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ChatGPT不可能终结文学
来源:文艺报 | 周艳艳 陈 海  2023年09月22日09:00

自诞生之日起,作为概念的“文学”就一直受到文学实践的挑战。时至今日,一系列经典文本构成了精英文学的基本脉络,造就了以语词符号为基本辨识模式的文学基本场。然而在北美媒介生态学和新文本主义兴起后,文学活动涉及的物质媒介逐步进入研究视野,成为理解文学的重要一环。尤其是自上世纪中叶发轫的数字媒介,深刻改变了文学的物质和符号存在形态,激发出以网络文学(1998)为代表的新文学实践。与此同时,美国学者希利斯·米勒2001年在《文学评论》发表的《全球化时代文学研究还会继续存在吗?》一文指出,“电信王国”时代文学的危机,成为学界讨论“文学终结”问题的导火索。之后几年,国内学者纷纷撰文,形成了国内新世纪第一次有关“文学终结”问题的大讨论。近年来出现的ChatGPT更是激发出有关“文学终结”的第二次大讨论。

如果只选择一个热词理解当下人工智能对文学的颠覆,非ChatGPT莫属。作为最成功的大语言模型,ChatGPT自出现起就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这不仅源自它强大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因为它令很多人产生了职业将被取代的危机感。早在2018年,普林斯顿大学的爱德华·费尔滕就提出了“职业AI暴露指数”(AIOE)这一概念。在他2023年最新的研究成果中,文学、历史、法学、哲学、社会学、政治学等人文社科领域的教师们面临极大的职业风险。伴随着人工智能的各种应用不断涌入艺术和文学实践,文学艺术是否会被AI取代?这一问题引起文论界学者的极大关注。近年来,文论领域频繁召开有关人工智能的学术会议,围绕人工智能对文学的挑战进行探讨。总体来看,学者们较为一致地强调了两点:第一,文学是不可取代的。理由是机器不具有情感、创造、想象力等。第二,文学面对AI的挑战,应该有一定的改变,但最终还是不可取代的。对文学研究的态度也相似:即便在ChatGPT时代,文学研究依然非常重要。作为文艺研究学术共同体中的一员,我个人对上述观点保持情感上的赞同。然而在文艺研究的“外人”看来,这样的观点是否有“王婆卖瓜,自卖自夸”的嫌疑?如何理性而审慎地面对人工智能对文学的挑战,是当前文论界和创作界需要直面的重大问题。

ChatGPT到底会不会终结文学和文学研究?从语言层面看,这个问题首先要解决三个关键词:ChatGPT、终结、文学。ChatGPT属于技术,即便ChatGPT采用的技术远超以往,即便随着深度学习模型的完善、大模型商业化应用的实现,ChatGPT归根结底还是一种技术。终结是对二者关系的描述。文学则最难定义。我们姑且先用一般约定俗成的内涵。三个关键词构成的问题实质是对技术与文学的关系判断。这当然是一个很大的话题。我们从文学的本质、ChatGPT能否由“技”入“道”、未来的文学形态三个问题来尝试回答。

首先,文学的本质是什么?这个发问有“本质主义”的嫌疑,在后现代主义文论大行其道的今天似乎并不那么新潮。然而作为一个发问,它可以不必期待得到一个“文学是……”的独断论回答,而是可以期待进行关于文学的现象学描述,其核心在于考察不同时代被称为“文学”的活动是如何依靠操作者完成的。从这一角度来看,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就会浮出水面:操作者并不是仅仅依靠体验、想象、虚构等内在的心理过程就能创造文学作品,他必须掌握某种操作技术来实现文学活动,以此抒发志趣、追求自由。这一技术大致可以分为两个层面:文本技术和媒介技术。文本技术是指完成文学文本需要掌握的技术,比如诗人要掌握作诗的技术,包括掌握节奏、音律、字词、语法、前人惯例等;小说家要掌握写小说的技术,包括掌握大纲写作、结构安排、描写技巧、悬疑设置、故事起承转合的具体方法等。媒介技术则是指支持文本存在和传播的媒介生产技术,如造纸术、印刷术、网络传播技术等。因此,“文学是什么”的发问就变为考察在每个具体的时空操作者如何使用文本技术与媒介技术来完成一部作品,即文学的技术性如何表达的问题。

这显然也是一个太笼统的大问题,但我们却不得不如此发问。因为只有用“技术”才能概括古今中外所有的操作者在各自复杂的写作状态中使用的不同实践动作。但使用“技术”这一词汇非常容易引起误解,因为技术往往会被人设想为一种外在于操作者主体的“工具”。特别是进入工业时代,现代技术在人文知识分子的批判视域中经常被视为“邪恶”、反人性的。而在文艺领域,大量文学作品对公众的技术启蒙往往以技术压迫、奴役乃至毁灭人类为主题,令大众对机器以及机器背后的技术敬而远之。这一误解正是产生“文学终结”意识的根源:ChatGPT将会取代作家、批评家,人的文学终结了,AI文学将会兴起。大家恐惧的逻辑是:既然文学离不开技术,作为数字技术巅峰的AI迟早会反客为主,成为文学创作的主导。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引入“技”“道”观念来考察ChatGPT的创作活动。

