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爽”及其完成:网络类型小说的存在方式
摘要:类型小说是中国网络文学的主潮,同一切时代的文学一样,网络类型小说以某种善为目标,是对幸福问题的解决。
2024-11-28
-
网络文学对传统文化的书写不能只是贴标签
从稍早一些出现的“汉服热”“国风音乐热”,到传统戏曲的“出圈”,再到《黑神话:悟空》之类国产IP的火爆,人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不断增强,而传统文化的传播路径也越来越多元。
2024-11-27
-
网络文学方言写作的新探索
新时代十余年,网络文学现实题材的创作半径进一步拓宽,在现实感、时代感中兼容必不可少的 “网感”,逐渐走向精品化的同时,展现出网络文学与时代同行的强劲生命力。
2024-11-27
-
网络文艺:夯实精品化、推进经典化
文化关乎国本、国运,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
2024-11-26
-
网络文学实现文旅再生式传播
近年来,网络文学频频跨界“出圈”。
2024-11-25
-
网络文学中的“故事新编”
近30年来,网络文学诞生了超过3000万部作品。
2024-11-25
-
阅见非遗 | 月关《临安不夜侯》:找回“初心”,方能“出新”
2022年,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馆与阅文集团合作启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广三年计划”,举办“阅见非遗”系列征文大赛,推出了多部优质网络文学作品。
2024-11-21
-
中国网络文学《芈月传》有声书在缅甸的传播
摘 要:随着中国网络文学在东南亚地区的深入传播,经典网文IP也衍生出了电视剧、有声书、网络短剧等多种呈现形式,其传播范围逐步扩大到这一区域内数字阅读尚不发达的国家。
2024-11-20
-
一桶布丁的“学霸文”世界
在网络小说这片浩如烟海的文学天地中,天才学霸文虽非主流,却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一群对知识充满渴望、对智慧充满敬畏的读者。
2024-11-19
-
网络文学出海,让世界更好读懂中国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2024-11-19
-
网络文学副文本的类型、功能与价值论
摘要:“副文本”是法国结构主义批评家热奈特提出的概念,目前已被广泛地运用在现代文学研究和文学翻译研究中。
2024-11-18
-
中华文化在网络文学中获得新的动力
谈到网络文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我们的视野应该更开阔一些,不仅要看到当下,也要看到过去与未来。
2024-11-14
-
阅见非遗 | 张老西《泼刀行》:一生只换一声好
2022年,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馆与阅文集团合作启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广三年计划”,举办“阅见非遗”系列征文大赛,推出了多部优质网络文学作品。
2024-11-13
-
网文IP可视化正以新态势加速入局
网络文学IP已然成为影视改编的富矿。
2024-11-11
-
朱东丽:现实题材网络文学的变与不变
一、网络文学的发展背景、现状与现实题材趋势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普及,人们获得和传递信息的方式发生了巨大改变,文学创作在载体、传播方式和写作方式上都发生了颠覆性的改变,依赖全新的电子媒介,开启了互动式的写作模式,互联网成了人们获取文学作品的新渠道。
2024-11-11
-
人机协同,如何重塑人的写作主体性
越来越“个性”的人工智能。
2024-11-09
-
2023年湖北网络文学综述
1999年,湖北女作家尚爱兰开始在网络论坛发表随笔,后凭借其短篇小说《性感时代的小饭馆》获得了“‘榕树下’首届网络文学大赛”一等奖,时至今日,湖北网络文学已走过了24个年头,是全国网络文学创作的重镇,涌现出一大批杰出网络作家。
2024-11-07
-
网络文学IP影视化的现状与改善
近年来,网络文学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在社会生活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2024-11-06
-
AI写的小说,有没有版权?
随着网络文学大模型推出、AI创作的小说问世,AI生成内容引发的争议进入文学创作领域。
2024-11-05
-
警惕“中式克苏鲁”的创作陷阱
近些年,以网络为主要平台,克苏鲁神话的系列作品与其艺术风格逐渐融入了中国流行文化,成为备受关注的一朵奇葩。
2024-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