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 奥登的“诚”与“真”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众声喧哗的时代让诗人们陷入了混乱不堪的诗歌评价体系,一类诗歌强调审美功能,要求诗人专注于纯艺术和发展绝对美,另一类诗歌强调现实功能,要求诗人的作品能够参与社会行动并且救助破碎的人生。

    2023-09-06

  • 霍夫曼笔下的“侏儒”

      德国浪漫派代表人物E.T.A.霍夫曼(1776-1822)是一位“多面手”:他不仅是著名小说家、剧作家,也是画家、男高音歌唱家和乐队指挥。

    2023-09-01

  • 亲密关系中的自我成长:《爱玛》里的教育话题

      美国文学批评家利奥纳尔·特里林在《弗洛伊德和文学》(“Freud and Literature”)中指出,欧洲从18世纪甚至17世纪就开始思考儿童、妇女、农民和野蛮人的问题。

    2023-08-29

  • 《欢乐与时日》:解读《追忆似水年华》的一把钥匙

      1896年,年仅25岁的普鲁斯特出版了一部名为《欢乐与时日》的集子,收录了他在1892年至1895年间创作的一些短篇小说、随笔和诗歌。

    2023-08-25

  • 一生——关于《斯通纳》

      斯通纳来到我们中间,距离《斯通纳》这本书的诞生已有五十余年了。

    关键词:  《斯通纳》2023-08-22

  • 《缺席的城市》:活着为了讲述

      我一直记得博尔赫斯的一个非常迷人的说法:“无论是仙女的故事,还是民间传说,甚至于人们常常听到的不入流的故事,往往都是很动人的,因为随着人们不断地在口头上流传,其中的糟粕和渣滓也都给淘洗干净了。

    2023-08-21

  • 《读与被读》——与世界文学经典“角力”

      为什么说《荷马史诗》充满悲悯情怀?大博士浮士德与魔鬼梅菲斯特的赌约谁输谁赢?作为建筑和作为文学作品的“巴黎圣母院”如何相互作用?在《读与被读——世界文学名著十一讲》(浙江文艺出版社)中,读者会找到答案。

    2023-08-18

  • 莫泊桑的短篇 影视创作的“富矿”

      记得读高中时语文试卷上有这样一道题,现在估计不再会这样出题了吧:以下哪位作家被称为“世界短篇小说之王”?A.契诃夫 B.莫泊桑 C.欧·亨利。

    2023-08-18

  • 后殖民旅行写作与身份认同

      01 旅行写作·身份认同 1962年,奈保尔首次踏上了他祖先出生于其间的神秘大陆——印度。

    2023-08-17

  • 刘文飞散文集《读与被读》:一场永不结束的旅程

      相比于大多数人,我与刘文飞先生的关系要更特别一些。

    2023-08-17

  • 歌德的“人性”与《威尼斯之死》的政治化解读

      1913年10月,托马斯·曼在一次访谈中称,文学史上著名的“玛丽恩巴德事件”是自己创作《威尼斯之死》(Der Tod in Venidig,1912)时的灵感来源:1821年,歌德72岁,在疗养地玛丽恩巴德(Marienbad)结识并爱上了17岁的少女乌尔莉克·冯·莱维措夫(Ulrike von Levetzow),向其求婚被拒后,撰写了三首《玛丽恩巴德哀歌》,以纪念这段爱情。

    2023-08-16

  • 雨打风流去

      我初次读到林芙美子早期的作品时身处异国陋室,正赶上台风来袭,木质老屋被风吹得边晃动边落下尘埃,推拉窗漏进的雨水渗入年久发黄的榻榻米。

    2023-08-15

  • 重读《魔山》:“静卧”七年,直到“大厦崩塌”?

      用两条厚厚的毛毯将自己结结实实裹起来,躺在阳台躺椅上,抬眼是终年不化的雪山,晚上群星密布。

    关键词:  《魔山》2023-08-14

  • 《菜菜子,恋爱吧》:“能感觉到痛苦,那就去爱吧”

      《菜菜子,恋爱吧》主要讲述了20岁女高中菜菜子的恋爱与成长的故事。

    2023-08-11

  • 您可曾留意到奥斯丁笔下的菠萝?

      英国女作家简·奥斯丁(1775-1817)在水果上用墨不多,但她在《诺桑觉寺》(1817)中提到菠萝,却是小说中画龙点睛的一笔。

    2023-08-10

  • 写给大家的自白 却是作家的自我救赎

      当一部小说的主要内容涉及两个女性复杂、幽微、兼具某种奇妙的友谊与对抗性关系时,常常会被拿来和费兰特的那不勒斯四部曲相比较。

    2023-08-07

  • 追寻空中花园在地球上的痕迹

      也许每个知道“古代世界七大奇迹”的读者都会有这样的疑惑:“空中花园在哪里?你们为什么没有找到?”其中一个解释是因为洪水、战乱等各种天怒人怨的原因,早在公元前7世纪,空中花园就已经成为一堆瓦砾废墟。

    2023-08-06

  • 与奥兹家人共话《黑匣子:爱与往事》

      今年7月20日,在即将离开特拉维夫的那天,我乘坐出租车前往坐落在列维坦大街的奥兹寓所。

    2023-08-06

  • 读,或者被读?答案存在于这十一位经典作家作品中

      日前,首都师范大学燕京人文讲席教授、俄罗斯文学权威学者刘文飞解读评论世界文学经典名著的全新学术随笔集《读与被读》,由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

    2023-08-05

  • 阿莉·史密斯“季节四部曲”:困厄时代,仍有人唱着一首谦卑而勇敢的歌

      阿莉·史密斯的“季节四部曲”始于英国脱欧后的秋天,结束于新冠大流行席卷全球的夏天。

    2023-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