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陆春祥其人其文
来源:中华读书报 | 王必胜  2024年03月31日10:02

陆兄春祥,富春江畔桐庐人氏,早年师范大学毕业,上过县属高中的讲台,后从业新闻,干得风生水起,业余时间情之所至,或心血来潮,捉笔为文,多以杂文随笔面世,自认为玩文字,业余“打酱油”。然,一玩不可收拾,一下子放了多个“炸弹”,在文坛有了声响。约二十年前,他频频出手,时评杂谈、散文小品,单篇专栏,等等,而杂文随笔,掷地有声,2010年,以一本《病了的字母》,捧得当届鲁迅文学奖。

一位业余作者,自诩玩文学的人,不承想“一鸣惊人”,令人刮目。其实,他是老资格的新面孔,上世纪90年代,在浙江省内外、大小报刊上发表了不少杂文随笔,开过专栏,并有多本作品集出版。进入新时代,他井喷似爆发,出版了十多部散文集。他苦读名著,勤奋著述,厚积薄发,可谓文坛劳模。二十年来,他创作出版二十多部作品,其书名就是一组美丽词语集萃——《新子不语》《字字锦》《笔记中的动物》《太平里的广记》《云中锦》《柏拉图的斧子》《水边的修辞》《〈论语〉的种子》,以及《天地放翁——陆游传》等等。

认识春祥,说自然也偶然,“鲁奖”后他文名日隆,因我每年编一本散文选本,关注散文随笔现状,也挑剔地看取时下散文模样。春祥的文章,有识见,多文气,雅致、温情又不乏风骨,或者说,有传统文章的学理气象,有现代意识的情怀表达,又契合读者的审美需求。在散文流于平庸叙事,缺少思想力度和文体变化的当下,辨识度较高的作家作品,自然为一些选本青睐。说偶然,因各类文学活动,不时在江浙文化昌明之地举办,哪次会上,哪个场合,或点头相识,或失之交臂,都有可能,以文结缘,喜爱同好文字,爱屋及乌,颇生好感,何况他是一个有趣而较为纯粹的文人。

他笔名布衣,很特别,接地气。布衣野老,古意幽幽,淡泊闲适。初见他时,一顶平角方帽,淡框眼镜,短短胡须,热络随意,有如邻家弟兄。春祥以杂文随笔出道,文章关注民生,有思想,有锐气,激浊扬清,也接地气。其人其文,布衣之说庶几近之。后来他一头扎进史书典籍中,以大量笔记体文字和人文化散文,称誉文坛。他出版的二十多部大作可分两类,一是写古代有情怀、有修为的人物,观照传统人格的独立精神,发掘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当代意义,宏富雅致,文气盎然。再是,从人文地理视角,书写山川形胜在不同时空下的人文风采,文化情怀,客体是美,而主体是发现美,美美与共,成就了他多部人文自然的笔记美文。如《九万里风》《连山》《水边的修辞》中的篇章。

春祥的文字耐咀嚼,源于读书多,读史书啃闲书,“多识于鸟兽虫鱼草木”之类,又勤于思考。与他同行,每每有关历史地理问题,他是活字典。一次在浙南缙云,那里古迹多多,历朝历代,有理学家朱熹、书法家李阳冰史迹,还有春秋的倪翁洞,远古的轩辕皇帝轶事,他都能为大家作些普及。为了笔记体散文写作,他对史书掌故尤其下苦工,有关文献、史实、轶事、掌故等,抉幽发微,广搜博取,不虚妄又不失其真,是高难度的写作,春祥是知难而进。宋人洪迈《容斋随笔》,七十多部1200多则,他通读多遍,文言古语,不用说弄懂,完整地读下来,硬功夫岂可了得。在回答《文学报》专访时说,“74卷的《容斋随笔》,三十年里,我至少系统读过三遍,第三次阅读,终于忍不住,写了两万多字的阅读随笔。”他读《酉阳杂俎》《东坡志林》《梦溪笔谈》,王阳明的《传习录》,刘基的《郁离子》等等。如此用力研读,从典籍、元典中,激发写作灵感,环视文坛,极为鲜见。他晚近大体量的笔记体系列,张扬了散文随笔新路径,人文传统与现代精神融合,激活典籍,风华自足,不只是文本意义的探寻,也是当下散文对传统人文精神的一次回望。他说,散文三要素:“文采、思想、趣味,一个都不能少。”记不清最早读他散文是哪一篇,而《霓裳的种子》洋洋逾万言,说古论今,旁征博引,唐人诗意,史传人物,皇上臣民,风习传说,熔于一炉,是陆氏史传散文的代表。他写孔孟老庄一众人文先贤,不独为他们立传,张扬人文先祖精神遗产,也为散文的思想性作了有益提振。近二三年,他的散文集由多个出版社出版,一些单篇也屡屡在南北大刊物上问世,有人笑言,如此高产,一不小心成了“陆春祥现象”。

桐庐是春祥的衣胞地,他说自己是从乡野走出来的读书人,反哺养育那方人文厚重的乡土,念兹在兹。一条享誉人文风华的富春江,心心念念,也是他的骄傲,他文学版图上的故乡,他写过多篇关于富春江和桐庐的文章。四年前,在县上大力支持下,富春江畔大奇山下,一个古树环绕的村子,他成了富春庄庄主。五幢不高的徽派建筑,一个池塘亭台围拥的小院,春花秋月,四时佳兴,有亭翼然,他取名为自然亭。这个小小的山庄书院聚集了当下五十几位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主的手模,成为一方响亮的文学圣殿。远远望去,那条流注人文历史的富春江,有桐君药祖、严光钓台、名臣范仲淹、大画家黄公望等古代名士的行迹,人文风华加持了山川形胜,也开启了桐庐的文学胜景。开张不到三年的富春庄,有驻会作家数十人,多次举办文学活动,并开办了少年文学院,两届学生有五十多部作品发表。作为庄主的他,想把这个文学场地,办成“长三角”一带青少年文学研学基地,文学高地。

山庄不远处,大奇山下一大片空地上,生长着细绒绒约一米多高的草本植物,铺陈出一幅偌大密匝的地毯,据说这是舶来物种纷黛乱籽草。在这个山水滋润的空旷地方,远观江,近亲山,城市烟火,山庄文气,成为独特一景。春日,春祥游于此,触景生情写成一美文,我是从报上读到的。实地到访富春庄,他陪我去草地观赏,初冬景象,草籽染秋,走近那块优美景观,春祥抚摸片片草棵,在花草丛中慢慢前行:一个热爱自然、情怀悠悠的散文家背影,在故乡山水中定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