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蓝格莹莹的彩》:那片陕北高原的天
《蓝格莹莹的彩》,王晓一著,未来出版社2020年10月第一版,28.00元 《蓝格莹莹的彩》是王晓一的最新力作,字里行间里倾注着作家的温暖情怀,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
-
小孩子眼中的北京城变迁是什么样的?跟随作家王苗看“京味童年”
胡同、四合院、故宫……北京厚重的历史里,也系着一代代孩子的乡情与童趣。
-
这个世界没有真正的空房子
儿童文学是服务于18岁以下未成年人的文学,青少年文学属于其内含的服务年龄最高阶段的部分,处于跨向成人阶段的过渡环节。
-
《敦煌小画师》:文化景深中的成长叙事
《敦煌小画师》从儿童视角讲述了民国时期欣洁一家在敦煌艺术研究所的一段传奇经历。
-
《煤城里奔跑的童年》:黝黑色的繁华年代
安若水说,那个城,回不去了。
关键词:  《煤城里奔跑的童年》童年2021-03-02
-
《你好,珠穆朗玛》:所有的攀登都朝向内心
2020年5月27日,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成功登顶测量。
关键词:  《你好,珠穆朗玛》2021-03-01
-
给孩子怎样的博物日历书
日历是大家最熟悉不过的一种出版物,作为记载日期等相关信息的一种物件,它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
-
后记 | 《蓝海金钢》:黑背是一个战士
《蓝海金钢》是我写的第一部儿童小说。
-
《蓝海金钢》:洒满阳光的下午
一月的北京,寒风凛冽。
-
《画框里的猫》:如何陪孩子共同成长
《画框里的猫》是儿童文学作家殷健灵的短篇小说集,里面共收录了10篇短篇小说。
-
叩开中国大自然文学理论的大门
《刘先平大自然文学创作研究》,韩进著,安徽大学出版社2020年11月第一版,98.00元 提到中国大自然文学,读者自然会想到刘先平的大自然文学创作,反之亦然。
-
让优秀传统文化在孩子心田发芽
中小学语文课对文化传承起着关键的基础性作用,同时也存在如何“化”传统的问题。
-
《中国轨道号》:空军大院孩子们成长的故事
《中国轨道号》是科幻作家吴岩重返长篇舞台的儿童文学新作。
-
《猫冬记》:战胜困境 重获新生
白糖成灾,填满了宝石沟。
-
《中国轨道号》:梦想腾飞的地方
吴岩的长篇少儿科幻《中国轨道号》(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像一声嘹亮的号音,让人热血沸腾。
-
2020中国儿童文学(2):艺术拓展与多维互动
2020年堪称一个多因聚变的文学时代。
-
创作谈 | 逐光者也成了光
写作《逐光的孩子》时,我的脑海里总会浮现孩子们稚气天真的脸庞和亲切闪烁的眼睛。
-
《当时世界年纪小》:写给儿童的考古科普读物
近期,《当时世界年纪小:考古学家爸爸的12封来信》由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
-
《逐光的孩子》:向着明亮那方
《逐光的孩子》以一名大学生支教志愿者苏老师的视角,讲述了他在鄂西山区蓝溪小学支教的经历,是一部聚焦乡村教育和乡村生存图景的儿童文学力作。
-
化繁为简、以小见大的艾青儿童诗
艾青一生的主要创作并不在儿童诗,但在他60多年创作生涯几乎每个年代里,都为小读者留下了一些优美的儿童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