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沙漠之光》
来源:中国作家网 | 毛玉山   2023年03月20日12:19

《沙漠之光》

作者:毛玉山 

出版社:安徽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年2月

ISBN:978-7-5396-7577-0

 

内容简介

这部报告文学讲述的是治理沙漠的科学家刘铭庭在南疆沙漠里奋斗60余载的治沙经历。刘铭庭曾获得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三项大奖,2019年获中宣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最美奋斗者”称号。

刘铭庭一生研究红柳和治沙,代表着我国红柳研究方面最高水平。他发现了5种红柳新种,发明了红柳高产育苗技术,并利用“引洪灌溉”技术,使南疆的红柳植被发展到500余万亩,为新疆的生态环境治理做出了杰出贡献。他发明了红柳大芸种植技术,使南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结合。在他的带动和指导下,整个和田地区发展了50万亩红柳大芸,几十万沙区农民因此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

作品通过对这样一位时代楷模形象的塑造,为弘扬爱国精神,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爱国情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了强大的爱国力量。

 

作者简介

毛玉山,中国报告文学学会理事,新疆作协理事,新疆报告文学学会会长。出版有长篇报告文学《生命之光》《华联岁月》《沙漠之光》《准东崛起》四部、报告文学集《情洒西部》《西部情怀》两部。以扶贫攻坚为题材的中篇报告文学《梦圆柯坪》,发表在《光明日报》《回族文学》等报纸杂志上;中篇报告文学《塔克拉玛干的呼唤》,发表在《西部》2021年第一期“建党100周年征文”头题。

 

节选

引子:令人担忧的荒漠化现状

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危害较严重的国家之一,荒漠化土地面积为262. 2 万平方千米,约占国土总面积的 27. 31%,近 4 亿人口受到荒漠化的影响,这严重威胁着我国生态安全和中华民族的生存与发展。 我国的荒漠化治理总体形势是,20 世纪 90 年代末“破坏大于治理”,局部得到控制,总体上还是在继续恶化。 国家高度重视荒漠化治理工作,2000 年制定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和一系列惠农治沙政策,荒漠化和沙化得到初步遏制,但仍处于“治理和破坏相持”状态。

中国八大沙漠的现状是,有的在缩小,有的仍在扩大。 我国第一大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2009 年沙漠面积为 35. 73 万平方千米,2019 年为33. 76 万平方千米,十年间减少了 1. 97 万平方千米;第二大沙漠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是固定、半固定沙漠,治理相对容易一些,2009 年为5. 68 万平方千米,2019 年是 4. 88 万平方千米,十年间减少了 0. 8 万平方千米。 通过有效治理和控制,我国沙漠面积有所减少,荒漠化治理出现了令人欣慰和可喜的现象。 但总体形势仍不容乐观,如第三大沙漠巴丹吉林沙漠,十年间却增加了 1. 17 万平方千米,腾格里沙漠增加了0. 11 万平方千米。 特别是柴达木沙漠,2009 年面积为 1. 7 万平方千米,2019 年为 3. 49 万平方千米,十年间增加了 1. 79 万平方千米,这些现状十分令人担忧。 由此可见,中国的荒漠化形势还十分严峻。荒漠化治理是一项任重道远的长期工程,环境保护和治理作为一项基本国策,需要更多的科研人员投身到这项事业中来。 为此,我采访了一生奋战在治沙一线的我国著名治沙专家刘铭庭教授。

在采访刘铭庭教授的那些日子里,随着他在沙漠里留下的那一个个、一行行深深的脚印,我了解到他在治理新疆三大沙漠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和成功经验,走进了他对一百多种治沙植物的发现、研究和应用的奇妙世界,特别是他抛家舍业,战斗在治沙一线六十余年的奋斗精神,让人感动至深。

我就是想通过他的奋斗精神和取得的科技成果,激发全国人民的爱国情怀和奋斗意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起更多的力量,特别是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和我们的绿色家园上,做出更多的努力和贡献。

现在就让我们走近刘铭庭,走进他那个浩瀚无垠的沙漠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