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秋到铁孟村
分享到:
来源:中国民航报 | 廉涛  2024年12月12日14:12

按照导航,车开到了一个叫二清王的村子,语音提示“目的地到了,导航结束”。我拨通了“西咸作家走基层活动”组织者、陕西省作协副主席王海的电话,王海说:“你在那儿先等一会儿,第一站结束后,下一站就到那儿。”由于路上堵车,我没有赶上采风活动的第一站,于是直奔第二个采风点。放下电话,心想既然大部队还需要一些时间才能过来,那就自己先转转看看吧!

二清王村是西咸新区永乐镇铁孟村的三个自然村之一,由一条街道分为东西两个小组,我是从西组穿越来到东组最东头的。村东头用4个轮胎做成的造型标志正处在丁字路口,一条南北向的村道由此穿过,村道以东是大片的农田,田野里的玉米一望无际,已到了出天花、甩红缨的成熟期,长势喜人。凭我在农村生活过的经验,这是一料好庄稼,不出意外的话,一个月后一定有好收成。

我正看着绿油油的庄稼出神,忽听后面有人说:“早饭吃了没?到家里喝口稀饭吗?尝尝咱的农家饭。”我回头一看,是位大嫂,50多岁,正端着饭碗笑呵呵地看着我。我下意识地看了一下表,九点半,正是关中农村吃早饭的当口儿。我忙说,“吃了吃了,谢谢谢谢!”“那到屋里喝口水吧!”我随大嫂没走几步就到了她家。我的车正好停在她家门口。

一进门,大嫂就指着在茶几旁吃饭的大哥说:“这是娃他爸。”还有一位围着茶几端着饭碗坐着的中年妇女,我想应该是大嫂家的邻居吧。茶几上摆着三盘菜,一盘绿辣椒炒西红柿(是我最爱吃的)、一盘浆水菜、一盘西葫芦炒鸡蛋;碟子里放着6个蒸馍,旁边还放着一罐辣子酱。大哥大嫂一再让我“操一口操一口”,我说肚子确实饱着,但闻到绿辣椒炒西红柿的扑鼻香味儿,还是不由自主地咽了几次口水。

“你是来搞调查的吧?”坐在门口的邻居大嫂问。

“不是,我是来看看咱们村子的。”

“是来调研的?”大哥边给我让烟边问。

“对,是来调研、来参观学习的。”

大嫂倒了一杯茶递给我说:“新来的这书记人好得很,没一点儿架子,给大家办实事儿。你看门口的这花墙就是人家给弄的……”我站在门口一看,家家户户门前都有花墙,花墙里有花有菜,整个街道不仅绿化美化了,也整齐多了。她又指着斜对面的两户人家,“你看那个羊圈,书记来了后,把羊圈靠邻居家的那堵墙用砖砌了……”大哥从门里出来指着路灯说:“书记想法子筹到了钱,对路边的排水渠开展清淤工作,路拓宽了,路灯也装了。街道一下子敞亮多了,晚上街道上的人也多……”邻居大嫂端起饭碗站起来说:“这书记麻利得很,干活儿能下哈势(关中话,即能扑下身子),打扫卫生比我们都扫得干净。谁家有困难,人家都想着给帮呢……”村民们的这些话越来越激起了我对这位新来村支书的好奇心,我问“村委会在哪儿?”大嫂向西一指说:“就在你过来的时候那个有好多人正干活儿的地方。”我喝了一口茶,便告辞驾车向村委会开去。

开了约百米,看见作家文源老师正与一位戴眼镜的女士站在路边聊天,便停下车。文源老师给我介绍说:“这是驻村第一书记,李书记。”我的脑海里顿时浮现出刚才乡亲们给我讲述的新来村支书的一桩桩事情和她的模样……

