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蒋风教授新编《中国儿童文学史》学术研讨会顺利举行
来源:浙师大儿童文学研究中心 | 任超  2021年07月01日11:41

研讨会现场

6月26日,蒋风教授新编《中国儿童文学史》学术研讨会在浙江师范大学图文信息中心七楼报告厅举行。浙师大原校长、国际格林奖获得者蒋风,浙师大副校长潘慧炬,复旦大学出版社副总编辑兼学前教育分社社长张永彬,浙江省社科联科普处处长王三炼,浙师大学术委员会专职副主任高玉,社科处处长冯昊青等出席会议。本次会议由浙江师范大学主办,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浙江师范大学儿童文学研究中心承办,人文学院院长葛永海担任主持。来自全国各大高校的30余位儿童文学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并做主题发言。

浙江师范大学副校长潘慧炬致欢迎辞,他介绍了浙师大作为儿童文学培养基地的基本情况,并高度肯定蒋风教授对中国儿童文学发展做出的贡献。

复旦大学出版社副总编张永彬代表出版社向蒋风教授致敬。他首先回顾了本书的编写历程,新编《中国儿童文学史》耗时3年,集结了国内优秀学者,增加了最新的研究视野,全书的结构得到了优化,作品的解读更为丰富,他认为,蒋风教授在培养儿童文学工作者、研究者的同时,坚持每隔十年对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进行一次梳理,这种学术精神令人动容。

浙江师范大学原校长、“国际格林奖”获得者蒋风致辞,他首先对出版社、学校领导、与会专家学者以及会务组的工作人员等全体同志表示感谢。自从13岁当“小老师”开始,他便爱上了儿童文学,在“光荣的荆棘路上”风风雨雨走过了70多年。他认为,人的一生中,能做好一件事情便足矣,因此他一直致力于中国儿童文学事业的探索。“人在平凡中要活得有意义,怎么才有意义呢?就是要有梦想,有梦想就有追求,有追求就会出现奇迹。”今年已经97岁的蒋风老师,将自己看作“90”后的追梦人,想要再做几件与儿童文学相关的工作,并希望梦想能在现实中开出花来。

第一场研讨会由浙师大儿童文学研究中心教授周晓波主持,太原师范学院教授崔昕平担任本场的评议人。

浙师大儿童文学研究中心教授韦苇首先发言,他追溯了1978年蒋风教授在浙师大首次开设儿童文学专业并招收研究生的历史,肯定了蒋风教授的远见卓识。随后,韦苇认为,蒋风先生出于儿童文学基础理论建设的重视,充分完善儿童文学图书资料的储备,本校学者则在其影响下,先后出版多部中外儿童文学史,弥补了儿童文学自来无史的缺憾,使浙师大得以成为中国儿童文学史研究的重镇。韦苇提出,一部文学史的公正、完整、稳妥是读者首先期待的。蒋风先生作为长者、前辈,见证了本书的发展,在编写资格上无可替代。另外,《中国儿童文学史》的编写也是对中国文化安全的一份保障。通过文学史的记载,可以从侧面证实中国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历程。

温州大学教授吴其南带来题为《谈谈“我从哪里来”和“我是谁”》的主题发言,他首先从资料的搜集和鉴别两方面阐释了文学史写作的难度。吴其南认为,儿童文学史研究的是“我从哪里来”的问题,但是要弄清楚“我从哪里来”就必须要先研究“我是谁”,关于“儿童文学是什么”的不同回答必然导致儿童文学史的不同写法。吴其南引用柄谷行人的“风景说”来探讨儿童及儿童文学的发现,从中国的文化角度来看,中国古代的成人与儿童之间缺少距离,因此中国古代的成人就是儿童;而在现代,人们通过对儿童的否定来发现儿童。他指出,关于“我是谁”即“儿童文学是什么”的研究始终是儿童文学史研究的关键,针对这一问题,蒋风老师在新编《中国儿童文学史》中已经做了许多相关的工作,同时也为后辈提供了继续深入研究的空间。

