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廖小琴《男孩猫和猫男孩》:以虚拟的互换传达真挚的心灵关怀
在蓬勃的中国当代儿童文学新生创作力量中,廖小琴是一位颇为醒目的作家。
-
关于非虚构儿童文学的对话:知识、诚实与文学性
乔·萨特里夫·桑德斯 赵 霞 近年来,中西儿童文学界对于非虚构儿童文学的关注逐渐升温。
关键词:  非虚构儿童文学2020-02-14
-
《新世纪儿童文学新论》丛书:代际担当和理论自觉
2020年初,朱自强主编的《新世纪儿童文学新论》丛书由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丛书包括朱自强的《中外儿童文学比较论稿》、方卫平的《1978-2018儿童文学发展史论》、李红叶的《安徒生童话诗学研究》、徐德荣的《儿童文学翻译的文体学研究》、聂爱萍的《儿童幻想小说叙事研究》、黄桂珍的《张天翼与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程诺的《后现代儿童图画书研究》、中西文纪子的《图画书中文翻译问题研究》共8册。
-
2019年中国儿童文学:“混沌”中的生机与丰盈
在日复一日、无声流逝的光阴中,2020年已如潮水般向我们涌来。
-
故乡的童谣与彩虹之光
《花猫三丫上房了》 叶广芩 著 北京少儿出版社 《耗子大爷起晚了》 叶广芩 著 北京少儿出版社 童年与故乡,这是让人在何时回想都会怦然心动的一种情愫,它游离于我们的心底,若即若离却又遥不可及。
-
高举“内容为王”的旗帜
2019年,儿童文学界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同时,掀起一股深入梳理和回顾70年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历程的热潮,为儿童文学持续向上攀登凝聚共识,积续力量。
-
马传思:少儿科幻美学特征浅论
中国当代少儿科幻的发展已经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
-
当代文学作品中的童年书写
安娜·玛利亚·玛图特是20世纪西班牙语文学一个独特而耀眼的名字。
-
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的科学素养
“萌小芽科普绘本”系列(共4套) 窦晶 著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近几年,原创绘本创作和出版越来越多,大多数是传统文化题材,还有一些比较煽情的,甚至是刻意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的亲情主题绘本,但科普绘本却少有人去创作。
-
安娜·玛利亚·玛图特的童年书写
原标题:当代文学作品中的童年书写 玛图特的名作《初忆》 安娜·玛利亚·玛图特是20世纪西班牙语文学一个独特而耀眼的名字。
关键词:  安娜·玛利亚·玛图特童年塞万提斯奖2020-02-09
-
让孩子有一颗中国心
传统文化和国学是中国的瑰宝,是中华子孙的文化身份和根基。
-
探路中国儿童文学俄译与传播——以曹文轩作品为例
当代文学外译在文化对外传播中扮演重要角色,是世界了解新时代中国的重要窗口。
2020-01-24
-
青少年网络阅读的“时度效”
尽管阅读的移动化渐成趋势,但网站阅读仍是学生阅读的重要途径。
-
科幻写作中暴露的问题
我们与科幻的缘分,始于策划、承办“全国中学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赛”。
关键词:  全国中学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赛科普少儿写作2020-01-20
-
完整童年不可缺失文学
文学就是童年的精神食粮,是童年内在愿望不断激起和生发的动力。
-
《黑指——建一座窑送给你》:厚重如古窑,雅致似瓷器
《黑指——建一座窑送给你》(二十一世纪出版社集团,2019年7月,以下简称“《黑指》”)是彭学军“男孩不哭”组合作品中的新作,也是中国作协“定点深入生活”的重点作品。
-
不“暇”之书与“旧”式写作
在儿童文学界,翌平的写作向来以强大的行动力著称。
-
在科学童话创新发展的路上努力前行
2018年底,我曾在中国科普作协科幻创作研究基地年会上提出“海洋科普,大有作为”,呼吁作家关注海洋题材,并提出霞子工作室将进一步探索科学童话创新和发展的路子,在科学童话与科幻题材融合方面做出尝试。
-
崔昕平评《海的奇迹》:一部奇异的童话之书
崔昕平,太原师范学院教授,文学博士,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山西省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文学评论家。
-
《回老家过年》:在“天真无邪”与“抚今追昔”之间
孙卫卫的文风向来细腻绵密,而为了成就《回老家过年》的图文和谐,他用举重若轻的控制力、博观约取的包容力,与绘者张娣共同完成了一次中国故事之当代童年的寻根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