李书记名叫李宗萍,约摸1.6米的个头,看上去很瘦弱,戴着眼镜,一头短发用紫色的发带扎着,着白色的短袖、黑裤子、平底鞋,手里拿着一个本子。我说:“这花墙、这羊圈、这路灯……都是你来给弄的?”李书记笑着说:“都是些小事情。”我说:“乡亲们可不这么看,都在夸你呢!”说话间,一位长者坐着轮椅由一位阿姨推了过来。李书记忙打招呼:“叔、姨,今儿不热,出来转呢!”轮椅停在了我们跟前,我问长者:“今年高寿?”“80多岁了。”“身体咋了?”“脑梗落下的毛病。”老人名叫赵志刚,三儿两女,二儿子、小女儿、大女婿相继不幸离世,三儿子过继给了远房亲戚,大儿子两口子靠在外打零工养家,平时家里只有老两口。提起李书记看到他家的纱窗破了,自掏腰包购买纱窗,与村干部一起给他家更换纱窗的事,老人难掩内心的激动,把大拇指伸得高高的,挥舞着右手不停地说:“净给大家弄实事,一到村里就忙个不停。五保户姬忠红家做饭的锅漏电,她赶紧叫来电工更换了老化的电线,为老人消除了安全隐患;朱三民突发脑溢血,在医院抢救,她立即给申请救助金2000元,还发动党员和村干部一起捐了1200元……”正在家门口浇花的一位大妈听到我们的谈话,放下手中的皮管跑过来说:“叔,你身体不好,你歇着,我来说。王文安两个孩子都在上学,他爸瘫痪,他妈一直有病,他自己也一身的病,在外打工好不容易挣了几个钱,却一直要不回来。李书记知道后给上面打报告,跑了好多次,帮着要回来2万多元。东组唐家的娃过生日,孩子爸妈离婚了,都在外地打工,李书记就专门跑去给娃买了生日蛋糕和礼物……”站在一旁的李宗萍说:“大妈,这些都是我应该做的,你们说得我都不好意思了。”

听着乡亲们争先恐后地讲述李书记的故事,看着眼前瘦小而温厚的李宗萍,我的心里有着多年来从未有过的感慨。如果党员干部都这么干,老百姓的日子何愁不会越来越好?!

李宗萍去年7月从西咸新区发展改革和商务局被派到西咸新区北边这个最偏远的村子——铁孟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历史上这里以孟姓为主。据说这里曾是为明朝驻军供应兵器之地,当地百姓以打铁为生。“文化大革命”期间,著名作家杜鹏程、小萝卜头的姐姐等在村里的农场住过,村委会的房子就是由农场改建而成的。李宗萍上任后遇到的主要问题是村委会领导班子涣散、集体经济薄弱、村容村貌落后。她说:“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在她的带动下,村委会的阵地逐步修复了,村“两委”组织运转正常了,党员作用得到发挥,村规民约、美丽庭院、“三务”公开、人才培养等制度建立起来了,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开展起来了,村容村貌以及村民的精气神彻底改变了……

“你一心扑在铁孟村,家里安稳不?”李宗萍用右手捋了捋头发说:“去年7月我到铁孟村不久,爱人被派去援藏,婆婆突发脑溢血,先在武功县住院,后转到西安市,我女儿也正在准备考研的紧要关头。我白天在铁孟村,晚上要赶回西安去照顾婆婆,天天这样来回开车,椎间盘给折腾突出了……”说到这儿,李宗萍微微一笑说:“谁家能没个事儿呢,好在家人们都很理解我、支持我!”

“如何走出强村富民可持续发展的新路?”这是始终装在李宗萍心中的大问题。她根据村里种田老把式多的实际,从改善传统种植模式做起,制订了“铁孟村粮食生产全程托管服务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工作实施方案”,通过统一良种、统一施肥播种、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籽粒直收销售,解决了村里老年人干不动、劳动力不足、单打独斗、土地荒芜这些不利于长远发展的实际问题,探索出集约化管理农业服务的新路。铁孟村作为典型参加了西咸新区农村集体经济土地托管经验交流。为有效推动土地流转,实现村民利益最大化,她多次召开“板凳会”,给村民反复算账:参与土地流转的村民不仅每年每亩地可以获得800元租金,年底还可以参加“二八分红”(集体为二,村民为八)。乡亲们看到了李书记为大伙儿谋长远的真心真情,参与土地流转的热情空前高涨。经过一年多的奋斗,铁孟村在永乐镇18个村(社区)的年终考核中脱颖而出,由过去的落后涣散村一跃成为目标责任考核乡村振兴先进单位,成为西咸新区精神文明村。李宗萍说:“这才刚刚起步,争取到2025年把铁孟村打造成为西咸新区城郊都市农业示范基地。”

手机铃声响了,那头传来了采风大部队马上就到的消息,我们便一起向村委会走去。我问李书记:“村口用4个轮胎做成的造型标志是啥意思?”她嘿嘿一笑说:“就是一个美好的祈愿吧,希望铁孟村的发展能滚滚向前,这358户人家、1500多人的日子能越来越好!”

(作者为西部机场集团公司退休干部)

访谈更多

刘慈欣:我一直耐心等待灵感的降临

“科幻无非是把现实的人放到非现实的环境中间所进行的一个思想实验。科幻中的人都是现实中的人。科幻写的是未来世界,但写的人并不是未来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