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凯利·巴恩希尔《喝月光的女孩》:好女巫的故事

来源:文艺报 | 王小萍  2017年07月19日07:03

今年的纽伯瑞儿童文学金奖颁给了女作家凯利·巴恩希尔(Kelly Barnhill)的长篇小说《喝月光的女孩》(The Girl Who Drank the Moon)。巴恩希尔是一名教师、作家,与丈夫和3个女儿住在密尼苏达州,曾撰写过4部作品,其中《女巫的男孩》曾获得过四星级评论并进入了密尼苏达州图书奖的决赛角逐。作为创作魔幻青少年小说的好手,巴恩希尔在女巫刻画的把握上可谓驾轻就熟,无论是《喝月光的女孩》中的女巫“仙”,还是《女巫的男孩》中的女巫母亲,都是与恶势力搏弈的正能量化身,完全改变了女巫在人们心中的邪恶形象。正如纽伯瑞评奖委员会在颁奖词中说的:“这部仁慈的、充满希望的小说邀请世界各地的孩子驾御他们的力量,提出了什么将我们分离和什么使我们团聚的重要问题。”“巴恩希尔的故事也是富有纯粹魔力的,尤为杰出的是复杂情节的细腻展开和令人难以忘怀的对独特人物的召唤。仁爱、心碎、希望、悲伤以及奇迹都闪烁在其优美的、抒情诗般的散文中。”

《喝月光的女孩》是部长篇小说,怎样以故事性和可读性吸引小读者,作者在叙事方面作了细腻审慎的安排。首先,作者把每个章节尽量控制在较短篇幅之内,使学生在阅读中体验到快速完成的成就感。其次,作者运用全知叙事来讲述大部分故事,以获得若干个情节同时进展的效果,使故事体现了客观、公正性。除此之外,作者还在部分章节中通过书中人物的口述进行叙事,使读者深入到人物的内心世界,增强了故事的可信度和真实感。例如,第一章采用了长者给年轻人讲故事的口吻,讲述了被保护国、沼泽、森林的来历,女巫要挟百姓献婴的传说,以及他们过去没有信心为失去的男孩而战的状况。第四章中,同样是这位长者,为了回答孩子的不断提问,不得不讲述了传说中女巫对待祭婴的故事。长者的口述不仅为整个故事背景进行了铺垫,而且体现了民间传说口头叙事的特点,听起来更直接、更可信。为了帮助小读者在文体上区分两种叙事方式,作者采用了两种字体,斜体字为书中人物的叙事,而直体字是全知式叙事。即使是在画外叙事的篇章内,也经常以斜体插入书中人物的对话、私密想法、梦话、沉思、感叹语、诅咒以及创作的诗歌等。

除了揭示人物内心世界,书中人物的口述还起着链接主要情节的作用,推动小读者不断阅读下去。借书中人物之口,作者向小读者讲述了很多传说。有邪恶女巫骑龙越过天空把整个世界搞得天崩地裂的故事,有沼泽创世纪的传说,有人们对女巫存在的质疑,有璐娜讲述自己的历史,有七级联赛的魔力黑靴传闻等,而直到最后一章,才讲出了正版好女巫仙的故事,使小读者了解了仙变成女巫的成因和她善始善终的美好心灵。

小说要想抓住小读者的心必须要有扣人心弦的情节,《喝月光的女孩》的故事就紧紧围绕向女巫献婴的中心事件展开。本来在保护国的统治者和百姓眼里,献婴是以一人牺牲换来大家幸福的举措,是荣幸和天经地义的事。直到有一年,“这位母亲不同一般,她拼命反抗,誓死保佑自己的女孩……而且并不畏惧来接女孩的长老会会长葛兰德。”葛兰德才发现手中的女孩脑门上有个月牙胎记,非常惊恐,传说有这样胎记的人有魔力,是不祥之兆。他把孩子送到了林间空地的梧桐树圈内,坚信那孩子一定活不到天明。