根据技道关系,可以把文学分为两类:一类是道胜于技的文学,一类是技胜于道的文学。前者偏重作者的思想、精神、心灵的表达,是“解衣槃礴”之作;后者则偏向韵律、词语、结构的完善,是精雕细刻的模仿。在ChatGPT出现之前,这两类文学的实现都需要作者投入大量时间去磨合心灵与技巧。但在ChatGPT出现之后,技胜于道的文学将被其取代。因为文本技巧和媒介技巧可以被算法提炼、打磨,越来越纯熟。最终算法可以忽视技巧和心灵的磨合过程,只突出技巧,写出语词运用非常娴熟的机器作品。目前AI创作在文学技巧方面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从2017年轰动一时的微软小冰到2023年的文心一言,国内AI在文学表达技巧方面取得了巨大进步。如2017年微软小冰诗集《阳光失了玻璃窗》中的《雨过海风一阵阵》:

雨过海风一阵阵

撒向天空的小鸟

光明冷静的夜

太阳光明

现在的天空中去

冷静的心头

野蛮的北风起

当我发现一个新的世界

这部作品中使用的雨、海风、小鸟、夜、太阳等词语虽然具有很强的意象拓展空间,但它们的组合却几乎毫无逻辑可言,影响了整首诗的意象生成。这一现象暴露出小冰的算法在字词组合的技巧方面存在明显缺陷。文学以文本技术为基础,因此这些诗歌在文学层面是失败的,更不要说由技入道了。然而2023年3月27日上线的百度“文心一言”大数据模型这样模仿李白的诗:

白云下月湾,酒杯映碧山。

独倚松间月,乱敲古琴弦。

山鸟唤清风,风舞桃花红。

夜深人未静,醉看溪水东。

飞瀑映繁星,山影摇清歌。

天地一壶酒,醉梦诗无边。

流年似箭飞,岁月如烟散。

世间万象生,我心独醉闲。

云海翻诗篇,碧山藏古篇。

醉卧松间月,梦醒花自眠。

相同的提示词,ChatGPT回答的结果是:

皎月初生照江光,

湖波微荡入眼庄。

金风四起山色动,

酒杯盈满舞袖扬。

挽弓搭箭千钧力,

胸中壮志如虹彩。

乘风破浪追逐梦,

逸兴无穷任逍遥。

登高望远心自得,

飞翔万里自由翱。

执手共赏天地间,

流云漫卷映明朝。

相比较而言,文心一言的作品优于ChatGPT的作品。这首诗利用了李白诗歌的经典语词,而且能够将这些语词进行娴熟的技术搭配,在文学的文本技术层面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全诗内容表达流畅,立意明确,并以此为基础引发了不逊于人类诗歌的意境:“醉看溪水东”“醉梦诗无边”“梦醒花自眠”等表达的丰富内蕴可以带给读者无穷的想象。值得强调的是,ChatGPT的结果只是进行了一次发问,还没有展示出ChatGPT的最大优势:可以经由人机对话对结果进行训练,最后无限贴近读者的精神需求。既然文本技巧娴熟,又能表达一定的意境,是否可以说ChatGPT可以取代人类作家呢?

目前还不能这么说,虽然ChatGPT似乎不需要作者,只需要提示词就能够生成作品,但其实质是对人类创作技术的模仿。因为ChatGPT(4.0)所谓“自动生成”式的“创造”,实质是将以往所有文学文本作为一个巨大的互文系统,进行深度学习:以人工神经网络为架构,教机器像人脑一样进行学习。ChatGPT的优势在于,可以迅速识别语料的特征,并且提取这些特征进行输出。它的算法基于文本经验,目的是进行巧妙的词语拼贴,因此会出现非常类似人类作家的AI文学作品。读者之所以觉得这样的作品是“诗歌”,只是因为其语言特征符合以往诗歌的特征。然而,一首诗最为重要的并不是具备诗歌的形式或语词特征,而在于是否具有“诗意”。“诗意”来自人的心灵境界,它虽然由语言表达出来,但绝不会等同于语言本身。因此,即便大语言模型可以穷尽所有中文词汇的排列组合,也不可能复现李白的诗意。缺乏诗意的文学只能是机器文学而非人的文学。诗意,而非技巧,正是人类作家不可被ChatGPT取代之处。反过来,越是强调文学的技术性,作家越是能够被ChatGPT所取代。

综上,我们终于可以回答这样的问题了:ChatGPT会终结文学吗?它的出现又会如何影响文学呢?一旦我们仅仅将文学视为技术活动,一旦大语言模型不断逼近人类的文学技术,一旦读者将技术表达认同为文学核心,一旦文学变为可以穷尽的语词排列组合,那将是人类“文学”的真正终结。然而幸运的是,虽然ChatGPT等诸多大语言模型都娴熟掌握了文本技巧,但它们都没有“灵魂”,并没有一颗能够体验“道”的“心灵”。它们的文学作品只是冰冷的、没有诗意的语言空壳。因此未来文学的希望就在于人类作家摆脱语词技巧,锤炼自身独一无二的精神。用道胜于技的文学取代技胜于道的文学,用直击灵魂的文学取代卖弄技巧的文学,这才是人类文学可能的未来。

(周艳艳系陕西艺术职业学院基础部副教授,陈海系西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