术出版。

守正创新 推动学术出版高质量发展

■韩 筠(高等教育出版社副总编辑)

学术出版是出版业的核心板块之一,在出版界被誉为“皇冠上的明珠”。学术出版专注于学术成果的记录与转化、知识的传递、科技传播与文化传承,对推动人类思想解放和社会文明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推动学术出版的高质量发展,应从四方面着力。

积极履行学术出版的社会责任。学术出版应以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为己任,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刚刚获得第五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的“生态系统过程与变化丛书”,是高教社精品化战略的成功实践,充分展现了选题策划的精准性和前瞻性。清华大学出版社在科技出版方面策划出版了一系列代表我国相关领域最高发展水平的学术著作,如“智能制造系列丛书及知识库”首次创立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智能制造知识体系。

持之以恒打造学术精品力作。学术出版应紧跟学术研究和科技发展,围绕多学科研究成果和国家战略发展前沿领域,对标世界一流水平,坚持开发高品质原创选题。科学出版社制订了中长期的选题规划,形成了一套打造学术精品图书的管理措施,使出版社在多个学科或领域形成了良好的品牌和优势。商务印书馆近年来推出了一系列大众学术系列,如《发现自然之美》等,致力于普及学术知识。高教社与国际知名学术出版机构合作出版的“当代科技前沿专著”系列,迄今已出版近200种,连年入选国家文化出口重点项目,多部专著入选“一带一路”合作出版典型案例。

增强学术传播的国际影响力。学术影响力的提升不仅在于学术论文的数量,还在于对学术发展趋势的影响、理论层面的卓越贡献。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通过30年的海外合作出版,采用先进的科技手段不断创新,与海外学术界良性互动,在国际舞台上树立了品牌。高教社的“前沿”(Frontiers)系列英文学术期刊以高水平的期刊集群化建设,打造学术发表的主场优势,广泛传播中国的学术成果。要不断加强与国际知名出版机构的合作,努力实现优势互补和共赢,增强学术传播的国际影响力。如高教社策划出版的“非线性物理科学”系列丛书由非线性科学领域的知名学者担任主编,编委会成员来自世界各地,在学术界具有重要影响力。丛书凭借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以及优质的作者团队,成为国际学术界关注的重要出版物,对推动非线性科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以数字化赋能推动学术出版高质量发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为出版赋能,已成为各家出版社的共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致力于将数字信息运用于学术生产的全过程,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推进学术研究的发展。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明确深耕学术出版的数字化融合,出版社数据库云平台汇集“中医疫病古籍整理数据库”等7个学术专题数据库,形成学术出版数据库“集群”。再比如,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发布《出版业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指南》团体标准,推动出版人在新技术领域深入思考。大象出版社2023年6月与施普林格·自然集团签订“中国汉学研究史论丛书”中英文同步出版协议,是国内首家与OpenAI达成间接合作的出版社。中华书局古联公司联合南京农业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推出“荀子”古籍大语言模型。

高教社高度关注生成式人工智能等创新技术的发展,积极探索AI在自动化编校、智能审核、智能营销与服务等领域的应用,2023年7月与华为云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积极推进出版业务的深度融合和提质增效。高教社将继续与中国学术研究同发展共成长,以学术出版的高质量发展提升我国科技硬实力和文化软实力,推动我国学术出版走在世界前沿。

依托母体高校优势 打造特色学术出版品牌

■秦茂盛(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副总编辑)

学术出版,作为知识传播与学术创新的核心环节,承载着推动学科发展、增进文化交流、提升国家学术话语权的重任。大学出版社作为母体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主动融入高校发展大局,服务学校事业发展,做好做实特色学术出版品牌。

充分发挥母体高校优势。大学出版社应该充分利用好母体高校的专家优势和人才优势,建强自身编辑人才队伍。编辑人才是学术出版的核心力量,他们的素质和能力直接影响到出版物的质量和水平。大学出版社应该注重培养和引进母体高校高素质的编辑人才,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发展机会。通过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编辑人才队伍,大学出版社可以为母体高校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弘扬大学文化,打造特色主题出版。大学文化是大学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大学出版社要发挥自身优势,主动弘扬与宣传大学文化,深挖大学富矿,组织编写反映大学文化、科学家精神、企业家精神、教学理念的系列图书,形成自身特色主题出版品牌。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发扬自身深厚的文化积淀、强大的专家团队和诸多的校友资源,以弘扬西迁精神为核心,探索出一条符合自身发展特色的主题出版道路。

坚定文化自信,铸就文科出版高地。大学出版社应秉持严谨、创新的学术理念,致力于推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挖掘其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要紧跟学术发展动态,及时捕捉学术研究的热点与难点,面向国家社科基金、省级社科基金项目等,主动联系母校学术专家,通过整合优势资源、聚焦特色领域,构筑一批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文科学术群。大学社要主动顺应国家发展需要和高校学科布局调整,积极开发交叉学科方向系列学术专著。如北京大学出版社依托北京大学在文学理论、法学、经济学领域的学科优势,策划出版《现代中国的述学文体》《比较法研究:传统与转型》《新结构经济学》等优秀学术著作。

聚焦学科优势,树立理工出版品牌。学术著作是学术文化成果的重要形式,是知识和思想传播的重要载体。大学出版社要坚持“四个面向”,围绕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建设,面向国家重大重点研发计划、国家重点实验室、领军学者团队等,聚焦母校学科优势,发挥专业特长,有组织、有计划地出版反映最新科研成果的系列高端学术专著。如清华大学出版社坚持“顶天、立地、树人”的清华科研宗旨,聚焦航天航空、智能制造、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气候变化等战略前沿领域,策划出版了一系列代表我国相关领域前沿科技类科普图书。

提升出版质量,打造学术出版品牌。质量是出版社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大学出版社要坚守出版阵地,不断加强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强化流程管理,切实做好选题论证,主动淘汰低质选题。发挥高校专家团队作用,加强书稿外审工作,切实把好学术质量关。同时,做好人才队伍建设,提升人才技能,加强三审三校,守好质量每一关。坚持数字赋能出版,提升知识服务,从质量要效益,着力打造系列高端学术著作,建立特色学术品牌,不断提升学术影响力。

加强合作交流,促进共同发展。大学出版社服务于国家教育事业,彼此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要加强务实合作,依托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共同打造大学出版学术资源库,打通学术壁垒,实现共建共享,杜绝重复出版和低水平学术著作。统一的学术资源有利于资源整合、精准化宣传和营销,从而实现学术出版价值最大化。资源库建设要充分考虑各出版社之间的利益,合作共赢、同谋发展。此外,要加强版权保护,防止资源流失、侵权事件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