湖南师范大学教授汤素兰围绕“主体、当代、世界”三个关键词进行评述。她主张儿童文学史的写作应当摆脱对现当代文学史的简单套用,彰显儿童文学自身的主体性。蒋风教授在新编《中国儿童文学史》中对通俗、网络儿童文学的纳入,体现了当代儿童文学史写作的开放性视野。此外,汤素兰认为,新编《中国儿童文学史》以世界优秀儿童文学为参照的同时,以客观的态度叙写中国儿童文学,坚守了中国儿童文学的民族性。

浙师大儿童文学研究中心教授吴翔宇探讨了儿童文学史写作的难度与张力。他提出编写儿童文学史的难度在于儿童文学概念的模糊,因此他用“中国、儿童、文学”三个关键词对中国儿童文学概念进行了界定。吴翔宇认为儿童文学并非孤立的存在,儿童文学史写作的张力在于既要将其纳入文学史的整体文化语境中,又要确立中国儿童文学自身的主体性。

复旦大学出版社编辑谢少卿用“统一、多元”以及“共性、个性”概括了对本书的两点体会。按照唐代史学家刘知己提出的“史学、史采、史实”的史学标准,她认为新编《中国儿童文学史》遵循了唯物史观,书中既存在对作家作品的客观分析,又有对社会历史的梳理与经验总结。此外,谢少卿认为,本书将审美性与儿童性共存的作品纳入到儿童文学史当中,体现了儿童文学是人学这一思想观念。

崔昕平对本场发言进行评议,她认为文学史的书写是当代学界研究的知识增长点。自80年代以来,中国儿童文学史经历了从颠覆和解构,到建构和充实的过程,越来越切近文学史的本源。

第二场研讨会由湖南师范大学教授汤素兰主持,浙师大副教授胡丽娜担任评议人。

浙师大儿童文学研究中心教授周晓波用“生命不息,‘逐日’不止”概括蒋风先生坚持研究中国儿童文学的精神。她谈到,新编《中国儿童文学史》系统地整理了“史前、现代、当代、新世纪”四个时期的中国儿童文学史,为今后的研究编写提供了借鉴的范本。她也提出,本书存在创新性不足、内容重叠及缺少等问题,并呼吁今后的儿童文学史研究能够弥补缺憾。

湖南师范大学教授李红叶谈论了复旦版《中国儿童文学史》的价值与启示。她指出,这是一部能够引发我们与之对话,并且也不遮掩其欠缺的著作。本书反映出中国儿童文学史的重写将走向常态化和多样化,并展现了一种新的文学史观。针对刘绪源先生撰写的4、5两编,李红叶认为,新编《中国儿童文学史》加强了对文学史书写的审美标准以及对作家作品的美学分析,凸显了撰写者的个性特征。多位学者的共同编撰,增加了本书的丰富性和可讨论的空间,使本书具有高度的包容性。

贵阳学院副教授马筑生认为,中国儿童文学史书写始终受到三种话语霸权的控制——汉语霸权、西方话语霸权以及精英话语霸权。我国的儿童文学应由传统的民族史观,转变成多民族的多元文学史观。在当前中国儿童文学的研究,置身于以西方认识为主体的语境之下,新编《中国儿童文学史》中关于中国儿童文学史前期的编写是一种回归。最后,他提出本书中“空白期”的说法值得商榷,因为港澳台儿童文学在此时期并未受到过多冲击。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齐童巍博士围绕新世纪儿童文学史写作的新突破进行发言。他指出,相较于以往的合作编写时抹去编写者的差异,新编《中国儿童文学史》则是求同与存异的辩证统一,体现了儿童文学史写作的方法论创新。站在西方人文学科的研究视野下,众人合作现象十分普遍,齐童巍认为这样的研究模式能够发挥个人所长,更好地思索研究的问题。此外,他认为儿童文学史能够为儿童文学研究提供立足点,也能促进儿童文学的社会影响力的提升。

