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瓜,真瓜,真桑瓜
从前在故乡,夏季极常吃香瓜。皮有碧绿有金黄,表面光滑或有棱,削皮剖开,挖去带着瓜子的瓜瓤,瓜肉切成月牙状食用。我觉得瓜瓤尤其甜美,但剔除瓜子实在太麻烦,只好随便吃两口汁水。香瓜似乎很容易种植,市上卖的也便宜,幼时并不以为珍贵。《通州物产志》云:“香瓜,有桂髓、蜜罐子、蓟州青、月下白、乌龙蛋、金鹅蛋、圭瓜诸种。”我都没有听说过,只记得黄金瓜、牛角瓜、羊角蜜之类普通的名字。北京菜市场也多见,印象里绿玉色的居多,都很好吃。不过那时更爱吃哈密瓜和西瓜,觉得相较之下,香瓜的甜味都不够浓郁和稳定。
在京都生活多年,许多从前常见的蔬果都不易得,于是学会了因地制宜,有什么吃什么。五六月后,超市出现了西瓜,多是切成八分之一的月牙块。若是浑圆的一大个,则要用红色塑料绳结网兜盛好,庄重地摆在塑料圆底托上,当成金贵的礼品。听本地老人说,他们小时候西瓜也没有这么稀罕。那时家里人多,大人在自行车后驮回来一整个,井水里湃凉,切开坐在廊下全家分食。超市里另一种常见的瓜是网纹蜜瓜,果肉有橘黄、碧玉两种,常被当成赠人的高级礼物,以北海道所产最为著名。而我却觉得蜜瓜甜得齁人。哈密瓜这里没有,仔细想来,香瓜也没见超市卖过。偶尔在小众蔬果超市柜台见过黄色的香瓜,单独包装,名为“真桑瓜”。买回家尝尝,果肉偏硬,味道普通,难怪不受欢迎。
“真桑”是美浓国(今岐阜县南部)的地名,自古盛产优质香瓜,因而人们渐以真桑总呼之。史料记载,宽永八年(1631),美浓国的地方行政长官冈田善政命真桑向江户城进贡真桑瓜一担。读金阁寺住持凤林承章1635年至68年的日记《隔蓂記》,经常能看到有人送他“真桑瓜”。如宽文二年(1662)六月九日,东寺僧人净仙赠送“真桑瓜一笼”,同日还有两位僧人送来真桑瓜十颗。同月十五日,有名西枝宗二者送他“真桑瓜一笼,廿颗”。当时在京都应该也是足以赠人的美味瓜果。江户后期本草学家毛利梅园绘《草木花谱》夏之卷中,有一幅“甜瓜”,训作“マクワウリ”(makuwauri),即真桑瓜。画一枝开花的藤蔓,旁录《和汉三才图会》《和名类聚抄》中记载。梅园绘《草木实谱》中收入三种真桑瓜,都是长圆形,有棱。其一“此者下品,皮厚且硬”,其一“上品,皮不厚,味美佳”,其一为“银真桑”,可见过去也有不少品种。
香瓜很早自我国传入日本,直到20世纪前期都是民众熟悉且喜爱的夏季瓜类。上世纪20年代中期,日本引进英国的蜜瓜品种,因其不易落果、肉质甘甜稳定、保存较久,成为人们追捧的高级水果。果农也纷纷选择种植更易盈利的西洋蜜瓜,香瓜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20世纪60年代初,日本果农以西洋蜜瓜和香瓜杂交,培育出“王子蜜瓜”,大受民众欢迎。不过现在也很少见,因为20世纪70年代以后又培育出品质更稳定的“安第斯蜜瓜”,很快取代了市场的同类品种。
日本蔬果市场很有崇洋的风气,叫“メロン”(音译自“melon”)的蜜瓜比叫“瓜”(ウリ,uri)的自然更高贵。据说柿子最受冷遇,因为是路边也常见的果树,长相朴实,售价低廉,跟洋气不搭边。一日学生见我吃便利店买的饭团,笑说:“我很少买便利店的饭团,因为觉得那是自己在家能做的食物。三明治就不同了,感觉更值。”多年前有本地人问我最爱京都的什么食物,我答豆腐。对方好像有些失望,评价“你的口味真澹泊”。大概认为外国人应该更欣赏寿司、和牛之类的特色料理。有一次跟老师闲谈,说我喜爱日本的硬柿,不需去涩或催熟,口感像苹果。老师颇感意外,说他的孩子们都不爱吃柿子,因为过于常见,一点都不洋气。我问,那苹果和樱桃如何?答说都喜欢,虽说是很早传入本土的水果,但卖得贵,自然就稀奇了。
问一位岐阜师兄,如今香瓜在他的故乡是否常见。他说:“亏你知道真桑是我们岐阜的地名。我家菜园种过,但好像超市里没见有卖的。”今真桑村已并入岐阜县本巢郡,据当地农业协同组合公开的信息可知,现在种植真桑瓜的农户很少,只有18人组成的“真桑瓜栽培研究会”,每年少量生产,很难在超市流通。
2023年8月下旬,去韩国开会。离开前一天晚上逛超市,想买些药果、海苔片、五味子茶之类的伴手礼回去。忽而看到水果专区有香瓜,金黄小只,表面起棱。一袋五六个,非常想买一个尝尝。问店员有没有零卖的。店员说,这就是零卖呀!犹豫再三,到底买了一袋拎回酒店。同行的日本师姐大不可思议:“你怎么带上飞机?”我计划道:“今晚我们各吃一个,明早再各吃一个,就只剩一个了。”师姐拒绝:“我顶多帮你吃一个,别的你自己想办法。”在日本人通常的概念里,水果要削皮切成小块摆在盘子里,用叉子戳着慢慢吃。我们没有水果刀,只能直接啃,自然很不雅观。她虽抗拒这种吃法,还是出于深厚的友谊,帮我吃掉一个。次日早起,我又吃了一个。剩下的两个怎么也不舍得扔在酒店,竟被我一路带去机场,过安检后的等待中,我不顾周围视线,淡定地吃掉了。那熟悉甘甜的味道与殊不易得的珍重,混杂着一丝尴尬,填补了多年未吃香瓜的遗憾。
韩语中香瓜叫“참외”(chame),意为“真瓜”,在日本作为异国瓜类,比本土的“真桑瓜”似乎还有名些。今夏不能去韩国,忽而起意,网购了一箱“真瓜”。次日收到,内有瓜农手写的小纸条,说都是用韩国的种子种出来的,大小不一,熟度不同,敬请谅解云云。我切了一个,爱惜地吃掉,洗净种子晒干,不知明年能不能试着种出来。