就在小读者为留在森林空地里的孩子揪心担忧时,住在森林里的好心女巫仙正赶往林中的空地将小孩抱走。好心的巫仙从未像传说的那样吃掉小孩,实际上这么多年来每个被祭献的孩子都被安排到条件更好的家庭,没有受到伤害。看着怀里的女婴,已经五六百岁的巫仙突然有了想收养她的欲望。巫仙随手抓了把月光喂了喂女婴就赋予了她强大的魔力,于是决定把女婴的魔力锁住,直到她13岁成熟时再释放出来,因为那时她应该已学会掌控魔力,不会对自己或他人构成威胁。她给女婴起名叫璐娜(英文月亮的谐音),在抚养璐娜的过程中仙亲自体验到了做母亲的快乐。

另一次作者泼以重墨的献婴救婴事件是安特恩之妻艾赛茵的献子过程。疯女人护婴的场景在年轻的安特恩头脑中挥之不去,在和前修女会成员艾赛茵结婚生子后,他们的孩子是当年国内年龄最小的,必须被捐献。为了保护这个小生命,安特恩尾随长老会献婴的队伍来到了林中梧桐树圈住的空地,观看了女巫如何带走婴儿。这次探索坚定了他和妻子战胜女巫的信心,使他们的献婴救婴过程更加壮烈,更加富有戏剧性,直接导致了长老会和星星修女会的垮台,使笼罩着悲哀阴云的被保护国首次见到了阳光。整个故事一个担忧接着一个忧虑,小说情节不断引人入胜,带领读者进入一个高潮又一个高潮。

小说塑造了风格鲜明、秉性各异的正面或反面人物。在《喝月光的女孩》中,两代善良、勇敢的女巫就给人们留下了仁慈、大义、宽容和坚贞的印象。无论是巫仙还是璐娜,做女巫都不是她们自己的选择。除了代表正能量的两代女巫,书中还雕琢了富有变化的角色安特恩和恶势力的代表葛兰德、伊格尼西亚。长老会会长葛兰德和星星修女会会长伊格尼西亚曾经是保护国里最有威望和权势的人,这两个角色都具有一定的欺骗性。表面上他们做事是为了国家利益,但其实都有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葛兰德和伊格尼西亚最害怕的就是被保护国国民有自己的想法。伊格尼西亚说过:“好奇是对聪明的诅咒,而聪明是对好奇的诅咒。”在她眼里,探究事实真相的人是注定要失败的。因而当安特恩毅然前往森林去刺杀女巫时,伊格尼西亚果断地向葛兰德保证,她会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解决掉安特恩,一切还会像往常一样。直到璐娜的母亲意识到她想制造悲伤的险恶意图,封存了自己的悲哀,才最终战胜了伊格尼西亚。此外,凯利·巴恩希尔还在小说中创造了多个让人喜爱的角色,如充满爱心、爱做诗歌的多爪怪格兰克和贪睡的小龙菲润,敢爱敢为的年轻母亲艾赛茵和充满好奇心的小乌鸦等。

除此之外,凯利·巴恩希尔在语言上也是造诣很深的,她不仅在强调人物心声时采用重复句式的歌谣形式,给人以深刻印象;还创造了会作诗的沼泽多爪怪——格兰克。格兰克热爱沼泽,年事已高,对世界的形成和生活的体验都有着自己的看法。在小说中他总是用诗歌解释世事,他的诗文简洁,寓意深刻,易于上口。关于创世纪,他这样吟道:“从一粒沙子,生出了光明;生出了太空,生出了无限的时间;而所有的东西,最终又变回了沙粒。”而在他最后离开深爱着的仙时,也使用了诗歌进行告别。“心由星光和时间构成/消失在黑暗中的渴望针孔般点滴/一种未知的琴音把无限与无限链接/我的心在你的心上祝愿着而这愿望已经实现/就在此时世界在转/就在此时宇宙在长/就在此时爱的秘密揭示了自己//一次又一次/在你的神秘中/我已经去了/我还会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