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芒果园里的女村主任
来源:中国青年作家报 | 李青松  2021年07月13日08:29

听说我们走进了那片芒果园,凌丹玲骑着一辆电动车赶来了。电动车不同于摩托车,摩托车跑起来嗷嗷直吼,像是一头狮子,有一种蛮霸的野性。电动车则没有喧嚣张扬之气,给人感觉,低调沉稳,冷静从容。她把电动车停在芒果树下,自我介绍说,她是石平村的村主任,有什么事情跟她说就行。她说话轻声慢语的,节奏如同澄碧湖微微皱起的水波。我诧异地打量着她——唉,无论如何,眼前这位文静的女子,与野性的跑起来嗷嗷直吼的摩托车是难以匹配的呀!

嗯,这就对了——电动车的特质符合她的性格。什么样的人,就会选择什么样的交通工具。就像什么样的人,就会选择什么样的人生。

然而,从事乡村基层工作,光靠低调沉稳够吗?光靠冷静从容够吗?光靠讲道理够吗?或许,有的时候,也需要吼一吼才能解决一些棘手问题呢。不过,我面前的这位女子,从面相来看,恐怕无论如何,也是吼不起来的吧。

澄碧湖岸边的芒果正值盛果期,在果园里穿行,一嘟噜一嘟噜的青芒果,时不时碰头。“你们来得不是时候,芒果还要等一个月才能成熟。”她说,“我们这里的芒果个儿大,味儿美,是最好吃的。”说这话时,她的眼睛里充盈着满满的自信。

澄碧湖生态地位非常重要——它是右江流域的一颗明珠,也是右江城区人口的重要饮用水源。在地理区位上,这里属于干热河谷地带,是中国芒果适生区。这里的芒果到底好到什么程度,还真是无法具体描述。但是,从凌丹玲的眼神里,我们已经有了一个基本的判断——此处芒果的品质和味道应该是毋庸置疑了。

我注意到,凌丹玲的帽子有点特别——后端缀着一面纱巾,似乎重点保护的是头的后部——有点像是养蜂人戴的那种帽子,不过,面部没有那层罩子。或许,这种帽子的功能,主要是防止蚊虫叮咬人的后颈吧。我本想问问这个问题,却话到嘴边,终于还是没有问。

凌丹玲1978年出生,大学学的是外贸经济,可是,毕业后她却回到石平村。当年,邓小平、张云逸、韦拔群等先辈带领穷苦人闹革命的红色老区,似乎与外贸经济这个词离得远了点。然而,她知道,红色老区更需要改变,更需要跟时代同步发展。于是,当她面对许多选择时,却放弃了所有的选择。

凌丹玲先是担任村里团支书。2021年2月,当选村民委员会主任。这些年,村里年轻人或者出去打拼闯天下了,或者上了大学毕业后留在城里发展不再回村了。唯有这个凌丹玲逆向而行,偏偏回到村里。从她坚毅和执着的目光里,村民们看到了某种不一样的东西,那不一样的东西里或许就有石平村的希望和未来。于是,村民们齐刷刷把选票投给她。

凌丹玲家里六口人。父母均是农民。她家有50亩芒果园,10亩油茶林,40亩湿地松。还养了23头山羊。山羊是黑山羊,个个生猛。除了丈夫的工资外,每年家庭收入都在30万元左右。在村里盖了一座白色的小楼,有一辆农用车,也有一辆客货两用的面包车。一家人其乐融融,早就过上小康生活了。她本可以随同丈夫,举家搬到百色城里,但她对城里不感兴趣。石平村的一切已经融入了她的血脉中。她的根在这里,她离不开这里的山,这里的水,这里的人。

作为村主任,凌丹玲考虑更多的是村里经济如何发展,村民医疗保险如何完善,村里的道路、桥梁如何建设,村里脱贫家庭如何防止返贫。

石坪村位于澄碧湖岸边。全村1141口人。早年间,村里经济以种植甘蔗为主。由于长期反复耕作,导致陡坡地水土流失甚为严重,土地越耕越薄。雨季,山上的陡坡耕地泥沙俱下,河水暴涨,灾害不断,农舍农田被淹被毁情况时有发生。

石平村人终于认识到,生态是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于是,村里制定村规民约保护森林,修复生态。特别是国家出台了退耕还林政策后,石平村抓住机遇,2015年,退耕还林还2100亩,把过去的甘蔗地全部退耕还林。同时,封山育林措施跟进,让生态自我修复,取得了显著成效。经过多年的努力,稳定的生态系统正在逐步形成。澄碧湖水库里的水,如同自己的名字一样澄碧。生物多样性明显丰富了。多年未见的白鹇、穿山甲又重现了踪影。野猪、猕猴多起来了。当然啦,野猪和猕猴下山拱食、偷食,干些糟蹋果园和农作物的勾当也是常有的事。

生态不保护不行,经济不发展更不行。然而,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常常是一对矛盾,如果两者关系处理不好,就会产生一系列问题。

由于石平村处在澄碧湖库区,属于自然保护区范围内,这就给当地经济发展带来很多限制。凌丹玲跟我讲出了自己憋在心里很久的困惑。她说:“原有的机耕路,年久失修,我们打算投资用水泥硬化路面,可是上级有关部门不容许硬化,说是违反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规定。可是,路面不维修不硬化的话,秋天收获时,就有许多不便,农用车进不去,芒果等果品拉不出来,只能人工用担子担出来,费工费时间费力气,增加了生产成本。”

我一时不知该说什么,只是瞪大眼睛听着。她笑了,说:“不过,村民从不把自己的力气算钱。”她用双手挑了挑帽子后面缀着的纱巾,继续说,“但是,我想不通啊,我们村一直坐落在这里,机耕路也是早年修的,保护区建立之前,那条路就已经存在了。有了保护区后,路却不准维修不准硬化了。哈哈哈!”

凌丹玲告诉我,下一步,村里将重点发展种桑养蚕产业。她说,从她考察的情况来看,种桑养蚕适合石平村的实际情况——澄碧湖库区农作物和树木不能施农药,不能施化肥。种桑养蚕正好就是这样的项目。另外,她还打算发展电商,把村里芒果和油茶果都销出去。让村里人都过上富足、美满、幸福的生活——这是她最大的心愿。

凌丹玲喜欢读书,尤其喜欢读励志方面的书,只是每天忙于村委会事务,以及家里农活,真正静下来读书的时间只有晚上睡觉前的半个小时了。由于经常去镇上开会办事,她意识到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有待提高,就在网上买了《高情商聊天术》《精准表达》,看看书里有什么可以借鉴的表达技巧。她敬佩的人是自己的父亲。她说,父亲虽然是农民,每天有干不完的农活儿,但对她的要求非常严格,常给她讲一些做人的道理。

太阳落山之前,我们必须赶下山去。因为芒果园与澄碧湖的中间地带是一片泥滩地,人走在上面呼呼冒水泡,险象环生。临别时,凌丹玲将一根竹竿递给我,嘱我走路千万小心。我们深一脚浅一脚,往山下走。回眸时,她还在芒果树下向我们招手。

(李青松,生态文学作家。中国作家协会报告文学委员会委员、第六届鲁迅文学奖评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