浙师大儿童文学研究中心倪颖玲博士认为新编《中国儿童文学史》是一次真正的文学史的重写。本书对中国古代儿童文学的孕育和成长进行了思考和回答,对中国儿童文学进行了新的建构。新编《中国儿童文学史》对于历史分期的重构,促使了新的史料的发掘,使得历史文本具有更多的可选择性,是一种新的延伸、书写和拓展。随后,她发现本书在高度重视史料的同时,仍有批评家主体的存在,既有对整体的把握,又有细节的呈现。最后,倪颖玲指出,港澳台文学、少数民族文学也应纳入到史学研究的视野中,并呼吁中国儿童文学史书写创造出更多的可能性。

胡丽娜教授对本场发言进行评议,她认为本场学者的发言体现了学界对于儿童文学史话题的关注。如何更好地推动中国儿童文学史研究的良性发展,将是我们未来不断努力和探寻的方向。

第三场研讨会由浙师大副教授窦全霞主持,湖南师范大学教授李红叶担任评议人。

太原师范学院教授崔昕平认为,文学的研究应建立在文学史研究之上,并肯定了蒋风教授在中国儿童文学理论研究中的奠基作用。随后,她借引戴燕等人的观点,强调了文学史的求真思路以及其对文化的保持和再造的功能。作为本书的参与者,崔昕平采用传统的文学史书写方法,同时提出了“见树木”还是“见森林”的疑问。谈及文学史的科学主义倾向,她将中国儿童文学史的书写与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书写进行对标,强调用材料说话,用大量的一手资料作为支撑。最后,她提出了出版同本书相匹配的儿童文学作品选的展望。

浙师大儿童文学研究中心副教授胡丽娜肯定了蒋风老师的“逐日”精神,她将本书放置在中国儿童文学发展的历程当中探讨,它是漫长的历史当中,串联前后历史的重要的写作沟通。同时,胡丽娜将现代文学史、西方英语儿童文学史作为审视的两翼,借此更为清晰、理性地看待我国儿童文学的发展。她认为,中国儿童文学史的写作范式存在单一和狭隘等方面的问题,应注重对史料的挖掘和鉴别,并将其放置在更加广阔的社会文化语境下。

赣南师范大学副教授杨宁发表了关于史前儿童文学的几点看法。作为参编者,杨宁认为史前儿童文学史编写的难度在于史料的搜集,相关史料内容丰富、题材繁多,既有文字记载又有民间流传,需要对不同的文类进行细致的研究和整理。她提出,民间文学始终是儿童文学的重要资源,从《稻草人》《大林和小林》到《根鸟》《我的妈妈是精灵》都留有古典童话、民间童话的痕迹,史前儿童文学是一个无限延伸和发展的状态,它的存在的意义不仅仅是过去,也在当下。

哈尔滨学院副教授杨藻带来题为“地域生香,共书童史——儿童文学史书写面貌”的发言。她站在地域文学的视角,将中国各地的儿童文学理论研究看作“赤橙黄绿青蓝紫”等多元色彩的呈现。杨藻认同蒋风老师在前言中所提出的,中国儿童文学是多民族的、多地区的、与世界儿童文学融合的多元并存的,互补共进的开放理念。此外,她提出,新编《中国儿童文学史》在写法和编排、小标题的拟写上存在逻辑重复等问题。

东北师范大学副教授聂爱萍从读者的视角论述了蒋风老师编著中国儿童文学史的科学精神。随后,聂爱萍从科学态度、科学逻辑、科学思想三方面对蒋风老师的科学精神进行探讨。她认为,新编《中国儿童文学史》根据政治史来审视和辨析文学与外部条件的关系,体现了了包容和开放的科学逻辑。同时,秉持了进化、和谐、系统和转化的科学思想,展现了不同的历史维度之间的互动以及动态发展。

湖州师范学院副教授韩雄飞站在学科建设的角度进行发言。她认为本书是中国儿童文学史与时代双向互动下的产物,在学科建设方面具有里程碑意义。儿童文学与现当代文学一脉相承,但一直寄生于现当代文学之下,受到一定限制。新编《中国儿童文学史》的出版,使儿童文学学科开启了新纪元,成为其独立成科的新起点。此外,本书改善了以往文学史中存在的功能指向性强,文学趣味性贬损的问题,具有很强的教材性,有助于读者全面地认知儿童文学的百年发展历程。

