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粮票·布票

来源:中国作家网 | 海南倪平  2018年04月19日13:12

我的一位已是耄耋之年的张老伯,在一次闲聊中拿出他珍藏多年的一匝匝粮票和布票,说是封存了几十年很珍贵的票据,现在虽然已时过境迁成为一堆“废纸”,但他仍继续保存着,作为一种时代的记忆和纪念,他甚至说还会将其转传给下一代人收藏下去。

问起缘由,张老伯给我讲述起一段有趣的故事。他说,粮票、布票的出现都是计划经济年代的产物,是一个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留着清晰的时代烙印。今天我重见当年使用过的粮票和布票,回顾它伴随人们走过的艰难岁月,还真津津乐道,蛮有趣味的。

1956年我国正处于计划经济年代,伴随粮食在流通领域的定量供给和粮制品的供应需要,粮票便应运而生。当时的粮票分为全国粮票、军用粮票、省级粮票、地方粮票和划拨粮票等。我们所处的那个年代,大凡到外地出差和探亲访友都要备足粮票才敢出门。张老伯跟我说起他一件记忆犹新的事:那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期,张老伯到深圳探亲访友,由于走得匆忙,来不及在单位写证明到粮食局办理相应的区域粮票兑换。动身时只带300元,就乘坐水陆联运过了琼州海峡。汽车在广湛公路上疾驰,到了午餐时间汽车开进一家饭店,司机叫乘客保管好自己的贵重物品,然后下车去吃饭。他走到饭店售票处,从口袋里掏出10元,收银员问“你吃什么?”老伯说要半斤大米饭,2元肉片炒青菜。收银员懵了“要吃饭你有粮票吗?”,接着又告诉他:“没有粮票是吃不了饭的”。老伯几次与收银员苦苦哀求,最后还是不给卖饭票。不奈,老伯带着饥饿只好到小店买饼干充饥。傍晚时分,车到深圳老伯又到大街上找饭店吃饭,想不到街上的哪一家饭店,都需要粮票吃饭,这真是害苦了他一天的旅途。他先找地方住好,然后又出去买饼干填饱空荡荡的肚子。

在深圳张老伯跟亲戚家里借了十二斤全国粮票,先回广州小住两天办事,又从广州乘车回海安,然后再乘船渡过琼州海峡,最后踏上故乡的土地。这次由于有了粮票随身,一路上张老伯到哪里都能顿顿饱餐。老伯摆着手说,那时有钱真的不管用,要有粮票才行。不然就会让你饿肚子不人理你的,说完我和大伯都不由自主地笑起来。

张大伯回忆说,1985年,国务院批准将原有的票证供应物资逐年减少,直至1993年在改革开放了15年之后,这些粮票才全部取消停止使用。当时,“吃饭要交粮票,穿衣需要布票,买辆自行车得有工业券”,对时下相当一部分“80后”和尚未成熟的“90后”来说,这样的生活无异于天方夜谭,但这决不是笑谈!上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初,包括他们的长辈在内的中国老百姓,真真切切地经历了长达近40年的“票证”时代。

我看着张老伯一叠叠仍然保存得很完好的布票,还有大到粮、油、肉、布等票,小到香烟、肥皂……票,几乎所有供应物品都得用票。粮票、肉票、布票、白糖票、香烟票、肥皂票,各式样各样、五花八门。它们都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你需要什么就要什么票,缺什么就要补齐什么票,什么物资紧张就要有什么票。张老伯说:“那时候人们不是没钱就是没票,有时有钱有票还要凭力气大小挤着去抢购呢!”

记得我家在那个票证时代,妈妈为了让孩子们穿得体面些,仅有的少量布票是舍不乱用的,家里每年的几尺布票确实满足不了姐弟们使用。于是,母亲就想了个办法:将布票集中起来先买布匹给长子做衣服穿,第二年又集中布票留给老二用,第三年再给老三准备布票添置布料做衣服。如此循环虽然解决了孩子们的穿衣问题,可父母和姐姐还是穿着缝了再缝的一件件旧衣服。

说到粮票和布票以及一些其他的用票购买物资的现象,我为那个落后时代感到忧伤。后来我听说我国是使用票证最早最多的国家,其范围之广、地域之宽、品种之多、时间之长、数量之多,堪称世界之最。父辈的人会告诉你,各种票证在当时人们的生活中起着很大的作用,谁家的吃喝、用品都离不开这些票子,没有票证有钱也买不到东西。因此,当时谁家都把这些票证当成“宝贝”一样看待,有人甚至把这些无价票证都通通戏称为“第二货币”。

改革开放给人们带来了很大的改变,各种票证的取消极大地方便了老百姓的生活。在街上大大小小的超市里,琳琅满目的商品让人眼花缭乱。年轻的人也许会认为,大概在自己生下来以前,商店也就是这个样子,他们根本没有见过傍晚斜阳的粮店门前手持购粮本的长龙;没有欣赏过凌晨寒风中肉菜市场替人排队的砖头和菜篮;更没有听说过邻居父亲,凭孩子出生证配发的供应婴儿肉凌晨去排队购买的情形……再也见不到,昔日家家户户年关月头,都要数来点去的票证已经离我们远去,物资凭票供应的年代已经成为我们的历史。

张老伯无限惆怅地翻动着他的粮票和布票说,收藏着这些方寸票证看似朴素无华,却蕴藏着政治、经济、历史、文化、艺术的深广内涵,它是那段艰苦岁月的浓缩本,凝结中国特色的生命芬芳,是难得的实物档案资料。现在,市场日益丰富,物资已不再限量供应,国家也不再发行计划票证,随着岁月的流逝,票证也会不断升值,各种票证的价值指日弥贵。是的,我倒觉得它是一支弥漫着如烟岁月的牧歌,是一枚写满苦乐年华的名片。张老伯经历了新中国票证从流通领域到收藏领域的全过程,他见证了中国改革开放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发展历程。

特殊时期给予了票证特殊的意义,它曾经在人们的心里占据了极其重要的位置。如今,曾经叱咤一时的票证伴随着悠远过往的岁月,安静地躺在箱柜的底层内,向人们默默讲述着过去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