李红叶教授对本场发言进行评议,她指出,本场研究者们着重关注研究主体与研究对象间的对话以及研究者之间的对话,并高度肯定了研究者们对于儿童文学的热爱。

第四场研讨会由温州大学吴其南教授主持,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齐童巍担任评议人。

校儿童文学研究中心副教授常立首先发言,他认为文学历史的发展曲折变化,并非简单的线性进化,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历程好比一部“英雄人物的成长史”。他从本书的4、5两编中看到了“一个人的诞生与变异”。将作家的生活带入到文学史的写作中是一种文学史写作的新尝试,是作为“支流文学史”的一定程度的创新。最后,提及儿童文学史的跨学科研究,他认为可以采用社会学、心理学、语言学等新的视角对文学史进行重构。

合肥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谢之峰老师谈了两点感悟。首先,谢之峰肯定了蒋风老师的理论著作对于其作为儿歌创作者的帮助和引领。他认为当前的儿歌创作存在只讲政治内容,不讲语言特色的现象。谢之峰认同蒋风老师所提出的儿歌创作题材宜小不宜大,避免生硬地描写政治等观点。其次,他认为创作应当着重关注儿童文学中的形象塑造,并将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与趣味性相结合。

浙师大儿童文学研究中心副教授窦全霞探讨了东亚视域下的儿童文学史书写。借引本书中对于中国儿童文学开放性与民族性合辙的观点,窦全霞认为,对于中国儿童文学史书写的探索应当既有本土的声音,又有国际化的视野。但是,研究者的视野通常仅聚焦欧美,缺乏对于日、韩等东亚儿童文学的关注。借引梁启超“希望和答案仍在东方”的说法,窦全霞指出,东亚是打开未来亚洲儿童文学的钥匙,需加强东亚地区间的理解、沟通与交流。此外,她认为可以将日本、韩国等作为研究支点,寻找中国儿童文学与东亚儿童文学的异质与共性。

贵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牟月老师肯定了儿童文学史在职业学校幼儿文学教学中的应用。牟月指出,学前教育作为终身教育的开端,其高职教学却一直存在重技能、轻理论的情况,新编《中国儿童文学史》的出版,有利于教师们了解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阶段,提升综合素养。此外,在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方面,本书对于史前期儿童文学史的梳理,为幼儿文学提供了大量的素材和理论基础,有利于未来幼儿教师们讲好中国故事。

青岛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门秀山老师论述了童谣在儿童文学史中的定位。他从五四“歌谣学运动”出发,梳理了中国儿童文学先驱对于中国传统儿歌的研究和关注。新编《中国儿童文学史》的出版,对儿歌的定义作了清晰的界定,对儿歌的题材也进行了明确的分类。门老师认为,儿歌应当引起社会的关注,呼吁儿童文学作家为儿童创作出更多更好的儿歌作品。

齐童巍博士以文学形式的内与外对本场发言进行评议。他认为研究者们在关注中国儿童文学史的文学形式、思想性、形象性等内部研究的同时,也关注到了中国儿童文学的社会传播、跨学科研究、东亚文学的发展环境等外部研究,最后,他对未来儿童文学史研究与写作的可能性进行了展望。

浙师大儿童文学研究中心主任吴翔宇对整场研讨会进行总结。他指出,与会专家的发言主要围绕两个方面。其一,注重对中国儿童文学史的编撰方法、观念、史料的评价与梳理;其二,从本书的编写出发,延展至整个儿童文学史书写的问题。吴翔宇认为,儿童文学具有独立成史的条件,即鲜明的研究对象、清晰的发展历程以及专业的创研团队,新编《中国儿童文学史》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儿童文学史重写、重构的尝试。此外,吴翔宇介绍了浙江师范大学儿童文学研究中心创作与理论研究并举,兼顾社会服务的发展模式,并希望有更多的专家学者关注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与建设。

大会最后,蒋风先生再次对在场的专家、学者、同学们表示感谢,他承诺将吸纳各位专家学者的改进意见,再对本书做一遍全面的梳理;此外,蒋风先生强调了文学史的发展对于学科建设的重要性,只有不断完善儿童文学发展史,儿童文学学科才能健康长远地发展下去,并自觉融入到中国文学的潮流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